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25020)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于燕盛志勇董宁姚咏明贺立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严重烧伤患者CD14基因多态性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了解LPS受体CD14C-159T基因多态性对严重烧伤患者伤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合成、释放的影响以及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 采集35例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30%TBSA患者伤后1、3、5、7、14、21、28 d静脉血.另设11名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CD14-159C/T基因多态性,ELISA法检测血浆HMGB1水平,RT-PCR法检测HMGB1 tuRNA表达.对数据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35例患者的CD14基因C-159T基因型中,CC纯合子型7例占20.0%、TC杂合子型16例占45.7%、TT等位基因纯合子型12例占34.3%.T等位基因和C等位基因分布的频率为57.2%和42.8%.验证表明,此研究群体达到了Hard-Weinberg平衡.在CD14C-159T基因型中,CC纯合子型患者发生脓毒症的概率较TC杂合子型、TT等位基因纯合子型低.3例CC纯合子型脓毒症患者中,仅1例死亡;9例TC杂合子型脓毒症患者中4例死亡;7例TT等位基因纯合子型脓毒症患者中4例死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伤后1 d患者血浆HMGB1水平即迅速升高,伤后14、21、28 d TC杂合子型、TT等位基因纯合子型患者血浆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CC纯合子型(F值为3.5671、4.2035、3.8529,P〈0.05或P〈0.01).伤后14 d脓毒症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HMGB1 mRNA表达量为1.5±0.5,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患者(1.2±0.4,t=-2.205,P〈0.05).伤后7、21 d脓毒症组患者血浆HMGB1水平分别为(44±29)、(25±15)ng/mL,均高于非脓毒症组患者的(26±12)、(10±6)ng/mL(t值分别为-2.355、-3.872,P〈0.05或P〈0.01).结论 CD14C-159T基因多态性可显著影响严重烧伤后HMGB1的合成与释放,并与烧伤患者脓毒症易感性有关.
- 董宁姚咏明黄显金贺立新于燕盛志勇
-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多态性
- CD14基因多态性与严重烧伤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CD14基因多态性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集77例烧伤体表总面积大于30%患者血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CD14—159C/T基因多态性,观察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能力,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CD4^+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严重烧伤后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与CC纯合子患者比较,TT、TC基因型患者伤后第5、21、28天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刺激增殖反应显著受抑(P〈0.05或P〈0.01)。烧伤后携带TC、TT型患者IL-2产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CC型在伤后14d分泌IL-2逐渐上升。与CC型患者比较,携带TF、TC型患者T淋巴细胞比值均降低,尤其在伤后第1、3、14、21、28天差异明显(P〈0.05或P〈0.01)。三型CD3^+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比较,TT型患者伤后第5、7、21天凋亡率显著高于CC型患者(P〈0.05),TC型患者伤后7、14d其凋亡率高于CC型患者(P〈0.05),而TF、TC型之间上述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D14—159C/T多态性可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进而参与了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 董宁姚咏明于燕曹玉珏贺立新杨红明盛志勇
- 关键词:CD14T淋巴细胞烧伤脓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