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1Z239)

作品数:4 被引量:59H指数:3
相关作者:翟婉明王开云侯传伦邓锐高建敏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轮轨
  • 1篇弹塑性
  • 1篇动力学性能
  • 1篇动力学性能分...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有砟轨道
  • 1篇铁路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平车
  • 1篇重载
  • 1篇重载机车
  • 1篇专用平车
  • 1篇纵向力
  • 1篇轮轨动力作用
  • 1篇轮轨接触
  • 1篇接触有限元分...
  • 1篇机车

机构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4篇翟婉明
  • 2篇王开云
  • 1篇徐涌
  • 1篇邓锐
  • 1篇孟宏
  • 1篇高建敏
  • 1篇侯传伦

传媒

  • 3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型160km·h^(-1)集装箱专用平车动力学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研制中的时速160 km新型快速集装箱专用平车存在的横向运动稳定性差、对线路的动力作用相对较大等问题,提出如下4项改进措施优化车辆设计。①采用增大车体抗扭刚度和侧滚转动惯量的侧墙结构;②一系悬挂采用单拉杆加钢弹簧结构的弹性定位方式;③适当减小二系悬挂的横向刚度;④选择常接触弹性旁承参数时兼顾车辆的横向运动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建立平车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并采用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分析改进后时速160 km新型快速集装箱专用平车的动力学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时速160 km新型快速集装箱专用平车具有良好的横向运动稳定性、曲线通过性能和直线运行平稳性,轮轨动力作用较低;以时速50 km侧向通过12#固定辙叉道岔和以时速160 km通过轨道低接头时,对线路的动力作用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孟宏翟婉明王开云安卫
关键词:集装箱专用平车动力学性能优化设计轮轨动力作用
铁路有砟轨道下沉及高低不平顺发展预测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高建敏翟婉明徐涌
关键词:有砟轨道轨道不平顺统计分析
曲线磨耗状态下轮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0
2009年
基于现场实测的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段正常磨耗范围内典型轮轨型面,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轮轨三维接触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车轮与钢轨的实际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轮轨材料本构模型采用双线性随动强化弹塑性材料模型,计算分析曲线段不同磨耗程度车轮与钢轨的接触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载荷条件下,随着75 kg.m-1钢轨侧磨量的增加,轮轨接触斑面积呈增大趋势,钢轨最大Mises等效应力逐渐降低,轮轨踏面廓形逐渐相互匹配,接触状态得到改善;在钢轨侧磨量从0 mm增加到5 mm过程中,轮轨接触状态变化较大,钢轨处于剧烈磨耗阶段,容易出现疲劳裂纹、剥离掉块等接触疲劳伤损,钢轨侧磨量超过5mm后,轮轨接触状态变化趋于平缓,钢轨处于稳定磨耗阶段。
侯传伦翟婉明邓锐
关键词:轮轨接触钢轨侧磨有限元法弹塑性
纵向压力作用下重载机车与轨道的动态相互作用被引量:27
2009年
为了研究重载机车的轮轨动态安全性,考虑车钩纵向力对重载机车与轨道结构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实测车钩力和线路不平顺,对重载机车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上制动时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纵向车钩力为1500 kN,车钩自由角为3°的工况下,重载机车以80 km/h的速度在直线轨道上和以60 km/h的速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所有轮轨安全性能指标满足行车要求.
王开云翟婉明
关键词:重载机车纵向力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