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60359) 作品数:11 被引量:67 H指数:5 相关作者: 黄勇 兰燕宇 王永林 董永喜 刘影 更多>> 相关机构: 贵阳医学院 海南省中医院 东方市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 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灯盏乙素苷元4'N,N-双取代氨甲基苯甲酸醚类前药的合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合成灯盏乙素苷元4'N,N-双取代氨甲基苯甲酸醚类衍生物。方法:以灯盏乙素苷元与2-溴乙醇为原料,在偶联剂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稀-7(DBU)的作用下制备6,7-二苯缩酮保护灯盏乙素苷元4'-羟乙基醚(4a~4c),后者与N,N-双取代氨甲基苯甲酰氯在以4分子筛(MS)为脱水剂条件下缩合制备6,7-二苯缩酮,保护灯盏乙素苷元4'-N,N-双取代氨甲基苯甲酸醚(7a-c),后者经乙酰氯/甲醇体系脱去保护基,获得目标化合物灯盏乙素苷元4'-N,N-双取代氨甲基苯甲酸醚衍生物(8a-c)。结果:合成的化合物及中间体均经过1H NMR,ESI-MS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证结构与目标产物一致。结论:采用的合成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用于灯盏乙素苷元4'-L-氨基酸酯的制备。 李靖 周雯 刘影 傅晓钟 欧瑜 兰燕宇 王爱民 王永林关键词:色谱法 液相 野黄芩素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野黄芩素及其代谢产物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浓度的UPLC-MS/MS法,并讨论两者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色谱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正离子检测野黄芩素。大鼠静脉给予野黄芩素,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野黄芩素的血药浓度;采用酶解方式间接测定野黄芩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血药浓度,以DAS2.0软件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野黄芩素在0.116—28.2mg·L-1呈良好线性相关,提取回收率为80.5%~90.0%,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良好。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静脉给予野黄芩素后其原型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药代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可用于同时测定野黄芩素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体内的浓度,便于原型药物及其代谢物产物的药动学研究。 刘跃 黄勇 董永喜 王永林 郑林关键词:血药浓度 MS 药动学 灯盏乙素苷元4'-L-氨基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0 2011年 为了设计合成具有较强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及较好理化性质的灯盏乙素苷元4'-L-氨基酸衍生物,以灯盏乙素苷元为先导化合物,根据主动转运原理在改善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应用上取得的成功经验,采用拼合设计原理在先导化合物的4'-羟基上引入L-氨基酸酯、醚结构,设计、合成灯盏乙素苷元4'-L-氨基酸衍生物。采用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对设计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同时进行了目标化合物理化性质研究。结果发现设计的化合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5个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优于VE,灯盏乙素苷元L-氨基酸醚类化合物在缓冲液中稳定性(t1/2 9~92 h)优于酯类衍生物(t1/2 0.5 h),灯盏乙素苷元L-氨基酸酯类衍生物18、19与醚类衍生物22、24~27的水溶解度分别为1 796~4 100μg·mL-1和27.7~81.1μg·mL-1,两者水溶性分别达到灯盏乙素的120~280倍和2~6倍。以上研究提示L-氨基酸前药设计策略可适用于灯盏乙素苷元的结构修饰,以获得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及理化性质的灯盏乙素苷元前药。 傅晓钟 张伟 王永林 兰燕宇 王爱民 周雯 黄勇 李靖 邢凤晶 刘影关键词:L-氨基酸 抗氧化活性 前药 Cocktail探针药物法评价灯盏乙素及其苷元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被引量:9 2014年 通过cocktail探针药物法考察灯盏乙素及其苷元体外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 (CYP450)酶的影响.采用UPLC-MS/MS法定量测定孵育体系中的灯盏乙素和灯盏乙素苷元;加入不同的辅助因子,考察灯盏乙素的代谢机制;以非那西丁、奥美拉唑、双氯芬酸、睾酮和右美沙芬为探针药,UPLC-MS/MS法测定混合探针药物的浓度,研究灯盏乙素及其苷元在体外孵育体系中对CYP1A2、CYP2C 19、CYP2C9、CYP3A4和CYP2D6酶活性的影响.灯盏乙素在体外肝微粒体中主要代谢为灯盏乙素苷元;NADPH和NADH对灯盏乙素的代谢基本无影响;灯盏乙素对5种主要亚型酶IC50值均大于50μmol/L,灯盏乙素苷元对CYP1A2、CYP2C 19、CYP2C9和CYP2D6酶的IC50值均为10~50 μmol/L.表明灯盏乙素苷元对这4种酶有弱抑制作用,在与经由上述酶代谢的药物合用时,可能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王静娴 陆苑 黄勇 董永喜 兰燕宇关键词:灯盏乙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细胞色素P450酶 COCKTAIL探针药物法 补肺益肾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所致慢性呼吸衰竭 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所致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将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所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针对性的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具有补肺益肾功效的中药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主要血气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HCO3)、pH等血气主要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补肺益肾方治疗,IPF所致肺肾气虚型慢性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比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周明萍 赵艳 林文燕关键词:补肺益肾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慢性呼吸衰竭 灯盏乙素苷元4′-L-氨基酸酯前药的合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合成具有较强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及较好理化性质的灯盏乙素苷元4′-L-氨基酸酯衍生物。方法:以灯盏乙素苷元与N-Boc L-氨基酸为原料,在偶联剂DCC/DMAP的作用下缩合制备6,7-二苯缩酮保护灯盏乙素苷元4′-N-Boc L-氨基酸酯(4 a^4 c),后者经过酰氯/甲醇体系脱保护基,获得目标化合物灯盏乙素苷元4′-L-氨基酸酯(5 a^5 c)。结果:合成的化合物及中间体均经过1H NMR,ESI-MS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证结构与目标产物一致。结论:采用的合成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用于灯盏乙素苷元4′-L-氨基酸酯的制备。 张伟 邢凤晶 傅晓钟 兰燕宇 王爱民 王永林 吴春高 李靖 周雯 刘影关键词:灯盏乙素 前药 L-氨基酸 灯盏乙素衍生物代谢性质的快速体外评价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肝微粒体模型研究以灯盏乙素及其苷元为先导的系列化合物代谢特征,筛选代谢性质优于灯盏乙素的化合物。方法采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不同时间点各候选化合物的含量,筛选T1/2和CLint较优的候选化合物,比较候选化合物与灯盏乙素的酶促动力学特征及其转化情况。结果与灯盏乙素及其苷元相比,候选化合物W11的半衰期较长、清除率较低;W11酶促动力学参数Vmax为(10.25±0.93)μmol·min-1·g-1,Km为(4.48±0.10)μmol·L-1,CLint为(2.29±0.23)L·min-1·g-1;灯盏乙素酶促动力学参数Vmax为(45.95±9.50)μmol·min-1·g-1,Km为(10.19±1.66)μmol·L-1,CLint为(4.48±0.20)L·min-1·g-1;W11可能代谢为M1(W11脱掉甲基后分子质量为577的化合物),并释放出灯盏乙素。结论候选化合物W11可能具有优于灯盏乙素的代谢性质并能释放活性代谢产物灯盏乙素。 郑林 胡杰 曹旭 黄勇 董永喜 王永林关键词:灯盏乙素 UPLC-MS 肝微粒体 酶促动力学 HPLC同时测定复方血栓通片中丹参酮Ⅱ_A、隐丹参酮、丹酚酸B、迷迭香酸、哈巴俄苷、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e的含量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血栓通片中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哈巴俄苷、迷迭香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4.6 mm×250 mm,5μm),以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以乙腈为流动相A,梯度洗脱,柱温2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03,270 nm。结果: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迷迭香酸、哈巴俄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在测定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符合要求。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血栓通片中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迷迭香酸、哈巴俄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的含量测定。 尤立华 赵希贤 杨秉呼 叶萌 武扬关键词:隐丹参酮 丹酚酸B 迷迭香酸 哈巴俄苷 人参皂苷RE Synthesis and physiochemical property evaluation of carbamate derivatives of scutellarin methyl ester 被引量:1 2013年 A series of carbamate prodrugs of scutellarin methyl ester (4a-4e) were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bis(trichloromethyl) carbonate (BTC) with scutellarin methyl esters and L-amino acid tert-butyl ester hydrochloride as starting materials. In vitro stability and aqueous solubility of target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mpounds 4d and 4e have higher solubility and in vitro stability than scutellarin respectively. Feng-Jie Jiang Xiao-Zhong Fu Shan-Wu Wang Yong Huang Wen Zhou Ai-Min Wang Yong-Lin Wang野黄芩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野黄芩素的分析方法,研究野黄芩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在体循环灌流模型,考察药物浓度、pH、P-糖蛋白抑制剂、吸收部位对野黄芩素吸收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野黄芩素的吸收不受pH的影响;野黄芩素在低浓度时吸收转化率(A%)、吸收速率常数(Ka)明显低于中、高浓度;P-糖蛋白抑制剂不影响野黄芩素的肠吸收;在小肠段的吸收优于结肠。结论:野黄芩素在肠内无明显特定吸收部位、非P-糖蛋白的底物,吸收利用较低的原因可能与肠道广泛的代谢和外排分泌作用有关。 黄勇 唐丽 刘跃 陆苑 张治蓉 李勇军关键词:MS 肠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