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70B02)
-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改名柳艳霞田玮高晓平张秋会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苜蓿粒复合灌肠的研制
- 2009年
- 选取大豆组织蛋白、苜蓿粒、变性淀粉三因素进行响应曲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添加量对苜蓿粒灌肠出品率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并优化了添加量。结果显示,产品的出品率为97%~121%;灌肠的黏着性受苜蓿粒和大豆组织蛋白的影响(P〈0.05)。大豆组织蛋白和变性淀粉的二次模型形式对黏着性产生影响(P〈0.01);苜蓿粒和变性淀粉都与大豆组织蛋白交互作用于灌肠的黏着性(P〈0.01);灌肠的凝聚性受大豆组织蛋白的影响(P〈0.05);优化后的最佳添加量为苜蓿粒8%、大豆组织蛋白3%、淀粉2%。
- 柳艳霞田玮赵改名李苗云王成章项松山
- 关键词:灌肠苜蓿响应曲面法
- 大豆分离蛋白和变性淀粉对猪肉糜保水性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9年
- 研究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和变性淀粉后对猪里脊和猪后腿肉糜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分离蛋白和变性淀粉添加浓度的增加,解冻损失、蒸煮损失、离心损失不断降低,添加6%大豆分离蛋白或添加1.0%变性淀粉猪肉糜的解冻损失、蒸煮损失、离心损失率最低,保水性最好;可提高肉制品的出品率,且变性淀粉对猪里脊肉糜及其制品保水性的影响比猪后腿肉显著。
- 柳艳霞赵改名高晓平孙灵霞张秋会
-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猪肉糜保水性
- 中性蛋白酶水解鸡骨泥制备短肽工艺优化被引量:14
- 2016年
- 为了探究酶法制备鸡骨泥短肽的最佳工艺,该文研究了以中性蛋白酶酶解鸡骨泥时各因素对短肽得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以及鸡骨泥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的能力。试验探究了酶解过程中不同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短肽得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优化得到了以短肽得率为目标的中性蛋白酶酶解鸡骨泥的最优工艺,当反应液p H值为7.2,反应温度42℃,反应时间2 h,底物质量分数5%,酶添加量200 mg/g,该条件下制备鸡骨泥肽,测得其短肽得率为56.16%,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4.12%。采用该酶解工艺制备鸡骨泥肽,测得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最高清除率为56.01%,对DPPH自由基最高清除率为81.57%,说明鸡骨泥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酶法制备鸡骨泥肽提供参考。
- 朱瀛赵改名柳艳霞赵莉君田玮
- 关键词:水解鸡骨泥中性蛋白酶短肽抗氧化活性
- 苜蓿营养灌肠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将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蔬菜原料,采用传统配料和现代工艺相结合制成苜蓿营养灌肠,选取大豆组织蛋白、苜蓿浆、变性淀粉作为进行响应曲面法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添加量对苜蓿营养灌肠感官评定、出品率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并优化了添加量。结果显示,苜蓿营养灌肠的色泽、口感、切片性和感官综合均随着苜蓿浆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出品率范围为120.9%-140.1%,大豆组织蛋白和变性淀粉的交互作用对灌肠的出品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最佳配比为苜蓿浆8%、蛋白4.20%和变性淀粉2%。
- 柳艳霞田玮赵改名高晓平冯坤赵春秋
- 关键词:苜蓿灌肠响应曲面出品率质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