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616903)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3H指数:7
- 相关作者:蒋建清方峰黄海波李凡巩党国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江苏沙钢集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 钢丝拉拔过程损伤模型及模拟计算被引量:7
- 2011年
- 为研究材料拉拔成型过程中的损伤问题,以1860 MPa级PC钢绞线为研究对象,运用损伤力学理论分析了钢丝拉拔成形过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钢丝拉拔成形过程的材料损伤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该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拉拔形变过程中材料损伤的演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钢丝经单道次拉拔形变后,材料损伤值呈周期性分布,其损伤最大值始终出现在某几个节点上。随着形变量增加,钢丝损伤值也逐渐增加,从第1道次的0.0034逐渐增加到第8道次的0.0136,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对于模具顶角为8°钢丝拉拔,单道次压缩率为16%~18%,损伤分布也较均匀,最大损伤值也较小。
- 方峰胡显军王珺李兆霞蒋建清
- 关键词:钢丝拉拔
- 高速钢M2中共晶碳化物M_2C的性质和形态被引量:7
- 2009年
- 采用砂型和金属型铸造制备M2高速钢铸锭,研究了共晶碳化物M2C性质和形态随冷却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速加快,促进共晶M2C由平直片层状变为弯曲棒状,并使碳化物中合金元素含量降低,基体合金含量升高。不同形态M2C热分解性质差异较为明显:片层状M2C分解产生的MC多分布在碳化物内部,形成大量M6C+MC复合碳化物;棒状M2C起始分解温度低于片层状M2C,MC多形成于碳化物和基体界面处,高温加热时易与M6C分离,使复合碳化物数量减少。共晶M2C热分解性质的差异与冷速不同引起的合金元素分布变化有关。
- 周雪峰方峰蒋建清李德辉朱旺龙
- 关键词:高速钢
- 冷拔珠光体钢丝渗碳体微观结构被引量:12
- 2010年
- 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EM)观察了拉拔前后SWRH82B钢丝的显微组织,并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渗碳体含量随应变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丝经拉拔变形后,铁素体中形成竹节状位错亚结构;渗碳体片层内部碎化,并出现非晶。VSM测量显示,随着应变量的增加,钢丝比饱和磁化强度不断升高,渗碳体含量逐渐减少。变形前,钢丝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98.84 emu/g。经过应变量为1.90拉拔变形后,钢丝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升高到210.9emu/g。相应的渗碳体含量则由变形前的14.1%降至变形后的8.9%。这表明SWRH82B钢丝经过应变量为1.90的拉拔后,渗碳体发生了部分溶解。
- 王燕方峰王雷蒋建清杨恒
- 关键词:渗碳体饱和磁化强度非晶
- Al对高速钢M_2C共晶碳化物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研究Al对M2高速钢铸态组织,特别是M2C共晶碳化物形态及性质的影响,并对其形态变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Al提高基体合金固溶量,减少共晶莱氏体数量,使莱氏体网细化。Al改变了M2C共晶碳化物形态和成分,使其由弯曲棒状变为平直片层状,合金元素含量升高。片层状M2C高温加热不易断网和球化,对碳化物形态改善不利。M2C形态改变与Al元素引起的合金元素分布及凝固界面前沿成分过冷度变化有关。
- 周雪峰方峰蒋建清
- 关键词:AL高速钢
- 高碳钢氧化皮的形成及其机械剥离性能被引量:19
- 2009年
- 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对高碳钢SWRH72A盘条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氧化试验,采用OM、SEM和XRD等技术对氧化皮形貌、厚度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高碳钢氧化皮一般呈Fe1-yO和Fe3O4两层结构,其厚度与氧化温度的关系近似符合Arrhenius方程,并随氧化时间呈抛物线型增长,氧化皮中Fe1-yO/Fe3O4厚度比与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的关系与厚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机械剥离试验结果表明,当氧化皮较薄时(<27μm),机械剥离率随厚度近似成线性增长,而当氧化皮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27μm),机械剥离率不再增加,基本保持不变。
- 巩党国方峰蒋建清胡显军陈少慧
- 关键词:高碳钢氧化皮厚度
- 含缺陷钢丝多道次拉拔模拟及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3
- 2009年
-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含缺陷热轧盘条多道次拉拔的分析模型,研究了道次压缩率、模具顶角和裂纹长度对拉丝安全性的影响,以减少断丝率为目标探讨道次压缩率和模具顶角的最佳配合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模具顶角相同时,COD值和J积分值均随着裂纹尺寸的增加而增大;裂纹长度一定时,最佳入线直径随着模具顶角的增加而增大;最佳模具顶角应在4°~8°之间.
- 王珺陈翠李兆霞方峰蒋建清
- 关键词:钢丝拉拔J积分
- 冷拔高碳钢丝织构演变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方法对高碳钢丝拉拔及再结晶过程织构的演变过程及织构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钢丝应变量的增加,钢丝中除了典型的〈110〉丝织构外,还存在比较明显的〈112〉织构,并且随着应变量的增加〈110〉织构的强度逐渐增加;同时,在ε=1.9时,钢丝表层〈110〉强度及所占比例大于中心部分,而〈112〉织构强度弱于中心部分;在经过600℃退火再结晶后钢丝中产生的再结晶织构与形变织构相同,仍然为〈110〉和〈112〉织构,并且随退火时间延长,织构强度不断变弱.
- 王雷涂益友李凡黄海波
- 关键词:EBSD织构再结晶
-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Co掺杂β-FeSi_2及性能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用机械合金化法成功制备了配比为Fe1-xCoxSi2(x=0.04,0.05,0.06)的N型β-FeSi2基热电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球料质量比为80:1,球磨速度为400r/min的条件下,球磨20h的粉体发生完全合金化,生成β-FeSi2,α-Fe2Si5和ε-FeSi的合金相;经过1373K退火2h,再结合1073K退火2h的热处理后,可完全获得晶粒细小的N型块状β-FeSi2;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Fe1-xCoxSi2试样的Seebeck系数α和电导率σ增大,热导率κ降低,无量纲热电优值ZT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电导率σ增大,热导率κ降低,σ/κ比值得到提高,但Seebeck系数α降低;当T=695K,掺杂量x=0.04时,Seebeck系数α的最大绝对值为227μV/K;具有最佳热电优值的材料为Fe0.95Co0.05Si2.
- 王东静李凡黄海波
-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掺杂热电性能
- 冷却速度对高速钢M_2C共晶碳化物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8年
- 采用砂型和金属型铸造制备M2高速钢铸锭,研究了冷却速度变化对高速钢M2C共晶碳化物形态及性质的影响,探讨了M2C共晶碳化物形态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增加,莱氏体网细化,铸态偏析得到改善;M2C形态由片层状转变为棒状,碳化物中合金元素含量降低,高温分解产生的MC碳化物和M6C+MC复合碳化物数量减少。共晶反应时,共晶碳化物和奥氏体相之间的生长速度差异决定了M2C共晶碳化物的形态。
- 周雪峰方峰蒋建清
- 关键词:高速钢
- 高碳钢盘条氧化皮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并结合SEM和XRD等手段对高碳钢盘条表面氧化皮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不同冷却条件下形成的氧化皮机械剥离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氧化皮为三层结构,控冷条件下形成的氧化皮机械剥离性能良好,而炉冷条件下形成的氧化皮经机械剥离后仍有一层Fe3O4残留。
- 巩党国方峰蒋建清李玉华胡显军陈少慧
- 关键词:激光拉曼光谱氧化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