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00-2004)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梅葛明建时德李强吴庆琛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化疗前后肺癌患者外周循环癌细胞数的动态观察
- 2008年
- 目的:本实验观察32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循环癌细胞数(CTCs)的动态变化,以寻找新化疗的疗效评判标准。方法: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1周期后、第3周收集32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同时行胸片或胸部CT扫描,并计算肿瘤的大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法定量检测外周血中CK19基因的表达。结果:化疗后CTCs水平显著降低(P=0.000 1)。化疗前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外周血CK19 mRNA水平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P=0.041)。治疗前后CK19 mRNA测值变化与瘤负荷间存在正相关(P=0.000)。结论:在治疗过程中,运用fqRT-PCR法对肺癌患者CTCs进行定量监测是可行的。通过动态检测可及时评价化疗反应,有助于在早期阶段即对患者设计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 王梅葛明建
-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信使RNA化学治疗
- 放射治疗前后肺癌患者外周循环癌细胞的变化
- 2010年
- 目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放射治疗前后肺癌患者外周循环癌细胞(Circulating tumour cells,CTCs)的改变,评估其作为新的疗效评定标准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放疗前后采集肺癌患者(n=30)外周血标本,同时摄胸片或CT扫描,并且计算肿瘤最大直径及垂直径的乘积。所有患者均接受原发灶及纵隔区域的常规分割放疗。运用fqRT-PCR法检测放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拷贝数的改变。结果:与放疗前相比,放疗后患者外周血CK19 mRNA水平显著降低(5.0932±1.0628与4.2493±0.8323,t=3.192,P=0.007)。放疗前后CK19 mRNA水平变化与肺癌的组织类型(鳞/腺癌与小细胞癌)有密切关系(0.5389±1.0628与1.6826±0.9467,t=2.145,P=0.051),同时与癌肿分化等级(高/中分化与低分化)间也存在一定关系(0.5024与1.5271,t=2.017,P=0.065)。放疗前后CK19 mRNA水平变化与瘤负荷改变间存在相关性(r=0.575,P=0.025)。放疗前阳性率为80%(24/30),放疗后为53%(16/30),有8例病人经放疗后外周血CK19 mRNA表达转为阴性。结论:对于播散性癌细胞,仅行放疗是不够的,还需施以其它一些全身性辅助治疗措施,才可能取得较好疗效。可将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TCs变化来作为实体瘤新的疗效评判标准。对外周血等处的播散癌细胞进行检测对肿瘤分期及预后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 王梅葛明建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细胞角蛋白信使RNA放射疗法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化疗过程中外周血CK19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外周血CK19 mRNA表达水平在判定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及早期预测肿瘤复发中的价值。方法接受以根治为目的的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共26例,分别于术后化疗开始前、第1、2、3周期化疗结束后第3周各采集外周血标本。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n=20)。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fqRT-PCR)检测各时点外周血中CK19 mRNA水平。结果化疗前患者外周血CK19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第1、2、3周期化疗后。阳性率从化疗前的84.6%分别下降至46.2%、38.5%及46.2%(P=0.0046)。术后有临床转移/复发患者外周血CK19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临床转移/复发者(P=0.019)。结论术后定期监测外周血CK19 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术后辅助治疗疗效的重要标准。术后动态监测有助于预测NSCLC复发或转移。化疗难以完全消灭外周循环癌细胞,需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或靶点。
- 王梅葛明建
- 关键词:信使RNA手术后期间
- CK19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动态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循环癌细胞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动态观察围手术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循环癌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存在状况,评价手术操作促进癌细胞入血的可能性,寻找术中血管结扎顺序与CTCs数量变化问的相关性。方法:按预定的结扎血管顺序术前将23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原发性NSCLC患者随机分为先结扎肺静脉组和先结扎肺动脉组,分别采集其术前1天、术中及术后第7天的外周血标本。以角蛋白19(CK19)作为标志物,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法定量检测各时点外周血中CK19 mRNA水平。选择10例需手术治疗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手术对照;以20例健康人作为阴性对照。结果:肺癌患者CK19术中测值显著高于术前1 d(5.2464±0.196vs 4.472±0.164,P<0.001)及术后7 d(5.246±0.196 vs 4.694±0.177,P=0.013)。肺腺癌与鳞癌比较有显著差异(4.911±1.032 vs 4.1891±0.413,t=2.364,P=0.028)。围手术期先结扎肺静脉组与先结扎肺动脉组比较有明显差异(4.503vs 5.085,P=0.086)。以健康对照组均值的95%可信区间的上界限为分界值,若测得值>4.120为阳性。14例肺癌患者术前结果为阳性(60.9%):2例接受手术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出现术中正常上皮细胞入血。结论:人表达CK19 mRNA的癌或上皮细胞主要在术中入血。外科手术操作可促使癌细胞术中入血,若先结扎肺静脉可一定程度上减少肺癌细胞入血。
- 葛明建时德吴庆琛王梅李强李良彬
-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围手术期
- 荧光定量RT-PCR法监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 mRNA的变化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化疗疗效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于化疗开始前及化疗周期结束后第3周收集肺癌患者(n=32)外周血标本。采集标本的同时行胸片或胸部CT扫描,并计算肿瘤最大径及垂直径的乘积。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法检测PBL中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PBL中mdr1 mRNA水平上升显著[(3.881 8±0.828 0)与(4.3166±0.923 1),t=-4.207,P=0.000]。化疗前后外周血mdr1 mRNA水平变化与肿瘤大小改变间亦存在负相关关系(r=-0.389,P=0.028)。化疗前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PBL中mdr1转录本水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SCLC明显低于NSCLC[(2.831 4±0.398 4)与(4.231 9±0.603 4),t=6.101,P=0.000]。结论NSCLC及SCLC在化疗耐药机制上可能存在差异性。检测患者化疗前后PBL中mdr1 mRNA水平对判定化疗疗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化疗方案的修订。
- 王梅葛明建
- 关键词:药物耐受性信使RNA化学疗法
- CE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循环癌细胞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评价手术操作促进肺癌细胞入血的可能性,分析围手术期外周循环癌细胞(CTCs)的变化与常见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3例,按预定的结扎血管顺序术前将病例任意分为先结扎肺静脉组和先结扎肺动脉组.分别采集其术前1d、术中及术后第7日外周血标本.选择10例需手术治疗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以20例健康人作为阴性对照.以癌胚抗原(CEA)作为检测标志物,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法定量检测患者CTCs的存在状况.结果:围手术期外周血CEAmRNA浓度变化呈上升趋势,术后第7日显著高于术前1d(P=0.000)及手术当天(P=0.000).肺腺癌术前CEAmRNA明显高于肺鳞癌(P=0.0375).先结扎肺静脉组与先结扎肺动脉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45).术前T-分期与围手术期CEA测值间亦存在密切关系(P=0.025).术前阳性率为43.5%(10/23),而手术对照组及健康组均为阴性.结论:可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手术前就可能存在全身癌细胞的播散.肺癌细胞主要在术后逐渐释放入外周循环.外科手术操作可促使癌细胞术中入血,若先结扎肺静脉可一定程度阻止癌细胞释放.
- 葛明建时德吴庆琛王梅李强李良彬
- 关键词:信使RNA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