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2100)
- 作品数:5 被引量:139H指数:4
- 相关作者:苏文超张兴春夏勇张弘弢刘建中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贵州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初步研究被引量:42
- 2008年
- 采用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图像、波谱和能谱分析技术,对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原生富矿石中的含砷黄铁矿Au、As等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有两种金的赋存形式:①不可见金,主要赋存在含砷黄铁矿之中,Au与As之间呈楔形分布关系,推测金以化学结合态金(Au^+)的形式进入含砷黄铁矿的结构;②显微-次显微自然金颗粒(0.1~6μm),分布在含砷黄铁矿的边缘。提出含金-砷黄铁矿的形成可能与含Au热液-岩石相互作用过程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Fe有关,含Fe碳酸盐赋矿围岩是形成高品位、大型卡林型金矿床最重要的控制因素之一,与去碳酸盐化有关的碳酸盐脉可能是寻找深部隐伏卡林型金矿体的重要标志。
- 张弘弢苏文超田建吉刘玉平刘建中刘川勤
- 关键词:卡林型金矿水银洞
- 贵州水银洞Sbt研究及区域找矿意义探讨被引量:37
- 2009年
- 通过对水银洞金矿床Ⅰa矿体的研究,提出Sbt的概念。研究发现:与Sbt有关的水银洞、老万场、豹子洞3个主要金矿床稀土元素特征,都表现为轻稀土含量大大高于重稀土、微弱右倾型,表明物质组分的一致性。初步得出,黔西南地区金矿是区域成矿作用的产物,矿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区内广布的Sbt为隐伏盲金矿床找寻的依据,通过开展深入工作,贵州西南部将会发现更多的盲金(锑)矿床。
- 刘建中夏勇邓一明苏文超张兴春邱林陈明陈发恩付芝康
- 关键词:水银洞金矿床间断面SBT
- 水银洞超大型金矿显微-次显微可见金发现的选矿意义
- 2011年
- 水银洞超大型金矿床金赋存于沿沉积型自形半自形黄铁矿内核生长成的含砷黄铁矿环带中。近来从水银洞金矿床原生富矿石(碳酸盐岩型矿石)中一条含砷黄铁矿细脉中发现100余粒次显微-显微自然金颗粒(0.1~6μm),通过对金的赋存状态及预氧化提金后尾渣的研究,认为矿石破磨至325目有可能损失部分金和系统中黄铁矿出现过氧化现象,从而导致消耗大量的NaOH而成本偏高。
- 刘建中苏文超刘全军夏勇杨成富陈睿张兴春张弘弢
- 关键词:超大型金矿床水银洞
- 层控卡林型金矿床矿床模型——贵州水银洞超大型金矿被引量:42
- 2008年
- 位于滇黔桂"金三角"灰家堡矿集区东段的水银洞超大型金矿床,是成矿预测的成功范例,二度空间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从成矿构造背景、矿床产出地质环境、地质特征、同位素组成、包裹体特征、矿石矿物组合、热液蚀变、矿床(体)空间分带等方面建立了水银洞层控卡林型金矿矿床模型,总结了找矿标志,对于此类金矿找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刘建中夏勇张兴春邓一明苏文超陶琰
- 关键词:超大型SBT水银洞
- 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首次发现大量次显微-显微可见自然金颗粒被引量:46
- 2006年
- 在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原生富矿石的一条含砷黄铁矿细脉中发现有100余粒次显微-显微自然金颗粒(0.1~6μm),并具有清晰的显微岩相学结构。提出了该类型金矿次显微-显微可见自然金颗粒的形成过程可能与含Au热液-岩石相互作用过程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Fe的大量硫化物化而导致热液中Au的过饱和有关,含Fe碳酸盐赋矿围岩是形成高品位大型卡林型金矿床最重要的控制因素之一。
- 苏文超张弘弢夏斌张兴春胡瑞忠周国富夏勇
- 关键词:卡林型金矿水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