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2940) 作品数:43 被引量:243 H指数:11 相关作者: 郑玉新 徐相蓉 何丽华 杨秋月 张岩 更多>> 相关机构: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应用临床路径模式规范职业性爆震聋诊疗的探讨 2020年 目的探讨职业性爆震聋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方法结合工作实践,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在分析职业性爆震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必要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职业性爆震聋诊断工作中纯音气导听阈测试等关键诊断依据时效性、同质化、可比性、溯源性等较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对正确使用职业性爆震聋诊断标准和临床路径管理的关键要素进行了说明,采取适宜的职业性爆震聋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爆震聋患者进行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对保证职业性爆震聋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溯源进行了探讨。结论提出的职业性爆震聋临床路径和职业性爆震聋临床路径表单,有助于完善和提高职业性爆震聋诊断与治疗质量。 陈国顺 张焕玲 刘瑞贞 谷桂珍 余善法关键词:噪声作业人员 钢铁厂炼钢和轧钢车间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钢铁厂炼钢和轧钢车间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9至12月对河南省某钢铁厂炼钢和轧钢车间的3150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最终检测2924名工人,炼钢车间1313名,轧钢车间1611名。分析接触噪声工人的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生活习惯和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7.43%(802/2924],其中男性高于女性[29.88%(753/2520)比12.13%(49/404),X2=55.13,P〈O.001];已婚高于未婚[29.84%(718/2406)比16.22%(84/518),x2=39.76,P〈O.001];吸烟高于不吸烟[30.31%(438/1445)比24.61%(364/1479),x2=11.93,P=0.001];饮酒高于不饮酒[31.53%(541/1716)比21.61%(261/1208),x3=35.05,P〈O.001];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和大学及以上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4.96%(125/278)、29.95%(455/1519)和19.70%(222/1127)(~2=81.65,P〈O.001);累积暴露量77~89、90—94、95~99、100~104和105—113[dB(A)x年1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8.43%(14/166)、14.48%(53/366)、24.28%(297/1223)、36.65%(335/914)和40.39%(103/255)(x2=127.58,P〈O.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累积噪声暴露量为95~99、100~104、105~113[dB(A)x年1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OR(95%凹)值分别为1.84(95%C/:1.35~2.51)、1.74(95%C/:1.24~2.45)、1.68(95%6'/:1.09~2.58)。饮酒(OR=1.60,95%C/:1.32—1.95)、BMI≥24.0kg/m。(OR=I.26,95%C/:1.22—1.30)也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累积噪声暴露量、饮酒及超过正常范围值的BMI可能对接触噪声工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影响。 李艳红 陈国顺 余善法关键词:高血压 累积噪声暴露量 职业性噪声聋治疗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020年 职业性噪声聋系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是我国法定职业病[1-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性噪声暴露导致的听力损失和其他相关疾病正在迅速增加,成为威胁我国劳动者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近年来全国职业病报告[4-5]显示,职业性噪声聋已经取代慢性化学中毒成为继尘肺病之后的第二大职业病。鉴于职业性噪声聋是由于劳动者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伤,在临床表现上均呈慢性过程,如无基础疾病或其他合并症,多数患者均有连续3 a以上职业性噪声接触史,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的听力下降、高调耳鸣等症状,纯音听阈测试符合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特点。职业性噪声聋一旦确诊,患者听力完全康复的可能性极小,对于重度以上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多有日常语言交流障碍,虽可佩戴助听器予以改善,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听力障碍造成的问题,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合理的观察治疗和护理在本病的防治过程中显得异常重要[6-8]。本研究对36例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观察治疗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张焕玲 陈国顺 刘瑞贞 郭小伟 王艳秋 谷桂珍 余善法关键词:职业性噪声聋 噪声 护理体会 The Effect of PCDH15 Gene Variations on the Risk of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被引量:9 2017年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 is a complex disease caused by interactions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facto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genetic variability in protocadherin related 15 (PCDH15) underlies an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NIHL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XU Xiang Rong WANG Jing Jing YANG Qiu Yue JIAO Jie HE Li Hua YU Shan Fa GU Gui Zhen CHEN Guo Shun ZHOU Wen Hui WU Hui LI Yan Hong ZHANG Huan Ling ZHANG Zeng Rui JIN Xian Ning某钢铁厂轧钢生产线操作室隔声改造效果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宽厚板热轧生产线操作值班室隔声改造对劳动者噪声暴露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9月,以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为基础,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07至2017年某钢铁厂轧钢生产线25个固定操作室和操作室工作人员噪声测量数据作为研究资料,对研究资料中隔声改造前后噪声暴露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隔声改造前比较,隔声改造后操作室工作人员噪声接触值降低、0级[8小时等效噪声(L EX,8 h)≤85 dB(A)]噪声作业合格率、操作室设计限值合格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造后消除了II级及以上噪声危害作业,操作室工作人员8 h等效连续A声级(L Aeq,8 h)>75 dB(A),但改造后各操作室噪声水平仍不符合工效限值标准。结论:隔声改造可有效改善噪声工作场所操作室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噪声暴露水平。 陈国顺 张焕玲 刘瑞贞 谷桂珍 余善法关键词:噪声 职业接触限值 隔声 职业人群噪声接触测量与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噪声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噪声污染被称为世界三大污染之一。据美国国立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统计,美阳约有2200万工人暴露于有害的噪声环境中。 张增瑞 余善法关键词:职业安全卫生 噪声污染 环境问题 噪声环境 过氧化氢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职业人群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职业噪声接触人群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基于2006—2015年对河南省某钢铁厂职业噪声接触工人的队列研究,采用1∶1匹配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队列中选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HL),共286人,根据工种、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且接触噪声工龄相差不超过2年进行匹配,在该队列中选出听力正常的对照组286人。用中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检测技术(SNPscanTM法)检测CAT基因的8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CAT基因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NIHL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CAT基因rs208679位点的显性模型[(GA+GG)/AA]下,携带GA或GG基因型的个体患NIHL的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个体的1.431倍(95%CI 1.020~2.009),经检验P=0.038。结论 CAT基因rs208679位点突变型等位基因G可能为NIHL易感性的危险因素之一。 李坛 陈国顺 焦洁 周文慧 吴辉 谷桂珍 李艳红 许雪春 张焕玲 郑玉新 余善法关键词:噪声性听力损失 过氧化氢酶基因 易感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方法本文结合工作实践,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回顾我国职业病诊断管理法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的变迁,分析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工作中纯音测听等关键诊断依据同质化、可比性、溯源性较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对正确使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和临床路径管理的关键要素进行了说明,探讨采取适宜的职业性噪声聋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诊断治疗疑似噪声聋患者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比性和溯源性。结论提出的职业性噪声聋临床路径和职业性噪声聋临床路径表单,有助于完善和提高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规范性、科学性。 陈国顺 张焕玲 刘瑞贞 谷桂珍 余善法关键词:噪声作业人员 探索噪声性听力损失精准预防之路 被引量:19 2017年 噪声性听力损失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听力损失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职业工作的质量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目前,听力损失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耳蜗移植和佩戴助听器。耳蜗移植仅局限于对少数听力损失非常严重的患者进行治疗。对大多数听力损失患者来说,由于听力损伤难以逆转,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余善法 郑玉新关键词:疾病遗传易感性 生物标志物 钢铁厂工人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64 2017年 目的探讨2006-2015年某钢铁厂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情况。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2006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纳入动态研究队列中并在随访时对其进行纯音听力测试,有6297名完成两次以上健康检查和听力测定,纳入最终的研究与分析。对该钢铁厂工人噪声作业环境进行测定,并对其累积噪声暴露量进行评估。测量工人8h等效连续声级dB(A),按照不同作业岗位的噪声暴露水平,并将其分为高、中、低暴露组,暴露水平分别为80.6~85.0、85.1-90.0、90.1~103.4dB(A)。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中、高暴露组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病的RR值及95%CI值,并对发病风险进行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温和毒物接触水平调整分析。结果6297名调查对象在观察期间发生职业噪声性听力损失392例,发病率为6.23%;高频听力损伤318例,发病率为5.05%。职业性噪声聋74例,发病率1.18%。高、中、低暴露组听力损失发病率分别为9.22%(158/1713)、6.49%(204/3142)和2.08%(30/1442),其中高频听力损失发病率分别为7.41%(127/1713)、5.25%(165/3142)和1.80%(26/1442),噪声聋发病率分别为1.81%(31/1713)、1.24%(39/3142)和0.28%(4/1442)。累积噪声暴露量≤84.99、85.00~87.99、88.00~90.99、91.00-93.99、94.00-96.99、97.00~100.99、101.00~102.99和≥103.00dB(A)·年组听力损失发病率分别为0(0/185)、1.22%(2/164)、2.52%(17/674)、3.83%(35/913)、5.80%(106/1827)、6.02%(67/1113)、9.20%(95/1003)和18.04%(70/388)。与低暴露组相比,高暴露组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噪声聋的RR(95%CI)值分别为4.78(3.22—7.11)、4.36� 余善法 陈国顺 焦洁 谷桂珍 张焕玲 王兴明 周文慧 吴辉 李艳红 郑玉新关键词:队列研究 噪声性听力损失 噪声聋 噪声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