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4051)

作品数:22 被引量:306H指数:11
相关作者:杨华亢新刚李艳丽龚俊杰邓华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北华大学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景观
  • 3篇云冷杉
  • 3篇森林景观
  • 3篇冷杉
  • 3篇风景林
  • 2篇沿线景观
  • 2篇园林
  • 2篇云冷杉林
  • 2篇杉林
  • 2篇生态风险
  • 2篇树种
  • 2篇冷杉林
  • 2篇美景度
  • 2篇景观指数
  • 2篇混交
  • 2篇侧柏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点格局分析
  • 1篇优化配置

机构

  • 16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北华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北京市八达岭...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第一汽车...

作者

  • 13篇杨华
  • 5篇亢新刚
  • 4篇邓华锋
  • 4篇李艳丽
  • 4篇龚俊杰
  • 3篇沈林
  • 3篇魏进华
  • 3篇徐程扬
  • 3篇王妍
  • 3篇岳刚
  • 3篇戚继忠
  • 3篇邱实
  • 2篇赵广亮
  • 2篇王玲
  • 2篇李顺梅
  • 1篇付雨龙
  • 1篇张慕博
  • 1篇杜志
  • 1篇李金航
  • 1篇陈英

传媒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方冬季观果树种分类、景观配置与园林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以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及果相(果实或果序着生于树冠上的整体形貌)类型为依据对我国北方冬季观果树种资源进行了分类,列出了常见的36种冬季观果树种的主要观赏特征.据此,以冬季观果树种作为主景、伴景,探讨了其背景的颜色、高度、宽度等景观配置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具体的园林应用途径,提出应加强品种选育和开展针对具体种类景观配置研究的建议.
戚继忠魏进华李顺梅
关键词:观果树种景观配置园林应用
基于GIS的长白山森林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28
2013年
以研究区的林相图和森林资源小班调查数据为基本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Map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从景观格局总体特征、景观类型水平异质性和景观水平异质性三个层次对该林场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场以有林地为主,其他景观类型零星分布于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比人工林大;森林景观以天然针阔混交林为主,斑块分布集中,形状复杂,破碎度小,人工落叶松林面积较小,形状简单,破碎化程度高。总体上研究区景观异质性较高,景观类型丰富,但人工林景观受人为干扰程度较大,结构不合理,必须调整景观斑块结构和保护景观多样性。
岳刚杨华亢新刚杜志
关键词:森林景观景观指数优化配置
辽宁省西北地区灌木群落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对辽西地区灌木林群落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DCCA排序法分析灌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应用Canoco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经过结果分析,我们得出: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地貌、海拔、土层厚度、坡度、土壤类型是影响灌木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灌木群落适宜生长环境为:海拔200m-700m,坡度5度-44度,阴坡,褐土,土层厚度60c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通过环境变量与物种分布格局影响的定量分析。
李宁
关键词:灌木环境因子
泰山松石美学分析及景观评价
景观质量评价对于风景林的管理和经营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油松风景林、泰山石、泰山松石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代表性景观的实地调查、照片获取,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不同的景观类型进行评价,得出SBE值...
崔田田
关键词:油松松石风景林美景度
长白山云冷杉种群结构和动态分析被引量:41
2014年
采用匀滑技术和谱分析等方法,在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基础上,对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臭冷杉种群和红皮云杉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臭冷杉径级结构呈典型的倒J型分布,幼苗和幼树在种群中所占比重大,种群个体数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红皮云杉结构近似呈倒J型分布,幼苗所占比重较大。2)臭冷杉种群的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均出现2个高峰,一个出现在第4龄级阶段,另一个出现在第9龄级阶段;红皮云杉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也基本一致,每个龄级阶段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比较稳定,没有太大差异。3)臭冷杉种群的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更趋于Deevey-Ⅱ型;红皮云杉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4)臭冷杉和红皮云杉种群的生存率曲线都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减小,累积死亡率曲线都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增大。5)臭冷杉种群死亡密度函数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变化基本一致,红皮云杉也具有类似的变化。6)谱分析显示,臭冷杉种群天然更新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受基波的影响较大,说明臭冷杉种群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数量动态变化,主要是受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红皮云杉种群天然更新也存在明显的波动,但受基波影响较小。
李艳丽杨华亢新刚邱实
关键词: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谱分析
城市树木滞尘能力研究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2
2013年
近年来城市树木在降低环境粉尘污染中的作用一直成为研究的热点。文中总结、分析了城市树木滞尘能力研究现状,指出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滞尘能力与滞尘量概念混淆,实验技术与评价方法不成体系,数据结果可比性差难以共享,对PM2.5等细粒子阻滞作用研究结论不一致,树木滞尘特异性研究缺乏系统性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建立可比的滞尘量测定实验技术体系与树木抗性评价方法体系,建立树木滞尘能力评价方法体系,开展针对尘源、颗粒大小的滞尘特异性和针对污染粒子循环轨迹等的滞尘机理研究。
戚继忠魏进华张倩刘瑞华
关键词:滞尘能力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法的本溪市森林结构调整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森林结构调整是森林经营的主要内容,为协调林区人民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相结合,根据本溪市的森林资源现状与区域特点,按照森林的三大效益以及森林的作用建立模型,请专家与林业经营者共同打分构建判断矩阵,对森林结构进行调整。得出该地区调整方案:公益林应多于商品林,增加特种用途林和经济林面积,增进多种经营;在保证森林后备资源的基础上,减少中幼龄林比例,提高成熟林比例。这样将实现多种收益相结合,提高林区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李宁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及其关联性被引量:32
2014年
应用点格局分析方法 O-ring函数,分析了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以及各生长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林分整体、主要建群种冷杉、云杉和红松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分布,属于增长型种群。(2)林分整体、冷杉、色木槭在0—10 m小尺度上均呈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上以随机分布为主,云杉、红松和椴树在整个研究尺度上以随机分布为主。(3)冷杉和色木槭在较低龄级阶段小尺度上呈明显的聚集分布,较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或者均匀分布,冷杉聚集程度随着龄级增大而降低。(4)在冷杉、云杉、红松、椴树和色木槭5个树种组成的10个种对中,冷杉与红松、云杉与红松在小尺度0—10 m范围上以正相关为主;色木槭与冷杉、红松、椴树在小尺度0—5 m范围上主要以正相关为主;云杉和冷杉、椴树、色木槭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均以不相关为主。椴树和冷杉、色木槭在10—25 m尺度范围上以负相关为主。(5)幼龄层冷杉与乔木层冷杉在小尺度上呈显著负相关,与乔木层其他树种主要表现为不相关。
杨华李艳丽沈林亢新刚
关键词:云冷杉林
单木竞争指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5
2012年
单木竞争指标在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生态经营方面有很大的实际和理论价值。主要概述了单木竞争指标的概念,研究意义和制定的原则;总结了确定对象木和鉴别竞争木的方法,其中具体描述了鉴别竞争木的固定半径法、树冠重叠法、角规常数抽样法和圆锥调查法;分别归纳了与距离有关和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竞争指标。与距离有关的方法中主要介绍了KKL方法、树木大小比例法、竞争影响区域法、竞争木株数控制类方法和与树冠有关的方法;阐述了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竞争指标中的数量化方法即林木相对比和样地面积比例有关的方法。
孜来比.买木提名杨华赵广亮王玲
侧柏风景林美景度的林内色彩斑块非线性模型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原理,以照片的色彩斑块结构为基础,开展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研究。分析美景度等级和14个斑块指数的关系,利用简相关法筛选出对美景度影响大的SPLIT、SHDI、DIV、SIEI、ACOV和LPI 6个指数,研究表明:随着美景度等级的降低,DIV、SIEI、ACOV和LPI呈曲线变化趋势;SPLIT、SHDI呈线性增大的变化趋势。依据6个指标,利用聚类方法将侧柏人工林分为4种类型。以指数为自变量分别构建了线性和非线性美景度模型。对比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拟合精度高于线性模型,所以选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从总体上较好地反映出景观指数与美景度间的关系。
毛斌彭立群李乐徐程扬
关键词:照片色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