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6050)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漆波彭川马忠龙李高锋罗清海更多>>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电信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篇导热
  • 1篇导热性能
  • 1篇蓄冷
  • 1篇蓄冷技术
  • 1篇制氢
  • 1篇智能卡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生态文明建设
  • 1篇时域
  • 1篇食堂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刷卡
  • 1篇气冷堆
  • 1篇热点温度
  • 1篇热力学分析
  • 1篇热性能
  • 1篇热重
  • 1篇热重整
  • 1篇自热

机构

  • 4篇南华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2篇彭川
  • 2篇漆波
  • 1篇王玉林
  • 1篇周菁
  • 1篇谢静
  • 1篇袁锋伟
  • 1篇肖佩林
  • 1篇李隆键
  • 1篇罗金良
  • 1篇王锋
  • 1篇罗清海
  • 1篇蒋彦
  • 1篇李高锋
  • 1篇马忠龙

传媒

  • 2篇湖南生态科学...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板导热性能对平板微通道反应器中煤层气自热重整制氢的影响
2016年
联合使用可计算表面反应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软件CHEMKIN4.0和CFD软件,对平板微通道反应器中Rh催化剂涂层上,煤层气自热重整制合成气过程进行数值分析计算,且从基板导热系数和基板厚度两个方向分析基板的导热性能对煤层气自热重整制氢性能及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良好的基板导热性能可在保持甲烷转化率和产氢率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显著降低平板微通道中的"热点"温度,得到较为均匀的温度场分布,实现良好的热量管理。
漆波刘陈光彭川密腾阁肖佩林
关键词:热点温度
基于CAN总线的高校食堂刷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高校食堂传统的纸质餐票、现金或基于接触式IC卡技术的消费支付方式存在服务效率不高、便捷性差、管理成本高、卡片易损坏等诸多弊端。为了克服这些弊端,研究将CAN总线技术和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高校食堂刷卡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完成下位机发卡节点和刷卡节点的软硬件设计,以及上位机管理软件的开发,实现安全、可靠、便捷的发卡和刷卡以及用户信息管理。
王玉林袁锋伟蒋彦谢静
关键词:CAN总线非接触式智能卡
高温氦气加热甲烷蒸汽重整制氢热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对高温氦气加热的甲烷蒸汽重整制氢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压力对系统重整性能的影响很小。在重整压力大于1 MPa,水碳比大于2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效率先增加到最大值然后又缓慢下降;在温度800~1000℃范围内,随着水碳比的增加热效率先升高后下降。分析表明,利用高温气冷堆氮气供热的甲烷蒸汽重整制氢系统,选择较高的水碳比和重整温度有利于提高系统热效率和制氢性能。得到了匹配高温气冷堆供热系统且能使氢气产量和热效率的接近最大值的甲烷蒸汽重整反应优化操作参数范围.
王锋周菁李隆键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制氢热力学分析
论建筑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2015年
建筑及其相关产业是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的"主角",发展绿色建筑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直接实践.讨论了建筑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建设工作中实践生态文明理念的建议.图2,参5.
罗清海彭文武肖四喜
关键词:建筑产业生态文明
平板微反应器内甲烷-湿空气催化重整的数值分析研究
2010年
建立了二维稳态多组分传输反应的模型,对平板微反应器中Rh催化剂涂层上甲烷-干、湿空气催化重整制合成气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分析了采用湿空气时反应通道长度和高度对重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速度低于2 m/s时,采用湿空气可提高甲烷转化率和产氢率,反应器出口的温度降低以及减少积碳的发生;采用湿空气时,反应通道长度增大,甲烷的转化率提高,出口氢气含量增大,出口温度相应地降低;反应通道高度增大,甲烷的转化率降低,出口氢气的含量减少,出口温度升高.
漆波彭川罗金良
关键词:数值模拟
季节性冰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介绍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对一种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进行技术可行性探讨.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用于建筑空调既有节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也存在技术实施的制约因素.通过典型建筑冷量平衡计算表明,在部分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图2,表1,参18.
李高锋马忠龙肖晟昊罗清海
关键词:季节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