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2009GYXQ12-03) 作品数:7 被引量:68 H指数:4 相关作者: 王静 韩春元 胡大千 马瑞 刘越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石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华北油田 更多>> 发文基金: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中国东部断陷盆地中“小而肥”凹陷探秘 2014年 通过对中国东部地区的大民屯凹陷、泌阳凹陷、阿尔凹陷、吉尔嘎朗图凹陷及贝尔凹陷等断陷盆地中的"小而肥"凹陷剖析,探讨"小而肥"凹陷的形成机理、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方向,从而发现更多的"小而肥"凹陷。研究认为:深洼槽和巨厚的优质烃源岩是形成"小而肥"凹陷的2个必要条件;利用遥感、重、磁、电的资料寻找地形上垂直伸展运动方向的洼地,再利用二维地震资料确定凹陷结构,是发现"小而肥"凹陷的有效途径。 费宝生 蔡惠 刘建礼关键词:成藏条件 勘探方向 内蒙古二连盆地深层地球物理特征和上古生界的地质结构 被引量:17 2011年 二连盆地上古生界经历海西、印支、燕山等多期构造改造,现今残存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等,其分布主要受区域深部大断裂的控制。针对上古生界重新处理地震资料,提高深层信噪比,增强深层反射能量,地震反射特征较为清晰;对重力资料联片处理,整体研究区域地质特征,采用小子域滤波和图像增强处理,准确确定深大断裂的位置。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地质调查资料,认为二连盆地发育近东西向、北东向5条深大断裂,发育规模大、活动时间长,对二连盆地不同时期大地构造演化、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起明显的控制作用。地震资料显示,上古生界在二连盆地发育较普遍,经长期褶皱隆起剥蚀,总体表现为西部剥蚀较严重,东部残留厚度较大;泥盆系主要分布于贺根山断裂北部,南部缺失;石炭系、二叠系在盆地内分布广泛,东部和北部厚度大,其它地区局部残留,厚度差异较大,最大厚度近万米。 崔永谦 刘喜恒 孙朝辉 姚欢 韩春元关键词:二连盆地 地球物理特征 上古生界 地质结构 内蒙古二连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25 2011年 二连盆地晚古生代海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广泛发育,主体未遭受区域变质,暗色泥岩和碳酸盐岩类烃源岩发育良好。地质调查和烃源岩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发育泥鳅河组、本巴图组、阿木山组、寿山沟组、哲斯组、林西组6套烃源岩系和多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其中的暗色泥岩/灰岩可达到中等-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属于Ⅱ,Ⅲ型,热演化程度总体处于成熟-凝析油湿气阶段,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可作为二连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新层系。 韩春元 金凤鸣 王静 高正虹 吴瑾 崔庆庆关键词:二连盆地 上古生界 勘探前景 内蒙古中部主要断裂对晚古生代地层分布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重磁、反射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处理、解释并结合地面露头调查,重点研究了内蒙古中部地区的贺根山断裂、西拉木伦断裂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晚古生代地层发育的控制,其中西拉木伦河断裂与贺根山断裂对地层的控制尤为明显。沿贺根山断裂出露大量的海西期、印支期花岗岩和超基性岩体、古陆核残片,具有缝合线特征,在地震剖面上,断裂北倾,且受后期改造而可能具有走滑性质;西拉木伦断裂同样具有缝合线性质,但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逆冲推覆构造,推测该断裂晚古生代-中生代为逆冲断裂,新生代为张性断裂,因此具有负反转特征;晚古生代地层受断裂活动影响,西部剥蚀严重,东部残留厚度较大;泥盆系主要分布在贺根山断裂以北地区,南部大多缺失;石炭-二叠系全区广泛,东部和北部厚度大,其他地区残留,且残留厚度差异较大。 姚欢 孙朝辉 刘喜恒 朱敏 余小林 王鑫 屈伟玉 李宏为关键词:沉积-构造演化 东北亚裂谷盆地群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4 2012年 近年来油气勘探在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以及蒙古塔木察格盆地不断有新发现,二连盆地发现了小而肥的含油凹陷,发现了石炭系灰岩潜山油藏、斜坡坡折带规模储量、洼槽区岩性油藏,取得了可喜成果。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地下客观规律的认识:生油洼槽控制了油气分布,斜坡坡折带有利于岩性油藏形成,洼槽带是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带,反转构造有利于油气成藏,变换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带等。指出了北东向或:IHB东向洼槽是有利生烃洼槽,围绕主生烃洼槽多层多类找油、下洼找岩性油气藏和煤层气勘探等是该类盆地重要的勘探方向。 费宝生 刘建礼关键词:勘探方向 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上古生界极低级变质作用:伊利石和镜质体反射率的证据 被引量:17 2012年 本文使用D/max-2500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上古生界泥质岩石伊利石的成因标志,讨论了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对变质温度的表征。研究区上古生界泥质岩石伊利石的标型特征为:伊利石结晶度分布于0.28~>0.77之间,平均值0.40;伊利石(白云母)多型以2M1型为主,2M1+1Md多型和1Md多型相对较少;伊利石(白云母)b0值变化于8.983~9.046之间,平均值9.019,指示其形成于成岩-极低级变质作用。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具有示踪变质温度的作用,应用Barker and Pawlewiez(1986,1994)、Barker and Goldsteinl(1990)和Mullis et al.(2001)建立的镜质体反射率地质温度计,对研究区上古生界泥质岩石变质温度进行了估算,揭示古地温处于136~321℃之间,温度估算值主要分布在180~260℃之间,平均值为245℃,这表明研究区上古生界遭受了成岩-极低级变质作用,变质程度属近变质带。研究区上古生界泥质岩石的Ro值主要分布在1.01%~3.67%之间,表明有机质演化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泥质岩石具有生烃的能力,部分层位可能具有形成油气资源的潜力。 胡大千 韩春元 马瑞 刘越 王静 高正虹关键词:伊利石 镜质体反射率 地质温度计 极低级变质作用 二连盆地重磁异常地质意义及上古生界结构认识 被引量:8 2012年 二连盆地为我国一个中型油气区。本文在对研究区重磁资料统一拼接、处理基础上,通过分析重磁资料反映的地质结构信息,结合区域地震资料,推断了该区上古生界地质结构。综合研究认为,二连盆地上古生界受深大断裂控制,在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北上古生界残余厚度较大,并形成两个厚度中心,即二连—苏尼特右旗厚度中心和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厚度中心。前者厚度为3000m,后者上古生界厚度大、分布广,最厚可达6300m,是后续研究的重要目标区。 宋景明 金凤鸣 王玉青 孙朝辉 高林 姚欢 赵荔 刘喜恒 时聪关键词:重磁异常 断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