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973)

作品数:8 被引量:126H指数:5
相关作者:张艳军庄朋伟王虹杨岳李慧影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2篇心肌
  • 2篇心脏
  • 2篇中药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骨髓
  • 2篇干细胞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动脉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模型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肌细胞损伤
  • 1篇心脏病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机构

  • 10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传染病...
  • 1篇天津中新药业...

作者

  • 3篇庄朋伟
  • 3篇张艳军
  • 3篇李慧影
  • 3篇杨岳
  • 3篇王虹
  • 2篇卢志强
  • 2篇张金保
  • 1篇崔广智
  • 1篇王怡
  • 1篇俸珊
  • 1篇邢永发
  • 1篇孙凤姣
  • 1篇张玲
  • 1篇林映雪
  • 1篇王丽
  • 1篇肖扬
  • 1篇何新
  • 1篇张凤奇
  • 1篇边育红
  • 1篇张莉

传媒

  • 2篇第十届全国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单池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评价格列吡嗪不同制剂的释药特征及其体内外相关性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考察格列吡嗪片及其缓释片在单池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Single cell-DDASS)的释放特征,以及与比格犬体内吸收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溶出度法和Single cell-DDASS法对格列吡嗪片及其缓释片进行体外释放度实验,用Wagner-Nelson方程计算不同格列吡嗪制剂在体内的吸收百分数,并与相应时间点体外累积释放度进行线性回归,进一步考察其体内外相关性(IVIVC)。[结果]格列吡嗪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最优拟合方程是一级动力学方程,释放机制为溶蚀机制。格列吡嗪片在《药典》溶出法中释放过快,无法建立体内外相关性,而Single cell-DDASS法中累积释放度与比格犬体内吸收百分数之间存在相关性(r=0.773 2,P<0.05)。格列吡嗪缓释片在《药典》溶出法中累积释放度与比格犬体内吸收百分数之间密切相关(r=0.811 5,P<0.05)。格列吡嗪缓释片在Single cell-DDASS法中累积释放度与比格犬体内吸收百分数之间极密切相关(r=0.987 7,P<0.01)。[结论]格列吡嗪片及其缓释片在Single cell-DDASS法中累积释放度与比格犬体内吸收百分数之间的相关性明显优于《药典》溶出法释放百分数与比格犬体内吸收百分数的相关性,表明Single cell-DDASS能够良好预测格列吡嗪不同制剂在体内的动力学特征。
寻明金Yaro Peter谷升盼何新
关键词:格列吡嗪体内外相关性
汉黄芩素上调小鼠骨髓Lin-细胞Pecam1基因表达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小鼠骨髓Lin-细胞增殖、分化、迁移、黏附关键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小鼠骨髓Lin-细胞,采用CD117作为标志进行细胞鉴定。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芯片技术研究汉黄芩素对小鼠骨髓Lin-细胞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Lin-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小鼠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分选后CD117的阳性率为93.7%;芯片结果发现汉黄芩素明显上调Lin-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基因表达;黏附能力测定实验结果可见汉黄芩素增强Lin-细胞的黏附能力。[结论]免疫磁珠法分离小鼠骨髓Lin-细胞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方法;汉黄芩素可能通过上调小鼠骨髓Lin-细胞Pecam1基因表达,从而增加Lin-细胞的黏附能力。
李慧影马亚珂杨岳王虹
关键词:汉黄芩素
小鼠品系、给药剂量及次数对链脲霉素诱导1型糖尿病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考察小鼠品系、链脲霉素剂量以及给药次数对1型糖尿病模型成模率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ICR、C57BL/6J小鼠均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链脲霉素200 mg/kg单次给药组,考察小鼠不同品系对链脲霉素诱导1型糖尿病的模型影响;将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分随机为正常对照组、链脲霉素100mg/kg单次给药组及100 mg/kg多次给药组,考察链脲霉素不同给药次数对对链脲霉素诱导1型糖尿病的模型影响;将健康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链脲霉素100、150、180、200 mg/kg单次给药组,考察链脲霉素不同剂量对链脲霉素诱导1型糖尿病的模型影响;末次注射链脲霉素3 d后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值,以血糖值≥11.1 mmol/L为判定模型成立的标准。结果链脲霉素对ICR小鼠体质量和血糖值均没有影响;100 mg/kg多次给药诱导C57BL/6J小鼠1型糖尿病的成模率是80%;100、150、180、200 mg/kg单次给药诱导C57BL/6J小鼠1型糖尿病的成模率分别是50%、70%、80%和87.5%。结论 C57BL/6J小鼠在链脲霉素诱导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中较ICR小鼠更为敏感,多次腹腔注射小剂量(100 mg/kg)链脲霉素或单次腹腔注射大剂量(150~180mg/kg)链脲霉素均可造成稳定可靠的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
张金保庄朋伟林映雪张凤奇卢志强孙凤姣张艳军
关键词:1型糖尿病链脲霉素小鼠品系给药方式
延胡索主要有效成分的代谢与转运机制研究
目的 延胡索乙素(THP)、原阿片碱(PRO)和去氢紫堇碱(DHC)为延胡索主要活性成分。本研究旨在考察三种成分与CYP450s/P-gp相互作用,为药物间相互作用(DDI)的预测以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和数据支...
邢海艳俸珊赵瑾怡颜晶晶何新
关键词: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去氢紫堇碱P-GP
中药干预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近年来细胞治疗技术利用骨髓干细胞介导血管及心肌的再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前景,中医药对干细胞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现针对几味中药干预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慧影马亚珂杨岳王虹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缺血性心脏病中药
通脉养心丸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从氧化应激以及炎症角度观察通脉养心丸对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并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取成功培养的单层心肌细胞培养48h后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损伤组、通脉养心丸组,通脉养心丸组分别给予通脉养心丸含药血清1g/kg、2g/kg、4g/kg、8g/kg,每组9孔。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酶(GSH)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缺氧损伤组比较,通脉养心丸含药血清各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SOD、GSH活性,降低MDA浓度(P<0.05或P<0.01);通脉养心丸含药血清4g/kg组能降低缺氧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炎性因子IL-6、IL-1β浓度(P<0.05或P<0.01)。结论通脉养心丸具有抗心肌细胞缺氧损伤作用,抗氧化、抗炎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王怡张玲肖扬张莉邢永发
关键词:通脉养心丸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炎症因子氧化应激
药物潜在毒性发现技术及其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展望被引量:13
2011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发现新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这些化合物最终成为药品到上市销售是一个周期长、操作复杂、资金投入大且失败率很高的过程。因此,寻找能够确切、快速、敏感反映外源性化合物对生物体毒性作用的安全性评价模型已成为现代药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应用各种先进的生物学手段及平台进行药物毒性评价的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毒理学药物毒性评价的缺点,不仅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及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药物毒性预测及潜在毒性评价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中药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边育红庄朋伟王丽周慧芳张艳军
关键词: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胚胎干细胞安全性评价
心肌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69
2012年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血管疾病康复机制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复制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不仅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提供重要的资料,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新药的开发,推进临床诊断和各种治疗方法的进步。该文全面总结归纳了急性心肌缺血、慢性心肌缺血、可控性心肌缺血和离体心肌缺血四类心肌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为该疾病模型的制作与选择提供参考。
卢志强张艳军崔广智庄朋伟张金保
关键词:动物模型冠状动脉急性心肌缺血慢性心肌缺血
雌激素促心脏缺血组织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心脏缺血组织血管新生可改善微循环,促进损伤心肌组织修复,为心脏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前景。雌激素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参与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功能、调控内皮细胞各类活动、介导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皮,从而促进心脏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植物雌激素同时具有雌激素激动剂和阻断剂效应,也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可辅助雌激素治疗心脏缺血性疾病。
杨岳马亚珂李慧影王虹
关键词: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心脏缺血性疾病血管新生
白芷总香豆素提取物多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白芷的主要有效成分,本文以白芷总香豆素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备HPLC法、1HNMR以及13CNMR等方法完成了白芷总香豆素中7种成分的制备、...
时晓燕张方亮梁盛Koomson EmmanuelEdmond Semana何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