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QNB08)

作品数:14 被引量:140H指数:8
相关作者:谢广元彭耀丽沙杰倪超刘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昆士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矿业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浮选
  • 9篇煤泥
  • 7篇浮选柱
  • 5篇精煤
  • 3篇泥水
  • 3篇煤泥水
  • 3篇分选
  • 2篇细泥
  • 2篇精煤产率
  • 2篇精煤回收率
  • 2篇浮选精煤
  • 2篇浮选效果
  • 2篇浮选药剂
  • 2篇高灰细泥
  • 2篇高浓度
  • 1篇多项式
  • 1篇多项式拟合
  • 1篇新型浮选药剂
  • 1篇旋流微泡浮选...
  • 1篇选煤

机构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昆士兰大学
  • 1篇华宇工程有限...
  • 1篇中煤国际工程...
  • 1篇大地工程开发...

作者

  • 14篇谢广元
  • 9篇彭耀丽
  • 4篇沙杰
  • 4篇倪超
  • 3篇刘博
  • 3篇蒋富歌
  • 2篇瞿望
  • 2篇李彪
  • 2篇王学霞
  • 1篇刘均章
  • 1篇王宏
  • 1篇许光前
  • 1篇邵怀志
  • 1篇梁龙
  • 1篇谭佳琨
  • 1篇王烨敏
  • 1篇张明
  • 1篇郭柱
  • 1篇李振涛
  • 1篇张秀峰

传媒

  • 5篇煤炭工程
  • 4篇煤炭学报
  • 2篇中国煤炭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年份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旋流微泡浮选柱提高精煤回收率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煤炭试样细粒级含量高的特性,依据浮选机试验确定的最优试验工艺条件,利用旋流微泡浮选柱进行了提高精煤回收率的试验,取得了精煤灰分7.78%、产率70.78%的良好分选指标。比较柱浮选和常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精煤灰分相接近的情况下,柱浮选的精煤产率要高9.32%。
李彪谢广元张秀峰郭柱
关键词:浮选柱浮选机精煤产率
改善高浓度煤泥水浮选效果的组合柱浮选工艺被引量:23
2014年
为改善高浓度煤泥水的浮选效果,结合喷射式浮选柱(JFC)与旋流微泡浮选柱(FCMC)的分选优势,构建了JFC与FCMC组合工艺试验系统(JFC&FCMC系统),对比分析了FCMC及JFC&FCMC系统处理高浓度煤泥水的分选指标。结果表明:精煤灰分相当的前提下,与FCMC相比,入料浓度为100,120,140,160 g/L时,JFC&FCMC系统的精煤产率分别提高2.85%,1.82%,0.93%,1.20%,平均提高1.70%;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1.17%,0.56%,1.48%,1.59%,平均提高1.20%;0.50~0.25 mm煤泥的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8.22%,6.15%,8.83%,9.51%,平均提高8.18%。JFC&FCMC系统能充分发挥JFC与FCMC的优势,实现高浓度煤泥水的全粒级高效分选,与FCMC相比,显著改善整体分选效果,且浓度越高,分选优势越明显。
谢广元倪超张明刘博代立琪王学霞彭耀丽沙杰
关键词:高浓度煤泥水浮选柱
浮选柱浮选精煤产品数质量的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入浮浓度、循环泵压力及柱高对浮选柱精煤产品数质量的影响关系,在正交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了浮选柱精煤产品数质量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对实际浮选结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可靠、预测精度高。
李彪谢广元张秀峰谢领辉
关键词:浮选柱精煤数学模型
浮选柱串联工艺改善粗颗粒煤泥浮选效果的探索被引量:5
2011年
分析了浮选柱处理粗颗粒煤泥的现状,构建了浮选柱串联试验系统,通过单段浮选柱和双段串联浮选柱工艺实验对比,证明了浮选柱串联可有效改善粗颗粒煤泥的分选效果,提高浮选精煤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为将来浮选柱串联系统的工业实践奠定了基础。
李振涛谢广元彭耀丽
关键词:粗颗粒煤泥浮选柱
煤泥水浓缩工艺优化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目前我国选煤厂的尾煤浓缩效果差、循环水浓度过高、细泥在分选系统积聚而对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煤泥水在进入浓缩机前先经水力分级旋流器浓缩,根据旋流器底流浓度的高低分别采用分级浓缩或两段浓缩进行处理的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两段浓缩工艺的浓缩效率及底流固体回收率最高分别为68.23%,82.98%;分级浓缩工艺的浓缩效率及底流固体回收率最高分别为66.32%,81.74%;传统浓缩工艺的浓缩效率及底流固体回收率最高分别为63.92%,79.39%.分级浓缩工艺和两段浓缩工艺的沉降效果均优于传统浓缩工艺的效果,两段浓缩工艺的效果最优.
谢广元蒋富歌彭耀丽倪超
关键词:煤泥水
煤泥“2+2”分选工艺的问题分析及优化试验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煤泥"2+2"分选工艺在工业应用中处理粗煤泥灰分较高和(或)高灰细泥含量大的煤泥时,存在粗精煤泥和二次浮选精煤灰分偏高、重介精煤"背灰"的问题,提出在该工艺中引入TBS分选粗煤泥和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二次浮选设备的工艺技术,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TBS不仅分选出合格的粗精煤泥,而且数量效率达85.01%,可能偏差E p=0.069;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2+2"分选工艺的二次浮选设备比常规浮选机优势明显,当煤油用量1 000 g/t,仲辛醇用量125 g/t时,浮选柱比浮选机的精煤灰分降低3.76%,精煤产率增加4.10%,浮选完善指标提高9.97%。
倪超谢广元蒋兆桂刘博彭耀丽
关键词:煤泥TBS分选机浮选柱
基于高浓度煤泥水的柱式主再浮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分析了目前重介质选煤工艺下选煤厂入浮煤泥水浓度升高对浮选柱分选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采用柱式主再浮工艺解决高浓度煤泥水浮选的思想,通过试验验证了柱式主再浮工艺的可行性。柱式主再浮工艺通过主浮保质、再浮保量可保证浮选效果,解决了浓度高煤泥水浮选效果差的问题。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影响柱式主再浮工艺分选效果的工艺参数,对精煤产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为主浮压力>再浮压力>浓度;对精煤灰分的影响程度大小为主浮压力>浓度>再浮压力;对浮选完善指标影响程度大小为主浮压力>再浮压力>浓度。
彭耀丽谢广元蒋兆桂倪超蒋富歌
关键词:高浓度煤泥水浮选柱工艺参数
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自制了直径300 mm液固流化床模型机分选试验系统,并分别设计了中心排料型和周边排料型流体分布器,分别对0.25~1.00 mm粗煤泥进行了3个不同柱体高度的分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加,精煤灰分、尾煤灰分、精煤可燃体回收率都随之升高;分选密度达到1.5 g/cm3左右,可能偏差E值在0.06~0.08;在一定的上升水流范围内,高柱体的精煤灰分低于低柱体,1 800 mm柱体高度下得到的精煤灰分比1 200 mm的精煤灰分低0.6%~1.2%;1 500 mm柱体高度下的分选效果最佳,中心排料型流体分布器的E值较低,分选效果优于周边排料型流体分布器。
沙杰谢广元王宏刘均章
关键词:液固流化床粗煤泥
细粒煤选择性絮凝分选试验研究被引量:27
2012年
介绍了选择性絮凝的分选机理,并选用相对分子质量3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300)为选择性絮凝剂对富含高灰细泥的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和选择性絮凝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选择性絮凝剂,可有效提高精煤产率和可燃体回收率,精煤产率最高可提高25%,可燃体回收率最大增加26.50%,浮选完善指标最大增加9.78%。选择性絮凝剂的用量增加,浮选完善指标先增加后减小,最佳值为10~20 g/t;捕收剂-絮凝剂-起泡剂的加药顺序优于絮凝剂-捕收剂-起泡剂。
沙杰谢广元李晓英谢领辉
关键词:细粒煤浮选选择性絮凝聚丙烯酰胺
浮选精煤加压过滤机滤液处理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选煤厂浮选精煤加压过滤机滤液返回浮选使浮选系统煤泥水量增大,增大了浮选压力,而且大量细泥在浮选系统循环,恶化了浮选系统的分选效果。为合理处理滤液,改进煤泥水系统,提出了"浮选柱+快开压滤机"独立回收滤液的工艺,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加压过滤机滤液单独处理,既得到了不背灰的合格精煤,又大大减少了浮选系统煤泥水量,有效缓解浮选压力,改善浮选效果,提高精煤回收率。
蒋富歌彭耀丽谢广元
关键词:浮选精煤浮选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