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903)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闫庆国师建国崔颖臧丹丹王哲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分子
  • 2篇YB-1
  • 1篇凋亡
  • 1篇诱导凋亡
  • 1篇诊断年龄
  • 1篇人胃癌
  • 1篇人胃癌细胞
  • 1篇人胃癌细胞S...
  • 1篇乳腺癌组织
  • 1篇顺铂
  • 1篇顺铂敏感性
  • 1篇年龄
  • 1篇青年型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发生

机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闫庆国
  • 6篇师建国
  • 4篇崔颖
  • 3篇臧丹丹
  • 3篇王哲
  • 2篇王文勇
  • 2篇黄高昇
  • 2篇王映梅
  • 2篇李江
  • 1篇郭英
  • 1篇杨世明
  • 1篇张惠中
  • 1篇王瑞安
  • 1篇王璐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BIOMED-2标准化的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BIOMED-2标准化的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在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67例难以从形态上区分良、恶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采用BIOMED-2系统引物,提取标本中的DNA,进行抗原受体分子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IG/TCR基因重排的克隆性分析。结果67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33例进行了IG和TCR克隆性分析,19例进行了IG和15例进行了TCR克隆性分析。共有25例检测到克隆性重排,从而确诊为淋巴瘤,其中IG克隆性重排有15例为B细胞性淋巴瘤;TCR克隆性重排有8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同时存在IG和TCR克隆性重排2例,为复合性T细胞和B细胞性淋巴瘤;其余42例呈多克隆性,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结论BIOMED-2系统是一种全面优化设计的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是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鉴别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的客观性手段。
闫庆国黄高昇王哲王璐郭英
关键词:基因重排淋巴瘤
Rb蛋白干涉增强人胃癌细胞SGC-7901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的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通过RNAi技术特异性降低人胃癌细胞SGC-7901中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Rb表达量,观察对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CDDP)敏感性的变化,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化学合成针对Rb的干涉序列和对照序列,转染SGC-7901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的方法检测干涉效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涉Rb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干涉组和对照组细胞分别在10%和无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并给予20μM顺铂或对照处理不同时间,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活化,通过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设计的干涉序列可以高效抑制Rb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进入G1期。当细胞在10%的培养基条件下培养时,与对照组相比,Rb干涉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当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时,干涉和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干涉Rb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进入G1期而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
崔颖师建国臧丹丹杨世明闫庆国
关键词:RB蛋白RNA干涉细胞周期
YB-1在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YB-1(Y-box binding protein 1)在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YB-1蛋白在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病理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等临床特征分析YB-1在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依据ER、PR、HER-2、CK5/6表达对青年型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Luminal-A、Luminal-B、HER2+和Basal-like 4个分子亚型),并分析其与YB-1表达的关系。结果:HE结果显示64例青年型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类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占59.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4例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YB-1阳性率为92.2%,其中细胞核阳性表达率53.1%,细胞浆阳性表达率39.1%。肿瘤>2cm的患者占59.4%,YB-1主要表达在细胞核(40.6%),患者肿瘤?2cm占37.5%,YB-1则主要在细胞浆表达(20.3%),YB-1表达类型与肿瘤大小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36)。组织学3级所占比例最高,占48.4%,且多为YB-1细胞核表达(37.5%),乳腺癌不同的组织学分级间YB-1的表达率不同(P=0.000);青年型乳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高(84.4%),其中N3期所占比例最高,占40.6%,YB-1主要在细胞核表达,占31.3%,胞浆表达占7.8%。青年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主最多见的是Luminal-B型,占46.9%,YB-1主要表达在细胞核(32.8%),浆表达仅占9.4%,统计分析显示YB-1表达的核浆分布特点与青年型乳腺癌分子分型有关(P=0.04)。结论:YB-1在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与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分级及淋巴结状态有一定关系,细胞核阳性主要见于肿瘤>2cm的患者,而细胞浆阳性主要见于肿瘤?2cm的患者,且YB-1细胞核表达主要为组织学3级,且青年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高,YB-1主要在细胞核表达;青年型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YB-1蛋白表达存在差异,YB-1可能成为青年型乳腺癌防治的新的分子靶点。
崔颖李江师建国张惠中王映梅闫庆国
关键词:YB-1分子分型免疫组织化学
中国西部地区乳腺癌诊断年龄的抽样分析及中美对比研究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研究中国乳腺癌诊断年龄并比较与美国乳腺癌诊断年龄的差异。方法:收集从1975年-2005年间西京医院收治的乳腺癌病例,对诊断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美国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数据比较。结果:获得乳腺癌患者3074例,诊断年龄范围17-91岁,平均48.65岁;高峰集中在45-54岁年龄段,共1006例,占总患病人数的32.73%;<35岁的年轻型乳腺癌297例,占9.67%。而美国SEER数据显示,2002年-2005年间美国乳腺癌平均诊断年龄为61岁;高峰集中在55-64岁年龄段,占总患病人数的23.7%;<35岁的年轻型乳腺癌占总患病人数1.9%。同期中美乳腺癌平均诊断年龄及总体年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我国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年龄较美国年轻,与美国SEER公布数据相比,乳腺癌诊断平均年龄和高峰年龄段明显提前,年轻型乳腺癌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高。
臧丹丹崔颖师建国王文勇王瑞安闫庆国
关键词:乳腺癌诊断年龄
分子靶向治疗引领的肺癌病理诊断与分型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精准的病理诊断对于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尤为重要。为此,近年来在肺癌病理诊断及分型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不同组织学类别的驱动基因谱及相应的分子靶向治疗靶点日渐明确,不同的组织学亚型和癌组织特殊形态特征可预测潜在的分子靶点,既往的大细胞癌诊断已为新标准所替代,大多数过去的大细胞癌已转归为腺癌或鳞癌,肺癌的异质性对其分子靶点的检测和结果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影响,分子靶点的检测趋于多样化和更简便,突变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检测正成为可直接指导分子靶向治疗的常规方法。
闫庆国王哲师建国
关键词: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病理
YB-1对肿瘤发生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2010年
YB-1(Y-box binding protein1,YB-1)是Y-盒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能够特异性结合目的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内部Y-box序列(CTGATTGGCCAA)的一类转录因子,也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顺式作用元件,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中。YB-1在转录调节、翻译调控、mRNA选择性剪接、DNA的修复、细胞增殖和再生等过程中发挥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YB-1蛋白在肿瘤的发生、演进、转移、肿瘤细胞耐药性、肿瘤治疗及预后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已证实YB-1异常表达的肿瘤类型有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并且在多种人类肿瘤中,YB-1在细胞核表达常常提示预后不良,YB-1蛋白在细胞核中的定位被认为是肿瘤疾病诊断的一种新的标志物,YB-1有望成为肿瘤防治的新的分子靶点。
崔颖李江师建国闫庆国
关键词:肿瘤发生
氨基葡萄糖硫酸盐诱导凋亡中Cathepsin D与Bcl-xL的细胞内共定位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硫酸盐(Glucosamine Sulfate,GS)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溶酶体Cathepsin D释放后与Bcl-xL的细胞内共定位关系。方法:采用5.0mmol.L-1 GS诱导K562细胞凋亡,通过HE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5.0mmol.L-1 GS诱导凋亡前后Cathepsin D与Bcl-xL的细胞内共定位关系。结果:GS诱导K562细胞72小时后出现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细胞出现凋亡,诱导凋亡后的Cathepsin D与Bcl-xL的细胞内共定位信号增强。结论:GS诱导K562细胞凋亡后Cathepsin D与Bcl-xL存在细胞内共定位关系,具备一定相互作用的空间基础。
臧丹丹闫庆国王哲师建国王文勇王映梅黄高昇
关键词:凋亡CATHEPSINBCL-XL共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