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151)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陆文静王洪涛孙晓杰吴华勇朱勇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垃圾
  • 2篇渗滤
  • 2篇渗滤液
  • 2篇生物反应
  • 2篇水剂
  • 2篇填埋
  • 2篇填埋场
  • 2篇保水
  • 2篇保水剂
  • 2篇持水性能
  • 1篇独立性
  • 1篇厌氧
  • 1篇厌氧降解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有机物
  • 1篇溶解性有机物
  • 1篇溶解有机物
  • 1篇三维荧光
  • 1篇三维荧光光谱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5篇王洪涛
  • 5篇陆文静
  • 3篇吴华勇
  • 3篇孙晓杰
  • 2篇段振菡
  • 2篇朱勇
  • 2篇龙於洋
  • 1篇赵由才
  • 1篇任路路
  • 1篇张玲
  • 1篇周泽宇
  • 1篇牟子申
  • 1篇王嘉捷
  • 1篇王思明
  • 1篇赵孝芹
  • 1篇王敦球
  • 1篇赵晨曦
  • 1篇迟子芳
  • 1篇项振宇
  • 1篇陆美菊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Journa...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光谱校正对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在三维荧光光谱(EEM)测定中,由仪器直接记录的光谱(称为未校正光谱)由于受荧光光度计光源灯或探测器等波长特性的影响,并不是荧光物质本身的真实光谱,研究了光谱校正对腐殖酸和色氨酸EEM光谱特征以及传统寻峰法和新兴FRI分析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校正后,Ex/Em=220~450/250~500nm范围内荧光强度降低,Em<250nm范围内荧光强度增大,腐殖酸荧光峰明显"蓝移"。基于寻峰法的荧光指数(FI)和腐殖化指数(HIX)明显减小,自生源指数(BIX)略增;基于FRI分析法的反映各区域标准体积百分比PⅠ,n,PⅡ,n和PⅢ,n明显上升,而PⅣ,n和PⅤ,n显著下降。因此,进行光谱校正是获得真实光谱谱图及光谱特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吴华勇周泽宇王洪涛陆文静孙晓杰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
垃圾中含碳有机物厌氧降解过程的独立性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混合垃圾中单物质纤维素、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降解的独立性与否可为模拟和预测填埋场任意时刻的产气特性和稳定化进程提供依据。本文对单物质降解的独立性进行了探讨,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填埋环境下,单物质的厌氧产气量具有可叠加性,即各种单物质的降解是独立的。但是根据葡萄糖效应,在单一菌种纯培养试验中,会出现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即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转化会受到易降解有机物的抑制。在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生态系统复杂,可能会在具体环境中产生一些特殊的抗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的微生物。如要从理论上确定填埋垃圾中有机物厌氧降解过程的独立性问题,需要设计专门的微生物学和酶学试验作进一步研究。
孙晓杰王敦球王洪涛陆文静张玲陆美菊吴安杰项振宇黄亮
关键词:垃圾葡萄糖厌氧降解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堵塞问题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的堵塞问题,研究并探讨了堵塞原因和堵塞治理、预防措施。结果表明:渗滤液中有机悬浮物在矿化垃圾表层的截留与吸附是造成矿化垃圾反应床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该文试验条件下,二级串联工艺中,第一级反应床的表层总有机碳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总有机碳从最初的9.4%提高到发生堵塞时的10.7%;而中部垃圾的总有机碳含量则维持在9.4%~9.5%。第二级反应床表层和中部垃圾的总有机碳分别维持在9.2%~9.5%和9.0%~9.4%,未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矿化垃圾累计降解污染物的量,提出了矿化垃圾极限负荷和临界负荷的概念。
孙晓杰王思明赵孝芹王嘉捷赵由才
关键词:矿化垃圾渗滤液
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层水分调控之保水剂筛选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聚丙烯酰胺(PAM)类高分子合成材料对有机无机物具有较强的絮凝、吸附作用.选择10种水溶性以及4种非水溶性PAM保水剂,通过考察相对分子质量、离子类型、离子度、粒径等性状对保水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对各种剂型的保水能力进行比较,确定了以持水性、重复使用性和抗干扰性为主要筛选因素的评判体系,筛选出最佳材料———非水溶性的JB和水溶性的W SN20两种剂型的保水剂.其中JB能使基质砂的饱和水合度增加32%.而加压式多步出流试验表明,垃圾中添加0.1%JB可改善其渗透性、提高持水性能、减缓渗漏,表现为基质势26.735 kPa时样品的平衡含水率比对照提高12%以上,由此明显改变垃圾的水分特征曲线.
陆文静牟子申朱勇王洪涛赵晨曦
关键词:保水剂持水性能生活垃圾覆盖层
PAM保水剂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持水性能及生物活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填埋垃圾的含水率是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垃圾降解和渗滤液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农业上广泛应用的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保水剂用于垃圾填埋场保水持水性能的改善,以提高填埋场微生物活性,促进有机物降解.选取了典型的非水溶性高分子保水剂JB和水溶性高分子保水剂WSN20,通过考察填埋过程中介质含水率、渗滤液产量及水质,填埋气组分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评价保水剂种类及添加量对填埋介质持水性能和垃圾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的添加量对介质的持水能力和微生物活性具有较大的影响.适量高分子保水剂的添加可有效减少渗滤液的产生并改善其水质.其中非水溶性保水剂JB的效果尤为显著,0.1%的投加比时能使填埋装置内介质的含水率增加12%,提高填埋体系中的微生物活性3.3倍,渗滤液产生量的削减达到75.6%.
陆文静朱勇龙於洋王洪涛吴华勇杜渊段振菡迟子芳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保水剂持水性能渗滤液微生物活性
大型厌氧填埋场中铁的分布特征及迁移行为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以北京南郊某大型厌氧填埋场为例,对不同填埋龄垃圾中的铁含量、价态转换及形态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厌氧填埋场填埋龄为3~10年的垃圾中Fe含量变化范围为18532.8~26897.2 mg/kg。由于微生物的异化铁还原作用,Fe(III)不断被还原为Fe(II),Fe(II)/Fe(III)从0.51上升到1.01。形态分析结果表明:Fe在不同填埋龄垃圾中的形态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残渣态含量最高,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次之,酸可溶解态含量最低,可还原态受环境因素影响极大,硫化物对Fe形态分布影响最显著。
朱勇段振菡陆文静龙於洋王洪涛吴华勇任路路
关键词:
Stepwise superposition approximation approach for analytical solutions with non-zero initial concentration using existing solutions of zero initial concentration in contaminate transport
2011年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contaminant transport are widely used for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urposes.However,many existing solutions are obtained subject to an initial condition of zero concentration,which is often unrealistic in many practical cases.This article proposed a stepwise superposition approximation approach to solve the non-zero initial concentration problem for first-type and third-type boundary conditions by using the existing zero initial concentration solution.Theoretical examples showed that the approach was highly efficient if a proper superposition scheme with relative concentration increments was constructed.The key parameter that controlled the convergence speed was the time increment(△t) multiplied by the rate constant(λ).The approach served also as an alternative way to make a convenient concentration calculation even if the non-zero initial concentration solution of a problem was known.
Hongtao Wang Rong Han Yan Zhao Wenjing Lu Yaxin Zhan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