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82102210107)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曹西征曹英孙林范海菊张磊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计算机
  • 1篇新教
  • 1篇新教育
  • 1篇学法
  • 1篇学前儿童
  • 1篇音乐
  • 1篇音频
  • 1篇音色
  • 1篇余弦
  • 1篇余弦变换
  • 1篇数据库
  • 1篇数据库原理
  • 1篇频谱
  • 1篇琴音
  • 1篇项目教学
  • 1篇项目教学法
  • 1篇离散余弦变换
  • 1篇教育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乐曲

机构

  • 5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新乡学院

作者

  • 4篇曹西征
  • 2篇范海菊
  • 2篇曹英
  • 2篇孙林
  • 1篇张聪品
  • 1篇冯乃勤
  • 1篇张磊

传媒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计算机技术与...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可控虚拟乐器音色模型
2009年
为了构建虚拟乐器,提出了一种可控音色模型。该模型包括频谱子模型和振幅包络子模型。保持振幅包络子模型参数不变,调节频谱子模型参数,对音色效果进行分析,找到这些参数对乐器音色的作用规律。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模型可提供对音量、衰减快慢、泛音宽度和泛音位置等方面的控制。与以往硬件合成音色的方法相比,该软件方法可节省大量的成本,同时实现音色的可控性。对软件乐器音色的构建和算法作曲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基础意义。
曹西征张磊范海菊
面向学前教育教学的钢琴音色的计算机模拟被引量:2
2010年
对面向学前教育教学的钢琴音色的计算机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钢琴音色的频谱模型和振幅包络模型.利用一维离散余弦变换分析钢琴各音的频谱特性,将泛音参数作用于频谱模型;分析各音的波形影像,将振幅包络参数作用于振幅包络模型,最终生成钢琴的音色.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产生的钢琴音色可完全满足教学要求,与通过录制产生钢琴音色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大大节省资源成本.
曹西征曹英孙林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钢琴音色频谱
基于双全正弦的计算机乐器音色建模
2009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全正弦的计算机乐器音色模型,以达到通过调节参数来改变计算机乐器音色的目的。该模型包括振动子模型和振幅包络子模型。保持了振幅包络参数取值不变,定义了调节音色的参数,分别为振幅系数、周期系数和方差系数。在VC++环境下,利用一维离散余弦变换获取该模型在不同参数下的频谱。通过分析音色参数对频谱的影响,找到这些参数对乐器音色的作用规律。实验表明,在振幅系数和周期系数都相等时,可将音高整体提高一个8度。在振幅系数和周期系数其中之一不等时,方差的值越大,音色的频谱就越丰富,乐器音色就越响亮;反之音色就越暗淡。对计算机乐器音色的合成和音乐的计算机生成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该模型简单,便于推广。
曹西征冯乃勤张聪品
关键词:离散余弦变换
数据库原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
2010年
针对数据库原理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一些创新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在教学活动中选择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变为由兴趣激发的主动探索,使其创新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自然形成,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加强计算机专业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孙林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创新教育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学前儿童乐曲的计算机生成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对学前儿童乐曲的计算机生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将乐谱转化为音频文件并构建软件乐器。首先建立振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音色模型,包括振幅包络子模型和频谱子模型。对乐谱中的信息,包括音高、调号等进行编码,建立表示绝对音高与相对音高、调号之间关系的音高模型。利用音高模型和十二平均律完成相对音高到振动频率的映射,再利用音色模型生成WAV音频文件。与传统的演奏结合录制生成音乐的模式相比,该方法可节省演奏的人力成本和硬件乐器的物力成本,提高音质和产出效率,并享受众多的创意,更能满足学前儿童的需求。
曹西征曹英范海菊
关键词:学前儿童乐曲计算机音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