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1515)

作品数:17 被引量:85H指数:6
相关作者:李康黄洋王媛媛张洪坤吴韶辉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药学院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藿香正气
  • 8篇藿香正气水
  • 4篇小承气汤
  • 4篇高效液相
  • 4篇承气
  • 4篇承气汤
  • 3篇学成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肉桂
  • 3篇肉桂酸
  • 3篇色谱
  • 3篇中药
  • 3篇相色谱
  • 3篇小叶榕叶
  • 3篇结肠
  • 3篇化学成分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药效
  • 2篇药效物质

机构

  • 15篇广东药学院
  • 4篇深圳市福田区...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5篇李康
  • 7篇黄洋
  • 6篇王媛媛
  • 5篇张洪坤
  • 4篇吴韶辉
  • 3篇周文良
  • 3篇周海涛
  • 3篇李焕丹
  • 3篇陈润莉
  • 3篇陈思亮
  • 3篇邵慧凯
  • 2篇戴京晶
  • 2篇贲永光
  • 2篇丘汾
  • 1篇侯洪斌
  • 1篇侯红斌
  • 1篇刘奋
  • 1篇赵丽芳
  • 1篇路丽

传媒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中草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Chines...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叶榕叶抗炎成分分析及活性评价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对小叶榕叶抗炎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活性筛选。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对小叶榕叶水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利用IR、1H-NM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鉴定。Griess法分析各化合物和巨噬细胞RAW264.7共同培养液中NO量;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表达。结果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是苯甲酸(1)、对羟基苯丙酸(2)、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对羟基苯乙酸(4)、水杨酸(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6)、邻羟基苯丙酸(7)、十五烷酸(8)、2-羟基-3-甲基丁酸(9)、对羟基苯甲酸仲丁酯(10)。分离到的化合物2、4、5、7、9、10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2、3、4、5、10对NO因子的释放抑制作用显著。而化合物1、3、4、5、6、7对TNF-α因子表达抑制较为明显。结论药效试验发现小叶榕叶发挥抗炎药效的作用可能是多成分、多指标协同作用的结果。
黄洋邵慧凯李康刘盛权谢淑桐
关键词:小叶榕叶化学成分分离纯化活性评价
不同采收期小叶榕叶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小叶榕叶的HPLC指纹图谱,为鉴定小叶榕药材提供依据,为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提供参考。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仲丁酯作为参照峰将指纹图谱分为高极性和低极性2部分进行表达。PurospherSTAR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Guard色谱柱:XB-C18(Welch Materials,5μm),流动相为0.2%磷酸水溶液(A)-乙腈(B),采用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70 nm(高极性部位)和290 nm(低极性部位)。利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的12个样品的色谱图谱。结果小叶榕叶中所含成分的各色谱峰均得到了有效分离,在测定的12批药材中,共有55个色谱峰,其中图谱显示有44个峰为12批样品所共有,确定为特征指纹峰,对其中10个共有指纹峰进行了标记;初步发现最佳采收期为秋冬季节。结论该法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具有可靠性,可为进一步研究制定小叶榕叶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黄洋邵慧凯路丽赵丽芳李康刘盛权谢淑桐李建炫
关键词:小叶榕叶采收期
中药藿香正气水对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索中药藿香正气水肠道作用机制。方法:运用肌肉张力测量技术研究藿香正气水对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藿香正气水能够抑制由激动剂—卡巴胆碱(CCH)和KCl引起大鼠结肠平滑肌的收缩。结论:藿香正气水抑制收缩的作用与抑制平滑肌细胞膜上钙通道的开放是相关的。
李康陈思亮周文良王媛媛
关键词:藿香正气水肌肉张力
小承气汤中橙皮苷和肉桂酸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小承气汤中橙皮苷和肉桂酸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以便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Apollo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011%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时间40min,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橙皮苷和肉桂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0.80μg和0.05-0.33μg,精密度为0.24%和0.1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3%和101.9%。在6批样品中,橙皮苷和肉桂酸的含量差别比较大。结论:文章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小承气汤的质量控制。
周海涛李康丘汾侯洪斌陈润莉刘奋戴京晶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小承气汤橙皮苷肉桂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藿香正气水中甘草苷、橙皮苷、水合氧化前胡素和白当归素的含量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藿香正气水中甘草苷、橙皮苷、水合氧化前胡素和白当归素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3%醋酸水溶液(A)-乙腈(B)-甲醇(C),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6 nm。结果:甘草苷、橙皮苷、水合氧化前胡素和白当归素进样量分别在0.008 66~0.173,0.073 4~1.47,0.013 8~0.138,0.005 28~0.10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RSD为1.3%),99.2%(RSD为0.6%),98.5%(RSD为1.9%),100.4%(RSD为1.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藿香正气水质量的方法。
张洪坤李焕丹李康吴韶辉黄洋
关键词:藿香正气水甘草苷橙皮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藿香正气水对结肠上皮细胞T84吸收分泌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索中药藿香正气水肠道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短路电流技术研究藿香正气水对结肠上皮细胞T84吸收分泌的影响。结果:藿香正气水在结肠上皮细胞T84的顶膜面上能激活一个由氯离子通道介导的分泌。结论:藿香正气水对肠道分泌的影响主要和氯离子通道有关。
李康陈思亮周文良王媛媛
关键词:藿香正气水短路电流
中药藿香正气水对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的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索中药藿香正气水肠道作用机理。方法:运用肌肉张力测量技术研究藿香正气水对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藿香正气水能够抑制由激动剂—卡巴胆碱(CCH)和KCl引起大鼠结肠平滑肌的收缩。结论:藿香正气水抑制收缩的作用与抑制平滑肌细胞膜上钙通道的开放是相关的。
李康陈思亮周文良王媛媛
关键词:藿香正气水肠道肌肉张力
藿香正气水有效成分的解痉作用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藿香正气水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和厚朴酚、厚朴酚以及橙皮苷6种成分的解痉作用。方法在离体兔肠管上,观察不同浓度藿香正气水各成分对乙酰胆碱或磷酸组胺引起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和厚朴酚、厚朴酚、异甘草素、甘草素对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引起兔离体肠管收缩均有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甘草苷对磷酸组胺引起兔离体肠管的收缩有抑制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和厚朴酚、厚朴酚、异甘草素、甘草素对兔离体肠平滑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与阻断M胆碱受体和H1受体有关;甘草苷对兔离体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与阻断H1受体有关。
李焕丹李康吴韶辉张洪坤黄洋
关键词:藿香正气水解痉作用乙酰胆碱磷酸组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承气汤中和厚朴酚、大黄素、厚朴酚、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建立小承气汤中和厚朴酚,大黄素,厚朴酚,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pollo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时间25min,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和厚朴酚,大黄素,厚朴酚,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0.61μg、0.09~0.31μg、0.03~0.73μg、0.02~0.10μg和0.08~0.22μg,精密度分别为0.51%、0.19%、0.50%、0.23%和0.1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3%、95.1%、97.3、99.8%和101.2%。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小承气汤的质量控制。
李康周海涛侯红斌陈润莉王媛媛
关键词:小承气汤和厚朴酚大黄素厚朴酚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Development of a monolithic polymer pipette for solid-phase extraction of liquiritigenin in rat plasma被引量:5
2012年
A monolithic polymer column with mixed-mode interaction was prepar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in a 1000μL pipette. Two kinds of monomers, butyl methacrylate (BMA) and 2-(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DMAM) were applied to constructing the mixed-mode interaction of monolithic polymer column. Its solid-phase extraction properties for liquiritigenin (LQG) were evaluat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ith a gradient elution procedure. After the extraction procedure was optimized, the maximum binding capacity and extraction recovery following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dure were investigated. Calibration curve was expressed as A = 65.9C + 4.53 (r2 = 0.998) with a linear range of 0.151-1.80μg/m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nolithic polymer pipette presents good extraction efficiency for LQG. It can be envisaged that the developed monolithic polymer pipette possesses the potential for its application to the enrichment of other flavonoids compounds being similar to the structure of LQG.
Hong Wu Zhang Kang Li Zhi Xian Liang Feng YangWang Qi Wen Lu
关键词:LIQUIRITIGENIN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