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143)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周建勋刘重庆郎建张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物理模拟
  • 2篇盆地
  • 2篇柴达木盆地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模型
  • 1篇地质学
  • 1篇新生代
  • 1篇走滑
  • 1篇走滑运动
  • 1篇黏度
  • 1篇物理模拟实验
  • 1篇构造地质
  • 1篇构造地质学
  • 1篇阿尔金断裂
  • 1篇北部
  • 1篇柴达木盆地西...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贵州省煤田地...

作者

  • 4篇周建勋
  • 3篇刘重庆
  • 1篇郎建
  • 1篇张博

传媒

  • 1篇自然杂志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新生代褶皱-冲断带形成机制的物理模拟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构造物理模拟的方法,根据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实际地质条件设计模型,对该区反S形褶皱-冲断带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褶皱-冲断带的形成受赛什腾山弧形刚性边界和巨厚下侏罗统泥岩滑脱层的控制;褶皱-冲断带自北东向南西逐步扩展,其形态也从弧形逐渐过渡为直线形;挤压应变主要集中在褶皱两侧的逆冲断裂之中,最大值通常出现在新产生的活跃构造带上,剪切应变集中在与挤压方向斜交的褶皱部位。
刘重庆周建勋张博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地质模型柴达木盆地物理模拟
韧性基底层黏度对褶皱-冲断带变形特征的影响——来自物理模拟的启示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系统研究韧性基底层黏度对褶皱-冲断带变形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韧性基底层黏度砂箱模型进行系列实验。结果韧性基底层在黏度较高的情况下,褶皱-冲断带以前冲断层为主导,并以前展方式扩展。随着韧性基底层黏度的降低,后冲断层逐渐占主导,形成双冲向、且比较典型的隔槽式褶皱-冲断带。结论韧性基底层黏度对褶皱-冲断带变形演化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宽阔低锥度的双冲向褶皱-冲断带的形成可能与其下伏存在的软弱基底层有关。韧性基底层的存在是形成隔槽式褶皱-冲断构造样式的重要因素。
周建勋郎建刘重庆
关键词:物理模拟
断裂系统形成机制:来自物理模拟实验的新启示被引量:11
2011年
由于断裂系统的形成大多与大变形构造过程有关,故从小变形岩石力学实验归纳得到的库仑破裂准则及相关的安德森断层模式,并非总能对其形成机制给予合理的解释。物理模拟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方法,可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启示:许多原先认为具有复杂形成机制的断裂系统,其实可以是简单构造变形过程的产物,也无需复杂的动力学机理解释。本文通过一些伸展、挤压和反转这三类常见构造的典型研究实例,以展示物理模拟实验所能带给我们的有关断裂系统形成机制的新启示。
周建勋
关键词:物理模拟
阿尔金断裂走滑运动对柴达木盆地的侧向效应被引量:8
2013年
阿尔金断裂因其巨大的规模及走滑量而被许多学者认为具有显著的侧向效应,并将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反S型褶皱-冲断带的形成机制归结于此,然而这种推测的观点缺乏有力依据。构造物理模拟是研究构造变形机制的有效方法,笔者通过3组三维模型研究阿尔金断裂走滑运动对柴达木盆地构造变形影响的范围和方式,其结果表明:①不论阿尔金断裂平移走滑还是挤压型走滑,都对柴达木盆地产生挤压作用,但挤压应力作用范围及地体运动速率有差异:平移走滑影响范围的前缘边界为弧形,地体运动速率递减较慢,而挤压型走滑的前缘边界为直线形,地体运动速率快速减小;②柴达木盆地近南北向挤压收缩强度远大于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引起的变形,使得紧邻断裂的地体因走滑牵引而发生的运动方向被盆地近南北向的收缩变形所改变;③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对柴达木盆地构造变形的影响集中于盆地西南部,与反S型褶皱-冲断带发育位置不符,不支持反S型褶皱-冲断带的形成受阿尔金断裂控制的观点。
刘重庆周建勋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走滑运动柴达木盆地物理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