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05ESN217400412)

作品数:22 被引量:115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国林戴海燕梁群安昕隋景跃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辽宁省气象装备保障中心沈阳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1篇降水
  • 6篇气候
  • 6篇干旱
  • 5篇蒸发
  • 5篇降水量
  • 4篇气候变化
  • 4篇满足度
  • 4篇干湿指数
  • 3篇蒸发量
  • 3篇气象
  • 3篇风险度
  • 2篇大枣
  • 2篇玉米
  • 2篇水资源
  • 2篇突变
  • 2篇年景
  • 2篇气温
  • 2篇气象因子
  • 2篇倾向率
  • 2篇周期

机构

  • 13篇辽宁省朝阳市...
  • 3篇沈阳市气象局
  • 3篇辽宁省气象装...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大连市气象局
  • 1篇辽宁省气象服...
  • 1篇辽宁省水土保...
  • 1篇沈阳市东陵区...
  • 1篇鞍山市气象局

作者

  • 12篇张国林
  • 4篇戴海燕
  • 3篇梁群
  • 2篇隋景跃
  • 2篇宗英飞
  • 2篇冯雪菲
  • 2篇张富荣
  • 2篇冯淑霞
  • 2篇安昕
  • 2篇尹洪涛
  • 1篇廖国进
  • 1篇林中冠
  • 1篇周广学
  • 1篇盖小波
  • 1篇谢华光
  • 1篇刘凤芝
  • 1篇刁军
  • 1篇孟鹏
  • 1篇董晓明
  • 1篇包浩

传媒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51~2008年沈阳东陵区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近58年沈阳东陵区最高、最低气温的气候变化规律。[方法]利用1951~2008年沈阳东陵区气象监测站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和序列相关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年代际趋势变化特征。[结果]近58年来,沈阳东陵区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平均最低气温变化速率(0.262℃/10a)大于平均最高气温变化速率(0.187℃/10a),跃变期也比平均最高气温早出现一个年代。在年代际上,年平均最高气温变暖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90年代后期达到了近58年来的历史新高;而年平均最低气温是从70年代开始,80年代达到历史新高。各季节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均以冬季的增暖最为明显,春季次之,夏季最弱。年、季平均日较差均呈现下降趋势,但显著水平较低。[结论]该研究为沈阳地区气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董晓明刁军刘凤芝贺明慧
关键词: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倾向率
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辽宁西部建平地区近60 a的气候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变化、相关系数及多元回归等方法,研究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953—2012年蒸发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中,年蒸发量每10 a平均减少约49 mm,大田作物生长季(4—9月)蒸发量每10 a平均减少约47 mm;1983,1984年蒸发量发生气候跃变,跃变之后比跃变之前年蒸发量平均减少164 mm,作物生长季蒸发量平均减少145 mm;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平均最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及水汽压等因子与蒸发量显著相关,其中,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平均最低气温、平均风速与蒸发量完全显著相关,完全相关系数分别为0.437,0.316,0.270,0.295;用主要影响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拟合结果基本能反映当地蒸发实测值,准确率达83.8%。
隋景跃张国林
关键词:蒸发量气象要素相关系数
1960-2019年天津市农作物生长季的降水量与旱涝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20年
为天津市农业生产上的科学管理决策、适宜农作物品种(系)选择、生产结构调整及早期旱涝灾害预警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天津市1960-2019年的气象观测数据,选取Z指数旱涝指标,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研究农作物生长季旱涝变化特征,并分析气象要素与旱涝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天津市1960-2019年农作物全生育期和旺长期降水量减少,倾向率分别为-13.629 mm/10a和-21.413 mm/10a;苗期和成熟期降水量增加,倾向率分别为2.546 mm/10a和5.238 mm/10a;农作物全生育、旺长期Z指数呈减小趋势,向干旱偏移,苗期和成熟期Z指数呈增大趋势,向湿润偏移;1980年后农作物苗期和旺长期大旱与重旱频率增加,成熟期大涝与重涝频率增加;Z指数与气温、日照时数、风速和蒸发量呈负相关,与降水和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其中日照时数、蒸发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对Z指数影响显著或极显著。近60年来,天津市在气候变暖环境下,降水量减少,作物旺长期和苗期近年来干旱频率增加。
朱建东李宏伟王凤来吴鸣远
关键词:作物生长季降水量Z指数
近60年农业生产期干旱发生风险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叶柏寿、朝阳气象站1953—2012年气象资料,运用积分湿度指数、水平衡和干湿指数,评价辽西地区农业生产期大气降水及农业耗水、农业需水的满足度及不同时期旱涝频率。结果表明:1953—2012年农业生产期大气降水减少,气候变化率为-9.343 mm/10 a;农业耗水量在增加,气候变化率为6.966 mm/10 a;农业生产期水分平均亏缺-136 mm。降水资源农业满足度为76.3%,缺水概率为90.0%。辽西地区农业生产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类型,重旱及以上年景占5.0%;干旱发生风险近10年增加约10%。总之,辽西地区降水在减少、耗水在增加、农业需水满足度在下降、干旱发生风险在增强。近10年随着气候变暖辽西地区农业生长期从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类型升级为半干旱气候类型。
张国林戴海燕隋景跃
关键词:降水量耗水量干湿指数满足度干旱
辽宁西部旱柳、榆树春季物候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被引量:1
2022年
植物物候变化是气象和水文变化的敏感指标,气候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参数。研究植物物候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可为生态环境保护、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以辽西1980—2020年旱柳、榆树春季物候资料和局部气温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旱柳、榆树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0—2020年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趋势速率为0.365℃/10 a,1—3月平均气温上升趋势为0.609℃/10 a。旱柳、榆树春季物候期提前显著。旱柳展叶始期、开花盛期分别以-2.642 d/10 a、-2.966 d/10 a倾向率提前;榆树开花盛期、展叶始期分别以-4.008 d/10 a、-5.242 d/10 a倾向率提前。3月和2—3月气温与旱柳、榆树春季展叶期、开花盛期相关显著,是影响物候期的主要因子。当平均气温每变化1℃,旱柳展叶期、开花盛期提前0.8~1.5天,榆树展叶期、开花盛期提前0.7~1.4天。研究结果可为农时预报服务、农业管理提供参考。
王一战莘晔李琳陈思蒙邹研郭宗凯
关键词:旱柳物候期气候变暖
辽西季节性冻土特征及融化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开展地温监测和冻土融化深度预报业务,利用辽宁西部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冻土变化特征、冻土融化过程,以及气象要素对冻土深度变化的影响,并建立其地温与气温、冻土融化过程与正积温相关模型。结果表明,辽宁西部稳定冻土期在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冻土最大深度呈逐年变浅趋势,倾向率为-5.4 cm/10 a;结冻日期推后,倾向率为2.0 d/10 a;化通日期提前,倾向率为-1.5 d/10 a;冻土融化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冻土融化速率在3.1~4.0 cm/d。冻土最大深度与气温、地面温度及降水量显著相关。11月至翌年2月气温每升高1℃冻土最大深度变浅5.7 cm。气温与地温、正积温与冻土融化深度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中,气温与10 cm地温线性方程历史回代拟合率在96%以上;正积温与冻土融化深度线性方程历史回代拟合率在94%以上。线性方程可作为模型预测预报春季地温、冻土融化深度。
苗传海孙艳云张博宇郭宗凯沙莉
关键词:冻土
基于气象因子的朝阳大枣年景预报模型被引量:8
2012年
选用朝阳市1954-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该地区大枣产量及年景调研资料,用相关系数选取影响大枣收成的主要因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大枣年景与气象因子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月平均最低气温≤-20℃连续日数、6月连续阴天日数、6-8月连续无≥10mm降水日数、9月15-30日降水量等因子对大枣产量影响显著(P<0.05)。大枣年景预测模型经F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历史拟合率为81.8%。用该模型预测2009年和2010年大枣年景,均接近实际值。
张国林张富荣宗英飞冯雪菲戴海燕冯淑霞
关键词:大枣年景气象因子
沙棘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研究
2014年
针对建平地区多年栽植沙棘所起到的生态效果,采用实地考察和小气候监测等方法,研究沙棘对水土保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栽植后增加了地面覆盖率,并使侵蚀沟变窄,在不同植被环境下地面性状表现最好。沙棘林浅层土壤湿度是对照点的163.0%,被风面风速仅占对照点的11.1%。沙棘作为半干旱区水土保持树种具有良好发展空间。
梁群张国林
关键词:沙棘植被水土保持
辽宁西部农村环境近50年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选择周边环境近50a相对改变较小,位于农村的气象观测站资料,应用序列相关和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分析辽西农村环境下的气温趋势变化。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农村近50a年平均气温增暖幅度远小于周边城市的增温幅度。就年均值而言,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呈增温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序列相关显著,增温明显。四季平均最高气温呈增温趋势,其中冬季、春季和秋季增温明显,冬季是增温的主要时段;四季平均最低气温上升、下降均不明显。周边城市升温幅度是辽宁西部农村的2.6倍。日最高气温是升温的主体,日最低气温不存在升温趋势,这一点与众多专家的研究结果不同。本研究在对研究对象气象站的选择时,尽量避开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旨在为研究农村气候变化,描述农村气候特征,评价农村气候生态环境提供客观的依据。
梁群张国林刘月英包浩
关键词:农村环境气温倾向率
辽宁省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变化及其满足度与干旱风险度
2022年
【目的】探明辽宁省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变化及其满足度与干旱风险度,为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避干旱风险和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辽宁省3个气候区具有代表性气象监测站1951-2020年的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选用积分湿润指数及其干湿指数研究降水量对农作物生长季的满足程度、干旱变化特征及干旱风险程度。【结果】1951-2020年辽宁省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1979/1980年发生减少突变,突变后平均减少约60.00 mm,其中辽东、辽中和辽西分别减少82.0 mm、59.0 mm和38.0 mm;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满足程度呈下降趋势,1979/1980年发生下降突变,突变后平均下降15.6%,其中辽东、辽中和辽西分别下降18.6%、17.1%和11.0%;农作物生长季干湿指数呈极显著递减趋势,1979/1980年发生减小突变,平均减少约0.14,其中辽东、辽中和辽西分别减少0.18、0.13和0.10;农作物生长季干旱风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升高4.90~8.40百分点,干旱发生的主要时间段在5月(苗期)和9月(成熟期),其干旱程度约升高1个等级。【结论】1951-2020年辽宁省各地区干旱化日趋严重,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降水量满足程度和干湿指数突变后平均减少/下降约60.00 mm、15.6%和0.14,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谢华光
关键词:降水量干湿指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