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403601)

作品数:7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董婧孙明李玉龙王彬李轶平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水母
  • 3篇海蜇
  • 2篇营养级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鱼类
  • 1篇渔业
  • 1篇渔业生物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声学
  • 1篇声学评估
  • 1篇生活史
  • 1篇食物
  • 1篇食物来源
  • 1篇食性
  • 1篇水母类
  • 1篇同位素
  • 1篇温度
  • 1篇稳定同位素

机构

  • 8篇辽宁省海洋水...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 8篇董婧
  • 7篇孙明
  • 6篇李玉龙
  • 5篇王彬
  • 4篇王文波
  • 3篇李轶平
  • 2篇刘修泽
  • 1篇于旭光
  • 1篇付杰
  • 1篇柴雨
  • 1篇王爱勇
  • 1篇付志璐
  • 1篇房立晨
  • 1篇班艳丽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光照度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研究了不同光照度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及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显著。在光照度1200、800、400、0lx条件下,各组螅状体柄径生长与时间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0.003842x+0.345;y=0.003722x+0.313;y=0.004623x+0.317;y=0.006608x+0.303,经检验相关显著或极为显著。
孙明董婧付志璐李玉龙
关键词:海月水母光照度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辽东湾海蜇的食性和营养级被引量:23
2016年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渤海辽东湾海蜇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对其食物组成和营养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海蜇的δ^(13)C值范围是-20.27‰^-23.06‰,跨度为2.79‰,平均值为-21.33‰;δ^(15)N值范围是6.82‰~10.03‰,跨度为3.21‰,平均值为8.25‰.海蜇的饵料生物主要包括悬浮物、浮游植物、鱼卵、≤1000μm浮游动物、1000~1500μm浮游动物和>1500μm浮游动物,其中以≤1000μm浮游动物为主,贡献率高达71%~88%;其他饵料生物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1500μm浮游动物、1000~1500μm浮游动物、悬浮物、浮游植物和鱼卵,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19%、0%~22%、0%~10%、0%~8%、0%~2%.经检验发现,海蜇伞径长与δ^(15)N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与δ^(13)C呈显著负相关(P<0.05).以悬浮物为基准的辽东湾不同伞径组海蜇的营养级范围为2.79~3.88,平均营养级为3.28.本研究结果说明,海蜇作为大型浮游动物在辽东湾生态系统中对小型浮游动物的能量传递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辽东湾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提供基础资料.
孙明王彬李玉龙王爱勇董婧麻天宇班艳丽
关键词:水母浮游动物食物来源
应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辽东湾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级被引量:26
2013年
应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2010年6月和8月辽东湾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研究了28种鱼类和26种无脊椎动物的营养位置。结果表明,辽东湾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级处于2.98~4.84,集中在3.70~4.56;相比6月δ15N值的分析结果,8月有50%的鱼类δ15N值增加,孔鳐(Raja porosa)增幅最大,增加了1.06‰;9种鱼类δ15N值减少,鯒(Platycephalus indicus)减幅最大,减少了1.84‰,可见鱼类样品的δ15N值随季节的变化因种类而各异;8月有87.5%的无脊椎动物δ15N值减少,其中,减少幅度大于1‰的有6种,占37.5%,可见无脊椎动物的δ15N值随季节的变化较明显。通过对不同采样点同种生物δ15N值的比较发现,辽东湾近岸海域的10种无脊椎动物的δ15N值均高于远岸海域,差值范围为0.05‰~1.49‰,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陆源污水排放使近岸海洋生物的δ15N值升高。
孙明刘修泽李轶平董婧
关键词:营养级鱼类无脊椎动物
大型水母声学观测与评估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20世纪末以来,世界多个海域频繁出现大型水母暴发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渔业、沿海工业和滨海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研究大型水母生态习性,进而揭示其暴发机理并进行灾害的预警防治,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采用网具、目视、水下摄像、声学技术、航空影像等多种手段的大型水母监测调查工作,其中使用声学技术对大型水母进行资源评估和行为跟踪目前在欧美、日本、韩国等渔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相关应用,在资源评估、运动学规律等研究中展现出较好的观测效果和应用潜力。目前我国在大型水母声学观测研究应用领域鲜有文献报道,通过介绍国际上利用声学技术对大型水母进行资源调查与评估、空间分布监测、运动规律等研究成果,为今后我国开展大型水母声学调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通过本文的分析,建议可以借鉴国际上采用科学鱼探仪、高分辨率成像声呐、声学信标等方法对大型水母进行监测调查和资源评估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将声学技术逐步研究并应用到我国大型水母资源调查与评估、自然生态习性研究、重点水域大型水母动态监测预警中去,完善我国大型水母监测调查体系。
王彬房立晨房立晨李玉龙董婧李轶平李玉龙王文波
关键词:声学评估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海蜇不同地理群体遗传特征被引量:9
2016年
对采自辽东湾和韩国江华岛的2个海蜇群体56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并结合Gen Bank上其他15个海蜇样品的同源序列对其进行序列变异分析,研究海蜇群体的遗传特征和群体遗传结构状况.在所分析的71个个体中共检测到28个多态位点,定义了32种单倍型.海蜇群体呈现出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91±0.06~0.94±0.01)和中等或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60±0.34)%^(0.68±0.40)%].与其他几种大型水母相比,海蜇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海蜇群体间具有2个明显的单倍型谱系分支.比较海蜇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_(ST))和分子变异分析(AMOVA)发现,在本研究取样范围内不同海蜇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结构.不同海蜇群体存在复杂的遗传模式,海蜇独特的生活史特征、其分布海域的海流状况及人为因素如增殖放流等可能是造成海蜇这种复杂遗传模式的原因.
李玉龙董婧王彬李轶平于旭光付杰王文波
关键词:海蜇线粒体COI基因生活史
4种大型水母类ITS-5.8S rDNA序列分析及其在钵水母类系统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由于钵水母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缺乏以及不同时期形态变异较大等原因,对其分类鉴定比较混乱和困难。为弥补形态学分类的缺陷,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法,测定了分布于黄海北部和辽东湾海域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沙蜇(Nemopilema nomurai)、海月水母(Aurelia sp.)、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4种大型水母的ITS-5.8S rDNA序列,同时利用Gen 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ITS1(the Ribosomal First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同源序列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树,分析ITS1序列片段在大型水母种类鉴定方面的可行性及其在钵水母类系统及演化中的应用。结果显示,4种水母的ITS-5.8S rDNA序列变异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序列长度多态性,序列长度范围675~833 bp。钵水母纲很多种类的ITS1序列具有种内长度多态性现象,这种长度多态性主要是由于微卫星重复次数不同所造成的。钵水母纲科间遗传距离为0.295~0.491,种间遗传距离为0.024~0.812;除白色霞水母和海蜇外,种内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00~0.099。采用ML法(maximum likelihood)和贝叶斯法(Bayesian)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拓扑结构不完全相同且与形态分类学的观点不太一致。研究表明,ITS基因序列在钵水母纲不同阶元间变异较大,适合于钵水母纲种类鉴定和属内种间水平的系统进化研究。
李玉龙董婧孙明王彬王文波
关键词:RDNA长度多态性物种鉴定
环境因子对海蜇横裂生殖的综合影响研究
海蜇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是中国渔业重要的捕捞和增养殖对象。本文设计了三因素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投饵频次和盐度三个环境因子对海蜇螅状体横裂繁殖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海蜇螅状体横裂碟状幼体的数量随温度的...
孙明董婧王文波王彬
关键词:海蜇环境因子正交实验
文献传递
温度、投饵频次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与螅状体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白色霞水母是我国近海主要大型灾害水母种类之一,其暴发性增殖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温度(7.5、11、14.5、18、21.5和25℃)和投饵频次(1次/2d、1次/8d和1次/16d)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与螅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色霞水母足囊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8—25℃,足囊繁殖随温度和投饵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对白色霞水母横裂率和横裂次数的影响显著,温度越高,白色霞水母发生横裂生殖的时间越早,横裂生殖速度越快,重复横裂次数越多,释放的碟状体数量也越多。横裂率和横裂次数随投饵频次的增加而递增。白色霞水母螅状体在7.5—25℃范围的成活率均为100%,其生长速度随温度和投饵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和投饵频次对白色霞水母螅状体足囊繁殖、横裂率和螅状体生长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螅状体的横裂次数和初生碟状幼体伞径随螅状体柄径增大而递增,呈线性相关。研究表明,温度、投饵频次即营养条件显著影响着白色霞水母的种群数量,说明海水水温上升、富营养化或渔业资源锐减导致的浮游动物量增加均可能诱发白色霞水母暴发性增殖。结论为进一步探索大型水母暴发的生态环境机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孙明董婧柴雨李玉龙
关键词:温度无性繁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