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DJ002)
-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2
- 相关作者:赵翠萍李伟程传兴李伟管煜武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论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被引量:12
- 2010年
- 大学生村官,是指经过组织筛选,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应届或往届高校毕业生。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既是着眼于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输送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而实施的"强基工程"。
- 程传兴李伟
- 关键词:村党支部农村民主后备干部选拔方式
- 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0
- 2012年
- 运用河南省10所高校686名在校四年级大学生的调查访谈数据,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和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在中央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背景下,多数毕业生缺乏到农村就业任职的强烈意愿。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个体禀赋特征、外部环境和政策保障系数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高校在就业工作引导、生源选拔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有待思考和创新。
- 赵翠萍
- 关键词:高校基层就业意愿影响因素
- 角色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被引量:2
- 2010年
-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从社会角色理论视角看,大学生村官存在着角色不清、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角色失调问题。其原因不仅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能力和素质有关,而且与政府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和社会及家庭存在偏见等方面密切相关。为此,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政府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培训帮带机制、选拔和激励保障的相关机制,以推动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 李伟
- 关键词:角色理论大学生村官
- 大学生村官政策问题及建议被引量:2
- 2011年
- 实地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取得的积极效应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促进了农村发展,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充实了农村人才储备。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村官"下不去"、"干不好"、"呆不住"、"流不动"。政策建议是完善选拔机制,保证大学生村官"下得去",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认同度,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农村工作技能,完善大学生培养方案,增加农村管理的教育培训内容,建立健全跟踪培养机制,使大学生村官能够"干得好",设计各种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 管煜武
-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