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FX030)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 相关作者:胡大武赵万一杜军周汉德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信用权性质论被引量:3
- 2008年
- 关于信用权性质,学界有"财产权"论、"人格权"论和"混合型权利"三种不同的主张。从信用权之客体、内部结构和特点三个方面看,信用权实为人格权之一种。由于"商品化"是任何权利均潜在具有的可能性,并非信用权所独有,将信用权性质确定为商化人格权的观点值得商榷。因此,将信用权性质确定为"人格权本体论"的观点符合民事权利分类的逻辑。
- 胡大武
- 关键词:信用权人格权
- 我国征信活动中信用权侵害类型化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征信侵权行为无论在商事活动还是日常的消费活动中均已经大量存在,并呈现出时代特色。立法机构应创设信用权,加大对诚实履行债务清偿义务人信用权益的保护力度。这不仅有利于交易活动的便捷进行,而且对于促进征信产业的良性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 胡大武
- 关键词:信用权侵害
- 信用权的产生
- 2007年
- 信用权产生经历了依附名誉权到脱离成为独立权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交易活动、理论研究、司法实践都起了重要作用;诚实信用的道德要求始终是信用成为权利的伦理支撑;现代征信活动加速并强化了信用作为权利的必然性要求。
- 胡大武
- 关键词:信用权名誉权征信
- 从信用演变角度看信用的现代法律涵义被引量:4
- 2006年
- 信用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具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在罗马法时期,信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法律义务,与第三人的静态关系并不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在地域上不断扩大,相应地信用也具有了新的内涵。信用的财产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最显著的特征。信用具有经济性评价与一般民事主体的信赖两大因素。
- 杜军周汉德
- 关键词:信用罗马法契约市场经济
- 信用权含义的诠释——从比较法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被引量:5
- 2008年
- 信用权是信用主体通过交易活动和职业活动而从社会获得公正评价并以此取得相关利益的权利。这种以履行义务"经济能力"为基础的"可信任性"权利在古罗马就已经有了萌芽。自罗马法后,该权利不仅得到了以德国为首的部分大陆法系国家立法支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获得了现实英美社会认可。在现代市场经济法制下,信用权应该函摄职业声誉在内。
- 胡大武
- 关键词:信用权征信
- 信用权的产生被引量:3
- 2007年
- 信用权产生经历了依附名誉权到脱离成为独立权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交易活动、理论研究、司法实践都起了重要作用;诚实信用的道德要求始终是信用成为权利的伦理支撑;现代征信活动加速并强化了信用作为权利的必然性要求。
- 胡大武
- 关键词:信用权名誉权征信
- 家庭来电显示下个人隐私的法律冲突及保护——以美国司法实践为例被引量:5
- 2007年
- 家庭电话来电显示涉及发话方和受话方多种权利的冲突。逻辑上看,对发话方和受话方隐私权的讨论,首先要研究的是发话方的信息交流权与受话方的知情权之间的冲突或平衡。信息交流的双方互动性决定了信息交流权对知情权的从属性,从而决定了受话方隐私权保护的优先性,进而表明了来电显示装置的正当性。
- 胡大武
- 信用权保护立法研究被引量:24
- 2008年
- 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在民法典中对信用权的保护可以分为七种模式。其中,智利-德国模式和中国台湾地区模式最值得借鉴。从信用权保护法律体系角度看,我国应该在侵权行为法部分明定侵害信用行为的救济,而且要摒弃将商事组织和自然人信用权分别规定的立法方式。我国信用权保护的规范应当表述为:危害他人信用,导致他人信用度降低,以及经济交易或职业生计上利益受损,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赵万一胡大武
- 关键词:信用权侵权
- 转轨期中国的信用演进路径及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社会认同的变化,社会中的组织体以及个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根本变化主要通过从身份信用到契约信用,由政治信用到经济信用等过程得到实现。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外,法律规则对于信用关系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
- 胡大武
- 关键词: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