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20052)
- 作品数:20 被引量:74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巍郭本禹徐献军陈安娜徐燕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从意动到形质:重评威塔塞克的心理学思想
- 2011年
- 史蒂芬.威塔塞克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也是格拉茨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其对心理学的卓越功绩被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中。通过对形质心理学产生背景以及威塔塞克生平与贡献的介绍,从形质与意动的关系、具体形质观两个方面详细考证并反思了威塔塞克的心理学思想。从中可以发现,威塔塞克的心理学思想既与布伦塔诺、迈农在学术体系上一脉相承,又对其作出了拓展、深化与创新,因此有必要恢复其在心理学史上的应有地位。
- 陈巍郭本禹
- 关键词:意动心理学形质
- 具身人工智能与现象学被引量:18
- 2012年
- 具身AI(embodiedAI)(又称行为主义AI)的很多灵感源自现象学对经典AI的批判。现象学关于人类智能的洞见——非表征性、具身性、在世界中的存在,都转化为了具身AI的设计原则。具身AI的发展和成熟,不仅是对现象学哲学的实证,也是对现象学实践的重大发展。蒙在现象学脸上的神秘面纱,通过具身AI的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揭示。因此,具身AI是一种不寻常的现象学实践。尽管当前的具身AI,还不能完全体现现象学对人的理解并克服经典AI的难题,但不容质疑的是:具身AI进路使人类向着真正理解和模拟自然智能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 徐献军
- 关键词:突现
- 神经现象学运动二十年:辨析与厘定被引量:4
- 2011年
- 神经现象学是一项在整合神经科学与现象学基础上,旨在探索意识经验的跨学科运动。它兴起于现象学的自然化运动,并由意识的"困难问题"催生。通过对神经现象学运动发展历程的回顾与现状透视,结合Spiegelberg划分现象学运动的标准,可以将神经现象学划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形态。前者特指Varela的神经现象学,后者包括Laughlin的神经现象学、Gallese的神经现象学以及其他将现象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的研究取向。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比较了各自的理论基础、目标、内涵、研究领域与方法,反思了神经现象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前瞻。
- 陈巍郭本禹
- 关键词:神经现象学
- 生命的自创生:认知科学家弗朗西斯科·瓦雷拉
- 2011年
-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是智利著名认知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初他与亨伯特?马图拉纳提出了著名的自创生理论。通过回溯并分析自创生理论的由来、内涵与证据,揭示了该理论的精髓:“生命系统是自创生的”、“活着即是认知”与“活着即是意义的生成”,并考察了其在认识生命本质与运作规律、区分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推动认知科学发展等方面的意义。
- 陈巍郭本禹
- 关键词:生命系统
- 自闭症的原初交互主体性障碍假说: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主张被引量:2
- 2013年
- 传统的"心灵盲"理论基于理智主义的预设,将心理理论的发育迟滞与缺陷视为自闭症个体人际互动障碍的主要原因。本文借助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立场对上述基于理智主义的读心模式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自闭症的原初交互主体性障碍假说。该假说认为,原初交互主体性是前理论的、奠基性的,其不仅具有个体发生学意义,也体现在成熟个体的人际互动中。通过分析自闭症个体的临床行为表现与第一人称报告,可以初步确认该群体存在原初交互主体性障碍。这驱使该群体不得不使用过度反思作为代偿方式,从而导致其人际互动障碍。
- 陈巍
- 关键词:自闭症心理理论
- 杜威反射弧概念中的具身认知思想被引量:9
- 2013年
- 伴随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大量研究者开始在具身认知这一主张上达成共识,即有机体的身体运动以及与身体运动相关的特征和感觉经验(或称身体经验)在认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有机体的身体又嵌入在其所处的动态环境之中,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杜威在《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一文中的论证蕴含了上述具身认知思想的雏形,主要体现在:(1)身体运动协调构成了感觉运动回路。(2)在身体运动协调基础上形成的身体经验在感觉运动回路中具有连续性。(3)感觉运动回路中的身体运动与经验以环境为背景,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未来的具身认知研究可以借鉴杜威所论证的反射弧概念,对上述三个方面作出进一步探索。
- 陈安娜陈巍
- 关键词:反射弧环境适应
- 超越两种文化:第三种文化与变革中的当代心理学被引量:2
- 2011年
- 心理学内部长期存在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与决裂,这一矛盾加剧了心理学的分裂趋势。第三种文化兴起后,既不赞同非此即彼的单一文化观,也不认可两种文化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提出了"数据、理论、阐释"三位一体的"综合科学"概念和以"磁力"主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积极倡导人文与科学文化的宽容、批判性反驳与合作精神,从而超越了传统意义上两种文化的观念束缚,有望为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进路。
- 崔光辉陈巍
- 关键词:心理学人文
- 意识现象学在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 2011年
-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逐渐摆脱行为主义的影响,它愈来愈认识到解释有意识经验的必要性。为了克服解释鸿沟,有必要尝试以下将意识现象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进路:神经现象学和前置现象学。神经现象学是胡塞尔现象学、佛学和当代实验科学的结合体;它试图通过对被试进行第一人称能力的训练,来搜集第一人称数据,并藉此解释第三人称数据。前置现象学则主张:将现象学的概念或描述,作为实验设计的构成框架。
- 徐献军
- 关键词:神经现象学认知神经科学
- 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智主义:从意向性到交互肉身性——现象学认识论的演变轨迹被引量:1
- 2013年
- 经验主义与理智主义都接受了笛卡尔实体二元论的预设,将心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决然对立与割裂开来。现象学拒绝接受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认识论。这集体体现在:首先,通过对"意向性特质"与"意向性质料"关系的澄清及其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论证,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深入批判了经验主义与理智主义的谬误。随后,借助运动意向性、触摸的知觉体验等现象学还原,梅洛-庞蒂的肉身间性学说论证了身体在意向性活动上的地位,从而深化了这种批判的效力。从意向性与交互肉身性的观念演变,推动现象学在认识论上成功地超越了经验主义与理智主义的立场。
- 陈巍郭本禹
- 关键词:经验主义理智主义现象学意向性
- 新现象学与心理治疗
- 2012年
- 本文首先阐释了新现象学的主要观点:可感的身体、身体的动力机制、情境、原初当下和展开当下、气氛、主体性,其次介绍了新现象学对若干心理疾病的解释:身体动力机制、个体情景和主体性的紊乱。在新现象学的心理治疗学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将现象学与心理治疗以及认知科学相联系的合作方式。新现象学提供的动态化和主体化人类图景,可以成为理解、探索和治疗心理紊乱的理论基础。
- 徐献军
- 关键词:新现象学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