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18B02)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5
相关作者:史久新冯颖陈红霞葛人峰董兆乾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大洋
  • 2篇南大洋
  • 2篇海流
  • 1篇德雷克海峡
  • 1篇东海黑潮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应用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涡
  • 1篇数据处理
  • 1篇水文
  • 1篇水文特征
  • 1篇涛动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气相互作用
  • 1篇邻近海域
  • 1篇南方涛动
  • 1篇南方涛动指数
  • 1篇近海

机构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作者

  • 3篇史久新
  • 2篇陈红霞
  • 2篇葛人峰
  • 2篇董兆乾
  • 2篇冯颖
  • 1篇袁业立
  • 1篇张雪明
  • 1篇严金辉
  • 1篇侍茂崇
  • 1篇蒲书箴
  • 1篇于卫东
  • 1篇王秀红
  • 1篇李锐祥
  • 1篇马洪余
  • 1篇侯家强
  • 1篇贺志刚
  • 1篇矫玉田
  • 1篇赵进平
  • 1篇刘娜
  • 1篇陈显尧

传媒

  • 3篇极地研究
  • 3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海洋技术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南大洋走航ADCP测流中的问题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在全面收集"雪龙船"走航ADCP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影响船载ADCP海流测量准确度因素的一般认识,通过对我国南大洋走航ADCP资料的处理分析,发现了影响海流信息提取的若干问题。指出了其具体原因、影响方式和程度以及可以采取的相应补救措施等,对今后的极地考察船走航ADCP海流观测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刘娜陈红霞冯颖马洪余
关键词:南大洋海流观测
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海冰生消发展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11年
利用美国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2003—2008年高分辨率海冰密集度数据,分6个阶段对普里兹湾区域海冰季节性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普里兹湾海区的地形和环流对这些特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普里兹湾海冰冻结过程和融化过程分别经历7个月和5个月,海冰融化速度最快月份是10月和11月,主要表现形式为海冰密集度的减少;海冰冻结速度4月和6月最快,海冰外缘线向北扩展。由于普里兹湾近岸达恩利角冰间湖、普里兹湾冰间湖和Barrier湾冰间湖的存在,海冰的融化呈现大洋区由北向南、近岸区由南向北的双向融化特征;而在普里兹湾口、弗拉姆浅滩和四女士浅滩均存在不易融化的冰舌,两者之间的低密集度海冰区,则对应于暖水侵入普里兹湾的通道。南极绕极流在流经凯尔盖朗海台中部时向北偏转,造成此处在盛冰期较其它经度的海冰外缘更靠北,可达57°S。南极辐散带的表层流场和上升暖流抑制海冰冻结和聚集,形成了低海冰密集度区域。
郑少军史久新
关键词:海冰
极区冰下海洋自动剖面观测系统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期间,于2008年12月,首次将国内研制的冰下海洋自动剖面观测系统用于南大洋考察,在普里兹湾沿岸海冰上开展冰下海洋观测,获得了连续数日的冰下上层海洋温盐剖面数据,为研究浮冰区次表层暖水提供了连续现场观测资料。文中简单介绍了自动剖面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布放方法以及在南极海域的应用,为以后开展极区冰下海洋观测项目提供参考。
矫玉田史久新赵进平张雪明侯家强
2011年1月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附近水文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分析"雪龙"号2011年在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外缘一条断面上24个站位的CTD观测结果,发现有以下一些水文特征:普里兹湾西部,在71—72°E范围内,存在一个顺时针运动的中尺度涡。由于这个涡旋存在,冰架水主要扩散方向偏东,在73°30'E附近,流向东北;夏季表层水厚度,东部基本在20 m,西部受中尺度涡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夏季表层水厚度深达50 m左右;在50 m以浅的水层内,稍深处的水温比表层稍微增高,即通常称为的逆温层,它是结冰、融冰和海冰覆盖变化造成的;在观测断面西部,在160—200 m水层内,多站出现"静力不稳定":即上层密度大于下层,厚度有几米,平流混合扩散可能是这一不稳定现象主要原因。
严金辉李锐祥侍茂崇葛人峰孙永明
关键词:水文特征中尺度涡
基于Argos漂流浮标的东海黑潮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基于1979—2008年的表面漂流浮标资料,在选定区域(21°~33°N,120°~132°E)内对3个东海黑潮特征断面上的表层流速结构进行分析。选取的特征断面分别是位于台湾东北东海黑潮南段的SS断面,位于黑潮所流经东海的中央地段的PN断面和位于日本九州与奄美群岛之间的TT断面。Argos漂流浮标资料的统计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东海黑潮不同流段的主要特征及其季节变化。东海黑潮中段相对于其他流段流速强、流幅宽、流量大的特征最为显著,也最为稳定。
冯颖陈红霞袁业立
关键词:东海黑潮
南大洋船载走航式ADCP资料的技术处理和技术措施以及多学科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雪龙号于1995年中国第12次南极科学考察开始进行现场观测至今,已经取得了9个南大洋航次的和2个北冰洋航次的ADCP走航观测数据。然而,这些数据仍多以原始数据的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本文以雪龙号船载ADCP和船载相关辅助设备的性能为基础,结合其导航数据,根据对南大洋海洋学基本状况的了解,综合选择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走航式ADCP原始资料处理的基本流程:资料检验、时间修正、数据入库、质量控制、标定、旋转修正、船速船位计算等程序和技术处理。以此流程对1995—1999年四个雪龙号南极航次ADCP原始资料进行了处理,并以处理后的数据分层计算了海流,获得了沿航线的上层至500m深度中的海流绝对流速数据集,和各航次、各航段、逐层的海流矢量图。结果显示,除高纬区域外,总体数据质量可信度较高。根据这次数据处理的经历,提出了未来取得更客观、精确的ADCP测流数据的技术性建议。此外,本文还阐述了ADCP资料的多学科分析和应用的国际进展,例如用于海洋生态学和海水悬浮体的研究等。
董兆乾蒋松年贺志刚
关键词:南大洋数据处理海流
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洋温度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经验模分解方法分析了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洋温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洋平均温度在1976—1986年以平均每年0.124℃的速度下降,而在1987—1998年以每年0.144℃的速度上升。与南方涛动指数的年代际时间尺度分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太平洋海面气压场的变化对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洋温度的年代际变化有一定影响。
王勤陈显尧王秀红
关键词:德雷克海峡年代际变化
埃默里冰架北缘海洋水文特征的变化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7/2008)观测的CTD资料,分析了埃默里冰架北缘的温度、盐度、密度的空间分布,并与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5/2006)观测的CTD资料进行了比较。比较后发现埃默里冰架北缘海域的最新变化是跃层深度明显变深,冰架北缘的东部海洋上层有明显的次表层暖水存在,但该暖水仅仅位于冰架北缘的最东端及其附近的站位,具有明显的局地性。此外,海洋的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都形成了明显的东西向梯度。这种梯度应与海表层浮冰的密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海-冰-气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蒲书箴葛人峰董兆乾于卫东史久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