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104)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林牛秋红樊永欣杨建伟梁子安更多>>
相关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松材
  • 2篇松材线虫
  • 2篇线虫
  • 2篇伴生菌
  • 1篇致病
  • 1篇生防放线菌
  • 1篇书虱
  • 1篇侵染
  • 1篇侵染机制
  • 1篇纤维素
  • 1篇纤维素酶
  • 1篇纤维素酶产生...
  • 1篇酵母
  • 1篇酵母菌
  • 1篇菌株
  • 1篇克隆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克隆
  • 1篇产酶
  • 1篇产生菌

机构

  • 4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河南天冠企业...

作者

  • 4篇牛秋红
  • 4篇张林
  • 3篇樊永欣
  • 2篇杨建伟
  • 1篇惠丰立
  • 1篇陈慧茹
  • 1篇陈诚
  • 1篇褚学英
  • 1篇张成
  • 1篇梁子安
  • 1篇柯涛
  • 1篇王云
  • 1篇曹锋
  • 1篇张果
  • 1篇杜风光
  • 1篇冯文生
  • 1篇李振芳
  • 1篇刘禅娟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株北里孢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松材线虫的致病性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筛选、鉴定出对松材线虫杀灭活性较高的放线菌菌株,并确定生防菌株的毒力因子。【方法】采用平板活性测试及代谢杀虫活性检测方法进行筛选,采用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进行鉴定。对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稳定性分析后,利用醇沉、萃取、层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出杀虫毒力因子。【结果】从河南南阳宝天曼的腐木及枯枝落叶样品中共分离获得了79株放线菌,从中筛选出对松材线虫有灭活作用的放线菌6株,其中分离株C620菌株对松材线虫的灭活性最高:该菌株的发酵液处理松材线虫48、60 h后线虫的死亡率分别达到60.0%、81.5%。结合该菌株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结果将其归为北里孢菌属中的一个种,菌株编号Kitasatospora sp.strain C620。该菌株的发酵液中杀线虫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耐储藏性均较强,在中性偏碱性环境较稳定;经pH纸电泳层析初步确定该物质属于碱性水溶性物质。对菌株C620发酵液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化合物为1-苯基-3-(2-吡啶)-5-吡唑啉酮。【结论】获得一株松材线虫高效生防菌Kitasatospora sp.strain C620,其活性物质为1-苯基-3-(2-吡啶)-5-吡唑啉酮。
王云郑豪盈樊永欣杨建伟张林张成陈慧茹陈诚牛秋红
关键词:松材线虫生防放线菌
致病酵母菌的种类、特点、侵染机制及其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群,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大部分酵母菌对人类是有益的,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由酵母菌引起的感染病例急剧增加,并且治疗困难。对致病酵母菌的研究也随之成为了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了解病酵母菌的种类、分布、病症、特点、致病机理及酵母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对策。及一些致病酵母菌在生防领域的报道也将增加人们对致病酵母菌的认识。
张林牛秋红梁子安
关键词:酵母菌侵染机制
松材线虫伴生菌中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从松材线虫伴生菌中筛选出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菌株,初步鉴定后,对其相应的纤维素酶基因尝试克隆。【方法】首先从河南南阳松材线虫病疫区采集到的木材样本中,分离获得松材线虫。采用刚果红平板初筛法,从松材线虫伴生菌中获得具有分泌较高活性纤维素酶的细菌菌株。基于该菌株的形态学、生理学及16 s rDNA序列特征等对高活性菌株进行分类鉴定。设计兼并引物,从高活性菌株中克隆该菌株的纤维素酶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7株具有分泌较高活性纤维素酶的细菌菌株,其中编号为C8的菌株酶活最高。经鉴定该菌株归为肠杆菌属,命名为Enterobacter sp.C8。进一步从C8菌株中成功克隆出该菌株的一个全长1104 bp的纤维素酶基因(GenBank JQ845065),在NCBI比对后发现该基因分别与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KCTC 2190的纤维素合成酶亚单位BcsC的核苷酸序列有97%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有92%的同源性;与克雷白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endo-1,4-D-glucanase基因有82%的同源性,与不可培养的细菌内切纤维素酶基因有82%的同源性。【结论】本文首次从松材线虫伴生菌中筛选到了一株简单的产纤维素酶的细菌菌株并从中克隆出了一个新型纤维素酶基因,为下一步进行新能源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牛秋红张林褚学英杜风光冯文生惠丰立柯涛樊永欣
关键词:松材线虫伴生菌纤维素酶基因克隆
书虱伴生菌中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最佳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从以啃食树皮为生的书虱伴生菌中筛选得到5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编号分别为S2、S6、N10、N11和N12。结合菌株的形态学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等结果将这些菌株分别鉴定为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Streptomyces sp.,Pseudomans fluorescens,Bacillus sp.及Pseudomans sp.。分别使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纤维素酶活最高的S2菌株的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B.methylotrophicus S2的最适产酶发酵条件为:0.01 g/m L的CMC碳源、10 g/L蛋白胨的氮源、48 h的发酵时间、28℃、初始pH为7.0,此时总纤维素酶活达到204.37 u/g。然后选取发酵时间、温度和初始pH作为3个因素,通过BBD实验,用响应面法对S2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分析,最后得到一个拟合度良好的二次多项方程模型(R2=0.9948)。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发酵温度与培养基初始pH之间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响应面分析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温度24℃、初始pH为7.7、发酵59 h,测得酶活力为303.18 u/g,比优化前单因素最佳纤维素酶活力提高45%。
郑豪盈樊永欣张林张果曹锋杨建伟刘禅娟李振芳牛秋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