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393) 作品数:4 被引量:49 H指数:4 相关作者: 田国忠 徐启聪 李永 郭民伟 朴春根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植原体的最新分类研究动态 被引量:36 2008年 简要介绍了植原体分类研究历史与现状,综述了最新的植原体分类方法和植原体候选种的描述规则,指出了我国在植原体分类鉴定方面与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及今后发展方向。 赖帆 李永 徐启聪 田国忠关键词:植原体 臭矢菜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研究 被引量:4 2009年 本实验采用DAPI荧光显微镜、PCR、克隆和测序等技术,对海南臭矢菜丛枝病样进行了检测和鉴定。以染病臭矢菜总DNA为模板应用3对植原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PCR产物为16S rDNA(1 430 bp)、16S-23S rDNA(358bp)、rpDNA(1 294 bp)。应用DNA回收试剂盒获得了3个PCR扩增片断的纯化产物,并克隆到DH5α大肠杆菌中测序。应用DNAMAN和MEGA软件对获得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植原体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臭矢菜丛枝病植原体与花生丛枝病植原体序列同源性最高,16S rDNA的序列同源性为99.9%,16S-23S rDNA高达100%,rp为99.7%,因而将臭矢菜丛枝病植原体归为花生丛枝组(16SrⅡ),根据16S rDNA的RFLP分析,将其归为16SrⅡ-A亚组。 李永 田国忠 徐启聪 朴春根 汪来发 郭民伟关键词:植原体 分子鉴定 野生酸枣疯病对栽培大枣枣疯病发生和流行的作用 由植原体引起的枣疯病在我国许多栽培区引起毁灭性危害。迄今病害已在18个省、市或自治区分布。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病害流行规律和制定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本研究对病害流行区栽培大枣和野生酸枣植原体进行田间侵染调查、病菌检测... 田国忠 李永 徐启聪 郭晓军 温秀军 朴春根关键词:枣疯病 植原体 野生酸枣 文献传递 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南阳分离物延伸因子(EF-Tu)tuf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 泡桐为玄参科(Scorphulariaceae)泡桐属(Paulownia)落叶乔木的通称,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PaWB)一直... 王洁 竺晓平 李向东 李永 林彩丽 高瑞 徐启聪 朴春根 李怀方 田国忠关键词:分离物 抗血清 原核表达 文献传递 泡桐丛枝病植原体质粒DNA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泡桐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在我国泡桐栽培区发生非常普遍。泡桐丛枝病是由植原体(phytoplasma)侵染引起的,植原体是一类不具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属硬... 林彩丽 李怀方 范在丰 朴春根 李永 赖帆 田国忠关键词:DNA 文献传递 猪屎豆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4 2010年 Crotalari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 (CrWB) collected from Hainan Province,was classified and identified by sequencing techniques and Virtual RFLP.Two different type universal primer pairs of phytoplasma were used to amplify a 1.8 kb fragment of 16S rDNA and a 1.3 kb fragment of rp gene.The PCR-amplified products were cloned and sequenced.The results of sequencing and homologuous comparison with other phytoplasmas showed that Crotalari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 shared 99.9 % similarity with peanut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 in 16S rRNA gene and 99.9% in rp gene.Crotalari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 is sorted into Peanut witches’-broom group(16SrII),16SrII-A,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Virtual RFLP of 16S rDNA,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16S rRNA and rp gene,which is related to Ca.Phytoplasma australasiae. 李永 徐启聪 田国忠 郭民伟 朴春根关键词:植原体 分子鉴定 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几种植物上植原体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初步明确自然条件下可能感染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寄主植物。【方法】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采集的表现黄化、小叶、皱叶、丛枝等症状或无症状的16种植物样品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所扩增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利用泡桐从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的抗血清对部分样品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巢式PCR结果显示从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辣椒(Capsicum annu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山药(Dioscorea opposita)、灯笼泡(Physalis angulata)、花生(Arachis hypogaea)及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共7种植物样品和阳性对照PaWB菏泽分离物(PaWB-HZ)中均得到了约1.2kb的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这7种植原体分离物和PaWB-HZ属于翠菊黄化组的16SrI-D亚组。对所采集的植原体侵染的寄主植株辣椒、山药、花生、南瓜和泡桐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显示,仅在PaWB-HZ侵染的泡桐中发现翠绿色特异荧光,在健康泡桐及其它4种分离物侵染的植物中均未检测到明显的植原体特异荧光。【结论】首次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存在的7种其它植物中检测到植原体,并且测定其植原体16S rDNA核苷酸序列与泡桐丛枝植原体相关基因片段高度同源,初步推测这7种植物可能是泡桐丛枝病植原体自然寄主或是通过昆虫偶尔被感染。 王洁 田国忠 徐启聪 刘永光 高瑞 李向东 竺晓平关键词:泡桐丛枝病 植原体 RRNA基因 间接免疫荧光 寄主植物 我国四个地区泡桐丛枝植原体株系23SrDNA、质粒DNA和与叶酸合成相关的folP&folK基因分析 泡桐丛枝病(PaWB)发生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受害最严重,是泡桐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问题。在此病菌的形态、检测、分类鉴定、病害传播与流行及病害综合 赖帆 田国忠 林彩丽 徐启聪 李永 朴春根关键词:植原体 DNA 基因分析 文献传递 海南省猪屎豆丛枝病植原体的鉴定 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 Ait)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小灌木,茎叶可做绿肥和饲料。最早于1979年在我国广东博罗县猪屎豆上发现丛枝病的发生,并通过电镜观察证明在病叶脉筛管内存在大小为90~100nm... 李永 田国忠 朴春根 徐启聪 赖帆 汪来发 刘志昕 陈慕容关键词:植原体 猪屎豆 丛枝病 文献传递 泡桐丛枝病植原体染色质DNA序列测定方法的比较 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是我国林木上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泡桐的生长和材质。依据保守基因16S rDNA 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将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归为翠菊黄化组(16SrI-D)。... 林彩丽 周涛 范在丰 李永 王洁 赖帆 李怀方 田国忠关键词:植原体 染色体 染色质 DNA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