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8000721)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4
相关作者:刘莹张孟臣杨春燕蔡祈明肖付明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大豆
  • 4篇性状
  • 4篇夏大豆
  • 4篇根系
  • 4篇根系性状
  • 1篇引种
  • 1篇衰老
  • 1篇衰老特性
  • 1篇品种引种
  • 1篇夏播
  • 1篇苗期
  • 1篇耐旱
  • 1篇根系形态
  • 1篇根叶
  • 1篇感官
  • 1篇感官品质
  • 1篇QTL
  • 1篇QTL定位
  • 1篇菜用
  • 1篇菜用大豆

机构

  • 6篇河北工程大学
  • 4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邯郸市农业科...

作者

  • 6篇刘莹
  • 4篇张孟臣
  • 2篇杨春燕
  • 1篇肖付明
  • 1篇韩立德
  • 1篇赵团结
  • 1篇蔡祈明

传媒

  • 3篇大豆科学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豆根系形态及苗期耐旱根系性状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选取黄淮海地区大田大豆样本40份,在苗期和鼓粒期挖根观察根形态,同时在苗期采用盆栽对其耐旱性进行鉴定并测定了品种间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大豆品种根系表观形态在生长的不同时期以及在同一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完全一致。大豆根系的主根长、根总长、根体积、根干重等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在品种之间、不同水分处理下均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且干旱反应两极端类型品种根系各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具有显著差异,表明通过对根系性状的选择可以获得改良大豆地上部性状的根系指标,从而为大豆育种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刘莹蔡祈明
关键词:大豆根系形态耐旱根系性状
冀南地区不同产量类型夏大豆根系空间分布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以在冀中南地区夏播表现相对高产和低产的共15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分别自出苗后18、30、45和65d,测定大田不同土层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探讨大豆产量与根系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不同产量类型大豆根系在土层中的动态分布不同,在生长中后期,相对低产品种的根鲜重、根长、根表面积趋向于集中在浅层,而相对高产品种的根系性状在深层比例增加,同时相对高产品种的根系活力在较深土层内亦显著高于相对低产品种。深层根系性状及相对值表现出与产量较高的相关性,特别是10~20cm土层内各根系性状的相对值与产量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高产品种根系性状表现的空间分布特点可能是其在旺盛生长过程中抗御表层土壤养分匮乏的风险,从而保持根系较长功能期,最终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莹张孟臣杨春燕
关键词:夏大豆根系性状
夏大豆籽粒成熟期根叶衰老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以在冀中南地区夏播表现相对高产和低产的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鼓粒始期至成熟期根系和叶片的生理性状,探讨了大豆籽粒成熟期根、叶衰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根、叶生理参数之间高度相关,不同产量类型大豆品种根系可溶蛋白含量、可溶糖含量、SOD活性衰退幅度均小于叶片,表明在生育后期叶片衰老先于根系;不同产量类型间比较,相对高产品种较相对低产品种根、叶各生理指标衰退速率慢,相对高产品种根系较叶片衰老的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对低产品种。应在栽培上重视养根护叶及育种中加强根系生理性状的选择,延缓衰老进程进而获得高产。
刘莹张孟臣杨春燕
关键词:夏大豆根叶衰老
夏播菜用大豆品种引种及感官品质鉴定分析
2009年
为进一步发展北方菜用大豆消费市场,增加农民收益,从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引进了一批菜用大豆品种,于2007-2008年在邯郸农科院试验基地进行生态试种,在其能够正常成熟的基础上,筛选出鲜荚产量、感官品质俱佳且优于对照普通品种邯豆4号的有南农94-14、六丰、T5052、南农94-16四个品种以及采摘期较早的品种七星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鲜荚产量与单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鲜荚和鲜籽粒产量与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影响感官品质的负因子性状即苦涩味、硬度和豆腥味的变异系数最大,提示在今后继续从外地引种以及进一步改良和选育菜用大豆品种时对上述性状应加以重视。
刘莹韩立德赵团结
关键词:菜用大豆引种感官品质
夏大豆产量相关根系性状及QTL定位被引量:4
2010年
以冀中南地区夏播表现相对高产和低产的15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在出苗后41d(开花结荚期)、65d(结荚鼓粒期)分别对根系进行2年及2点取样,测定形态和生理性状;利用"科丰1号×南农1138-2"衍生的RIL群体为材料,对产量相关根系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两种产量类型间的根活形态增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且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该期的根活形态增量可作为大豆产量相关根系指标。QTL分析检测到4、3、3个QTLs分别控制根活质量增量、根活长增量、根活体积增量,位于N6-C2、N20M、N18-K、N14G、N3B1连锁群上。三性状各有1个贡献率大的QTL,且均位在N6-C2上,其他QTLs效应均较小。
刘莹张孟臣
关键词:夏大豆根系性状QTL
冀南地区不同产量类型夏大豆根系性状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为探讨大豆产量与根系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在冀中南地区夏播表现相对高产和低产的15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在出苗后20d(苗期)、41d(开花结荚期)、65d(结荚鼓粒期)分别测定形态和生理性状。结果表明:根系鲜重、根总长、根体积和根系活力在不同取样时期两种产量类型间未达到显著差异,但两种产量类型间的根活形态指标及其增量在出苗后41d和65d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且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特别是出苗后65d的根活形态指标及增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更大,该期的相应根系指标可作为大豆高产育种在根系方面的参考。根活形态增量与产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可用于生育期差异较大的材料之间的研究,进而对大豆产量相关根系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指标。
刘莹肖付明张孟臣
关键词:夏大豆根系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