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30456)

作品数:7 被引量:183H指数:6
相关作者:陈懋弘章伟陈振宇陆刚黄庆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金矿
  • 5篇卡林型
  • 5篇卡林型金矿
  • 3篇地质
  • 2篇滇黔桂
  • 2篇石英
  • 2篇石英斑岩
  • 2篇矿体
  • 2篇矿物
  • 2篇斑岩
  • 2篇层状矿体
  • 2篇成矿
  • 1篇大型矿床
  • 1篇地质学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毒砂
  • 1篇盐矿
  • 1篇盐矿物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圈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广西区域地质...
  • 1篇北京离子探针...

作者

  • 7篇陈懋弘
  • 3篇章伟
  • 2篇陆刚
  • 2篇陈振宇
  • 2篇黄庆文
  • 1篇杨宗喜
  • 1篇侯可军
  • 1篇刘建辉
  • 1篇毛景文
  • 1篇蒋柏昌
  • 1篇胡瑛
  • 1篇李新华

传媒

  • 3篇矿床地质
  • 2篇矿物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桂西北地区石英斑岩脉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4
2012年
华南西部右江褶皱带内部燕山晚期岩浆岩主要为成群分布的基性-超基性岩墙群和超酸性岩脉带。本文对桂西北巴马—凤山—凌云一带的石英斑岩脉进行了斑晶白云母40Ar/39Ar法测年,获得凤山弄黄北东向岩脉的40Ar/39Ar坪年龄为(95.59±0.68)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95.0±1.0)Ma;巴马北西向岩脉的坪年龄为(96.54±0.70)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95.91±1.1)Ma。上述年龄代表了岩脉的侵位年龄。这些年龄数据进一步证明右江褶皱带及其周缘燕山期岩浆活动集中于80~100Ma之间,暗示该区晚白垩世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伸展减薄事件。华南西部晚白垩世花岗质岩浆活动与大规模的锡多金属成矿有关,因此桂西北地区石英斑岩集中出露的地方是否具有寻找深部锡多金属矿的前景值得关注。同时,该期岩浆活动是否与以卡林型金矿为代表的低温热液矿床有成因上的联系尚需更多矿床地质和年代学资料的证实。
陈懋弘陆刚李新华
关键词:石英斑岩岩石圈伸展桂西北
广西乐业林旺金矿床构造解析及构造成矿作用被引量:19
2010年
详细的构造解析表明,矿床构造线主要分为南北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其中造山期间形成的南北向构造线(不对称褶皱和逆冲断层)控制了矿床的基本构造格架。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期间构造应力场发生近直交的改变,一方面使造山期形成的褶皱发生重褶,形成走向北东东的叠加褶皱;另一方面导致F1的左旋-正滑运动,矿液沿着断层拉张的空间沉淀就位。矿床构造演化至少经历了同生期裂陷、造山期挤压和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等三个阶段,成矿发生在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阶段。层状矿体主要赋存于背斜构造中,在空间上与赋存于断层中的脉状矿体相连。能干性和渗透性明显不同的地层组合是形成层状矿体的岩性基础,断裂构造则是主要控制因素。泥质不透水层分别与反冲断层、背斜构造组成的构造圈闭,以及两期非共轴背斜叠加形成的构造高点则是形成厚大矿体的主要原因。林旺金矿在烂泥沟金矿与水银洞金矿之间形成了一个从脉状型式→脉状和层状之复合型式→层状型式的完整矿床型式系列。这种复合矿床型式直观地表明了层状矿体是后生热液成因矿床。
陈懋弘黄庆文李继贤蒋柏昌张长明
关键词:层状矿体构造圈闭构造成矿卡林型金矿
桂西明山金矿地质及成矿流体特征被引量:5
2010年
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是一种中低温热液矿床,在空间上常常与岩浆岩没有明显的关系。有鉴于此,许多学者认为成矿作用与岩浆作用没有直接的关系,典型的成矿模式为热卤水循环模式(刘东升等,1987)、盆地流体成因模式等(刘建明等,2001)。不过,一些学者认为成矿与燕山期基性-超基性岩和石英斑岩有关,属于远端岩浆热液矿床(范军,1997;朱赖民,1998;黄永全等,2001;刘建中等,2006)。桂西明山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
陈懋弘
关键词:成矿流体特征卡林型金矿燕山期石英斑岩滇黔桂
滇黔桂卡林型金矿的构造型式和构造背景被引量:17
2011年
滇黔桂"金三角"是我国著名的卡林型金矿集区之一,30多年来共发现了近200处金矿床、矿(化)点。随着原生矿的开发利用,又有一批新的矿床不断被发现,如广西林旺金矿等。一些大型矿床则有新的认识和突破,如贵州烂泥沟金矿勘探深度超过1000m,资源/储量超过150t(Si-
陈懋弘
关键词:卡林型金矿构造型式滇黔桂大型矿床造山期层状矿体
黔西南白层超基性岩墙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被引量:43
2009年
文章对黔西南白层地区出露的燕山期超基性岩墙进行了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获得A、B两组不同的锆石年龄。A组锆石呈不规则粒状,具不完整的宽大条带,12颗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4±1)Ma,代表了超基性岩墙的侵位年龄;锆石Hf原位分析表明,176Hf/177Hf从0.282561到0.282719,εHf(84Ma)平均为-3.61,表明岩浆源区主要以富集地幔为主,并受到部分地壳物质的混染。B组锆石晶形完整,具典型的中酸性岩浆型振荡环带,3颗锆石的SHRIMP U-Pb模式年龄为409~450Ma。176Hf/177Hf从0.282379到0.282440,εHf(t)平均为-3.77,均低于A组锆石,属于捕获锆石。据此认为84Ma左右由于华南岩石圈伸展,软流圈地幔上涌,导致岩石圈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熔体上升过程中与409~450Ma左右形成的少量地壳岩石发生混染,随后快速侵位冷凝而形成基性-超基性岩墙。白层地区84Ma的超基性岩浆活动是整个华南西部燕山晚期(80~90Ma)岩浆活动的一部分。右江褶皱带周缘的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主要与大规模的Sn、W、Ag、Cu、Pb、Zn等矿床有关,但右江褶皱带内部的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是否与以卡林型金矿为代表的低温热液矿床有成因上的联系,尚需更多矿床年代学资料的证实。
陈懋弘章伟杨宗喜陆刚侯可军刘建辉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超基性岩白层
贵州烂泥沟金矿层状硅酸盐矿物及其^(39)Ar-^(40)Ar年代学研究被引量:33
2009年
野外地质和室内光学显微镜、EPMA和XRD分析研究表明,贵州烂泥沟金矿矿石中存在4种不同成因的层状硅酸盐矿物(云母类),即碎屑成因白云母、成岩或变质成因水云母、基质热液蚀变交代成因伊利石和热液脉状充填成因绢云母。后两类矿物与金成矿过程中的热液蚀变有关,其中热液脉状充填绢云母形成于第四成矿阶段,其39Ar4-0Ar阶段升温测年法获得坪年龄为(194.6±2)Ma,代表了成矿末期热液蚀变的年龄,即成矿时代的上限。
陈懋弘黄庆文胡瑛陈振宇章伟
关键词:层状硅酸盐矿物EPMA卡林型金矿
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的矿物学研究被引量:84
2009年
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不同矿床亚类的典型矿床硫化物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表明,含砷黄铁矿和毒砂是主要的载金矿物。载金黄铁矿主要以环带状含砷黄铁矿、细粒自形含砷黄铁矿为主。环带状黄铁矿核部贫As、Au,富S、Fe,而环带则相反,且Au与As具有正相关关系。核部贫As的黄铁矿成因复杂,既有成矿早阶段的热液成因,又有受热液蚀变交代的沉积成因。核部和环带是不同成矿阶段的产物。元素的相关关系表明环带中As主要取代S的位置。多环带的特点还表明,热液活动是脉动式的,含矿流体化学成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论是核部还是环带,均有Au含量高出检出限的测点,但环带是主要的载金部位。细粒含砷黄铁矿为均质结构,具有高As、Au,低S、Fe的特点,类似环带状黄铁矿的环带特征,推测与富砷环带是同期热液活动形成的。毒砂-黄铁矿集合体中的黄铁矿分为环带结构和均质结构2种,并分别具有上述2种黄铁矿的特点。载金毒砂可以细分为3个世代,具均质结构,热液成因。各世代毒砂Au含量均有高出检出限的测点,同时Au、As、S、Fe的含量变化不大,均为主成矿阶段的产物。载金矿物的结晶顺序为:贫砷的沉积成因或早阶段热液成因黄铁矿→富砷的细粒黄铁矿颗粒和富砷黄铁矿环带→毒砂。黄铁矿和毒砂中的Au在EPMA微束的分辨率下均显示分布是不均匀的,环带状黄铁矿中Au元素图出现的均匀结构可能为一种假象,说明金主要以"不可见"的纳米级超显微包裹金形式存在,少量为"不可见"晶格金和微米级显微"可见金"。整个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不同亚类矿床之间的载金矿物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没有本质区别,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背景。
陈懋弘毛景文陈振宇章伟
关键词:地质学含砷黄铁矿毒砂卡林型金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