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ABB130)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汉平严小芳马庭元王陶然李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胎儿
  • 3篇细胞
  • 3篇产前
  • 3篇产前诊断
  • 2篇胎儿细胞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巨细胞
  • 2篇巨细胞病毒
  • 2篇巨细胞病毒感...
  • 2篇病毒感染
  • 1篇单个胎儿有核...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早产
  • 1篇羊水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有核红细胞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标记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4篇陈汉平
  • 2篇严小芳
  • 1篇王陶然
  • 1篇余容
  • 1篇唐红菊
  • 1篇王玉婷
  • 1篇马庭元
  • 1篇任红英
  • 1篇徐晓燕
  • 1篇余蓉
  • 1篇习红丽
  • 1篇郭红艳
  • 1篇梅梅
  • 1篇李军

传媒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MTHFR及PAI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早产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MTHFR基因、PAI-1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早产的关系。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住院患儿285例并分为四组。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进行目的基因MTHFR基因C677T、PAI基因的提取、扩增及检测。结果:MTHFR基因C677T扩增片段198 bp,经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后形成野生CC型(片段198 bp)、纯合子突变TT型(175 bp、23 bp)以及杂合子突变CT型(23 bp、175 bp以及198 bp);PAI基因扩增片段142 bp,经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后形成三中基因型,分别为4G/4G型(96 b p、46 bp)、5G/5G型(22 bp、46 bp以及74 bp)以及4G/5G型(22 bp、46 bp、74 bp以及96 bp)。早产儿童与足月儿童MTHFR基因67 7位点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显著(P<0.05),早产儿童与足月儿童PAI基因启动子675位点4G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发生的易感性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方面MTHFR基因677位点T等位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新生儿早产相关,而PAI基因启动子675位点基因的多态性与新生儿早产的发生无显著相关。
梅梅习红丽任红英郭红艳王玉婷李军
关键词:MTHFR基因早产
利用PRINS技术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
2007年
目的利用引物原位合成术(primedin situ labelling,PRINS)进行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探索无创性产前诊断的可靠便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从120例孕妇外周血中分离出胎儿有核红细胞,应用PRINS技术分别检测胎儿有核红细胞内的X、Y及21号染色体。结果120例标本中每例都可以检测出X染色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检测出Y染色体69例,敏感性92%(69/75),特异性为100%(69/69),检测出Klinefelter(XXY)综合征1例,唐氏综合征2例。结论应用PRINS技术对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细胞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是一种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新方法,具有应用于临床的前景与价值。
徐晓燕陈汉平
关键词:原位标记KLINEFELTER综合征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
运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细胞产前诊断弓形虫感染的方法分析
2007年
严小芳陈汉平余蓉
关键词:弓形虫病产前诊断胎儿细胞显微操作
母血中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基因分析诊断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探讨利用母血中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基因分析产前诊断巨细胞病毒(HCMV)宫内感染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从273例母体血标本中分离出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用引物延伸预扩增方法对其基因组预扩增,再用PCR方法检测HCMV-DNA。结果:41例证实为HCMV-DNA阳性标本中该产前诊断方法检测出39例,该方法对232例HCMV-DNA阴性标本诊断均为阴性。该方法的敏感性为95.12%,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99.27%。结论:该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适合临床应用的较好方法。
王陶然陈汉平马庭元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有核红细胞母血先天性疾病
产前诊断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两种方法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比两种取材方法进行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产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外周血HC-MV-IgM阳性的孕妇,联合运用显微操作技术、引物延伸预扩增法(Primed extension preamplification,PEP)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羊水和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的HCMV基因,将检测结果与胎儿实际感染情况对比。结果:运用羊水产前诊断HCMV感染的检出率为57.14%(4/7),准确率为65.38%(17/26);运用FNRBC诊断胎儿HCMV宫内感染的检出率为83.33%(15/18),准确率为92.86%(39/42)。结论:通过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产前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优于传统方法-羊水,可能为胎儿的取舍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严小芳陈汉平余容唐红菊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胎儿细胞羊水产前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