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453)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英华李原野杨蕾蕾耿文静刘昊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GDL诱导大豆分离蛋白冷凝胶对益生菌的保护被引量:2
- 2013年
- 主要研究了葡萄糖酸内酯(GDL)诱导大豆分离蛋白冷凝胶在胃酸pH环境下对乳酸菌的保护情况。利用GDL诱导形成的大豆分离蛋白冷凝胶在胃酸pH环境下作用30min后乳酸菌的存活率为评价指标,用以评价大豆分离蛋白冷凝胶对乳酸菌的保护情况。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在pH1.2的胃酸环境下,大豆分离蛋白冷凝胶的成胶条件为变性温度90℃、SPI浓度9%、GDL浓度1.2%,对乳酸菌的保护效果最佳。活菌落菌落计数的数量级由初始的107变为105cfu/mL,仅下降了2个数量级,乳酸菌的存活率达到26.61%,得到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胃酸pH环境下GDL诱导的大豆分离蛋白冷凝胶能很好的保护乳酸菌,为益生菌和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张英华田柬昕刘德库
-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GDL乳酸菌胃酸
- 酰化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pH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为探讨琥珀酰化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SPI)pH响应性的影响,在特定pH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与琥珀酸酐发生酰化反应。通过单因素得出最优条件:酸酐蛋白比0.15、pH 9.0、反应时间30 min,此时酰化程度最高。优化的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酸酐蛋白比16.97%、时间28.11 min、pH 9.32。以葡萄酸内酯(GDL)作交联剂,将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制成凝胶;以溶胀性和pH响应性为指标,测定酸酐添加量和GDL添加量对其凝胶性的影响。结论:当GDL添加量3.0%,酸酐添加量12.5%时,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溶胀性、pH响应性最佳。
- 刘昊王欢耿文静杨蕾蕾卜繁玲李原野张英华
-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酰化改性凝胶溶胀性PH响应性
- RP-HPLC测定乳清蛋白糖基化产物中的氨基葡萄糖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酸水解释放出的糖基化产物中氨基葡萄糖,采用Elite C18色谱柱分离,以68%的0.025 mol·L^(-1) pH 3.6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和32%甲醇作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1),进样体积10μL,柱温35℃。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氨基葡萄糖0.1~100μg·m L^(-1)与氨基葡萄糖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以0.3、0.5、1.0 mg 3个添加水平作回收试验,氨基葡萄糖平均回收率为88.05%~110.79%,相对标准偏差为2.45%~5.92%;氨基葡萄糖检出限为0.02μg·m L^(-1)。糖基化乳清蛋白中氨基葡萄糖含量为2.03 mg·g^(-1)。RP-HPLC测定法用于乳清蛋白-氨基葡萄糖糖基化产物制备条件优化,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蛋白质-氨基葡萄糖糖基化产物中氨基葡萄糖含量分析测定。
- 张英华刘艳乐刘天舒朱敏
-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乳清蛋白氨基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