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05240421D)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付景丽王家鑫董炳梅曹志然王蓓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河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布鲁菌外膜蛋白的糖基化及免疫效果检测
- 2011年
- 为研制安全、有效、新型靶向化布鲁菌外膜蛋白疫苗,采用去污剂连续抽提与电洗脱法分离纯化出布鲁菌外膜蛋白,并进行α-D-甘露吡喃异硫氰酸苯酯糖基修饰、佐剂乳化。依据统计学中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试验,免疫BALB/c小鼠,收集不同时间点血液样品,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G和IFN-γ含量。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出37.5 kD与47.2 kD的目的蛋白并成功糖基化修饰;纳米颗粒佐剂乳化后的试验用疫苗免疫小鼠,血清IFN-γ水平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抗体水平略显优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试验用疫苗能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且产生了免疫记忆。本研究为研制布鲁菌新型靶向化疫苗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研究依据。
- 付景丽董炳梅王若王家鑫
- 关键词:布鲁菌外膜蛋白糖基化佐剂疫苗
- 迁移性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在抗B.suis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迁移性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在抗猪布鲁氏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阴道滴注PBS;Ⅱ组为巨噬细胞(Mφ)清除组,每只小鼠阴道滴入清除剂;Ⅲ组为未清除Mφ组,每只小鼠阴道滴注同体积的liposome-PBS;48小时后Ⅱ组、Ⅲ组均阴道接种猪布鲁氏菌,对照组阴道滴注PBS。各组小鼠分别在接种12、24、48和72小时采集血液和髂内淋巴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DC)的分布,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未清除Mφ组小鼠接种布鲁氏菌后髂内淋巴结内有大量DC迁移,至12小时血清IFN-γ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48小时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清除Mφ组小鼠接种布鲁氏菌后,髂内淋巴结内没有明显的DC迁移,各时间点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5),但明显低于未清除Mφ组(P<0.05)。各组IL-4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迁移性DC和淋巴结内DC在启动抗布鲁氏菌细胞免疫应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并具有协同作用的特点。
- 曹志然董炳梅程君生王蓓何媛娜付景丽Nico Van Rooijen丁家波毛开荣王家鑫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淋巴结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