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155)
- 作品数:9 被引量:125H指数:7
- 相关作者:马维伟王辉黄蓉李广王跃思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生物学更多>>
- 尕海洪泛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0
- 2014年
- 以甘南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内的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及重度退化的洪泛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恢复生态学原理和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洪泛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洪泛湿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容重逐渐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通气度均表现为未退化〉中度退化〉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为重度退化〉中度退化〉未退化〉轻度退化;与未退化洪泛湿地相比,轻度、中度、重度退化洪泛湿地的平均土壤最小持水量、毛管蓄水量和饱和蓄水量较其分别降低19.20%,47.91%,55.11%;11.24%,5.16%,16.49%;11.61%,1.93%,11.84%,非毛管蓄水量表现为重度退化(431.01t/hm2)〉中度退化(393.01t/hm2)〉未退化(303.81t/hm2)〉轻度退化(255.22t/hm2)。(2)各洪泛湿地的土壤平均速效N、P、K、全量N、P、K和有机质(SOM)向表层聚集明显;与未退化洪泛湿地相比,轻度、中度、重度退化湿地的土壤速效N含量分别降低25.91%,34.40%,37.03%,速效P含量分别降低16.91%,32.96%,40.53%,速效K含量分别降低14.48%,33.96%,41.42%,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0.57%,22.01%,22.73%;各湿地的C/N比在17.11~20.69之间,未退化湿地最低;pH变动范围为7.76~7.92,未退化湿地最高。(3)随着湿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容重逐渐增加,孔隙度逐渐减小,持水和蓄水性能逐渐降低,养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环境趋于恶化。
- 黄蓉王辉马维伟李德钰石小伟
-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
- 甘南尕海湿地泥炭地不同退化状态下氮素的特征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甘南尕海湿地泥炭地不同退化状态下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为尕海泥炭地的生态恢复建设以及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泥炭地退化过程中表层(0—40cm)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结果]除未退化土壤外,其他3种退化类型的土壤全氮含量均为9月显著高于7月,而土壤C/N比与土壤全氮变化恰好相反;土壤各相应层铵态氮含量7和9月基本呈相同的变化趋势;0—20cm层土壤速效氮9月显著高于7月,20—40cm层(除中度退化)恰好相反。从剖面分部上看,土壤全氮在20—40cm层富集;土壤C/N比和速效氮含量基本在20—40cm层富集;除中度退化外,土壤铵态氮在0—20cm层富集。[结论]4种退化阶段的泥炭地土壤全氮含量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说明植被对尕海泥炭地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吴江琪马维伟李广
- 关键词:氮素
- 甘南尕海泥炭沼泽地退化过程土壤特征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5
- 2014年
- 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沟蚀及修路等人为影响,尕海泥炭沼泽地出现退化现象。为了查明尕海泥炭沼泽地退化过程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趋势,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该区域4种不同退化阶段泥炭沼泽地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尕海泥炭沼泽地退化程度的加剧,0~40 cm层土壤平均容重逐渐增大,总孔隙度逐渐减小,且容重和孔隙度在土壤剖面自然分布规律发生变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水解氮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铵态氮呈增大趋势,全磷、全钾无明显变化规律,但均沿土壤剖面分布呈波动性变化;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小蓄水量和毛管蓄水量均为未退化最大,中度退化最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退化阶段泥炭沼泽地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有机质、氨态氮及其土壤蓄水性能均存在显著差异。土壤饱和蓄水量和毛管蓄水量与有机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并受植被盖度和泥炭层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植被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泥炭层厚度的下降是导致尕海泥炭沼泽地退化过程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 马维伟王辉王跃思黄蓉石小伟
- 关键词:土壤性质水源涵养功能
- 沙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功能及养分循环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土壤质量变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了干旱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固沙植被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基础呼吸显著大于流动沙丘,总体上表现为同一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基础呼吸速率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而同一年代植被区则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微生物代谢熵随固沙年限的延长呈下降趋势,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微生物量和基础呼吸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且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其变化幅度增大;微生物代谢熵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土壤微生物属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沙区植被恢复引发的土壤质量变化。
- 石万里王辉马维伟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活性固沙植被沙区
- 尕海湿地沼泽化草甸中不同积水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被引量:20
- 2017年
- 2014年5~9月,以尕海湿地沼泽化草甸中不同积水区(无积水区、季节性积水区和常年积水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的活性有机碳含量,分析沼泽化草甸不同积水区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积水状况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影响显著。0~40 cm深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出现在常年积水区,季节性积水区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次之,最小值出现在无积水区。在不同土壤深度,20~4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在季节性积水区最大,在无积水区最小,其它深度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都在常年积水区最大,在无积水区最小,说明常年积水区活性有机碳及组分具有更加明显的表聚性。在不同采样日,各积水区的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熵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都有显著变化(p<0.05)。各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各活性有机碳含量都随着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增加。
- 吴江琪马维伟李广王辉罗永忠聂志刚薛景文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
- 尕海湿地CH_4、CO_2和N_2O通量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2011年7月-2012年7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同步研究了尕海4种典型湿地类型的CH4、CO2和N2O通量及其与温度因子的关系,并估算了其全球变暖潜势值(GWP)。结果表明,尕海湿地的CH4、CO2和N2O通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特征,CH4、CO2和N2O通量最小值分别为亚高山草甸(-0.014±0.126)mg/(m2·h),沼泽湿地(137.17±284.51)mg/(m2·h)和高山湿地(-0.008±0.022)mg/(m2·h),而最大值分别为沼泽湿地(0.498±0.682)mg/(m2·h),高山湿地(497.81±473.09)mg/(m2·h)和草本泥炭地(0.094±0.117)mg/(m2·h);同时CH4、CO2通量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通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11年的7-10月和2012年的5-7月,而后降低并维持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5cm地温、气温、地表温度及箱内温度与4种类型湿地CO2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高山湿地CH4通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其他3种湿地类型CH4通量的相关性均较差,但与4种湿地类型N2O通量无显著相关性;尕海草本泥炭地、沼泽湿地、高山湿地和亚高山草甸4种类型湿地的温室效应贡献潜力依次为35.311,13.520,34.816和30.236tCO2/(hm2·a),沼泽湿地能够显著降低温室效应。
- 马维伟王辉李广赵锦梅王跃思
- 关键词:CH4通量CO2通量N2O通量
- 尕海泥炭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渗透特征的变化被引量:1
- 2016年
- 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过度的放牧、修建公路等因素,尕海泥炭湿地退化严重,泥炭地质量和生态作用持续下降。本研究采用空间分布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该区域4种不同退化程度下泥炭湿地土壤渗透性能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进一步评价与揭示退化过程中泥炭地的生态功能。结果表明:在前35 min,泥炭地土壤入渗速率曲线在各土壤分层中的变化情况不一;0~1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入渗速率曲线变化稳定且都表现为未退化的优于退化土壤;而10~20 cm土层土壤入渗速率曲线变化复杂多变,无明显规律。0~40 cm泥炭土中,植被退化对各层土壤渗透特征的影响不一,在0~10 cm土层,植被未退化土壤的初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渗透系数和渗透总量与其他退化土壤渗透特征差异性显著;10~20 cm土层,未退化的土壤稳渗率、渗透速率、渗透系数与渗透量随着植被的退化程度呈“∽”形态波动变化;0~40 cm土层,土壤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渗透系数和渗透总量均随着植被的退化,呈现出逐级递减的规律。土壤平均渗透速率与土壤孔隙度呈一定的正显著相关,而与土壤初始含水量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保护高寒泥炭地生态系统,对于尕海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 刘克宏王立马维伟王琪石小伟
- 关键词:不同退化程度土壤渗透
- 围封年限对沙质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4年
- 以腾格里沙漠南缘未围封和围封3,10,18,55年的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围封年限对沙质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40cm,围封3,10,18,55年草地的平均土壤容重较未围封草地分别降低15.91%,21.59%,11.36%,10.80%;非毛管孔隙度较其分别增加28.46%,56.10%,19.51%,3.25%,总孔隙度分别增加31.13%,34.69%,23.04%,1.18%,最大持水量分别增加55.37%,71.54%,38.74%,12.80%;围封3,10,18,55年草地的土壤养分均高于未围封草地,并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0-20cm,未围封,围封3,10,18,55年草地的土壤全N含量较20-40cm分别增加28.58%,19.61%,47.62%,38.67%,3.85%,全P含量分别增加18.75%,16.67%,15.38%,14.29%,全K含量分别增加23.58%,3.58%,8.23%,8.39%,2.46%,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79.45%,27.16%,89.12%,175.22%,198.47%;土壤有机碳密度表现为10Ex(7.06kg/m2)>3Ex(5.39kg/m2)>18Ex(5.20kg/m2)>55Ex(4.90kg/m2)>0Ex(2.83kg/m2);(2)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呈"V"形变化,围封10年达到最小值,群落植被特征、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量、土壤养分,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均呈倒"V"形变化,围封10年达到最大值,之后降低,但均好于未围封草地,围封后,草地的地表覆盖度增加,土壤理化性质有所改善,土壤固碳能力有所提高,但围封年限并非越长越好,本研究区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土壤贫瘠,完全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10年围封并不能使该区完全恢复,适宜其完全恢复的时间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 黄蓉王辉王蕙石小伟
- 关键词:沙质草地围封年限土壤理化性质
- 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被引量:27
- 2014年
- 2011年7月,研究了甘南尕海典型湿地(草本泥炭地、沼泽湿地、高山湿地和亚高山草甸)土壤剖面有机碳分布及其储量.结果表明:4种典型湿地土壤容重平均在0.22—1.29g·cm^-3;草本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其平均值(286.80g.kg^-1)约为沼泽湿地、高山湿地和亚高山草甸的2.91、4.99和7.13倍.各类湿地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草本泥炭地〉亚高山草甸〉沼泽湿地〉高山湿地,以0—10cm剖面的密度最大;各类湿地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密度与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波动性变化;草本泥炭地、沼泽湿地、高山湿地和亚高山草甸的土壤有机碳均存在0~10和20~40cm两个明显储碳层;其0—6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369.46、278.83、276.16和292.23t·hm^-2尕海湿地4种类型湿地0~60cm土壤的总有机碳储量约为9.50×10^6t.
- 马维伟王辉黄蓉李俊臻李德钰
- 关键词:有机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