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4407120008)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红朱杏燕郭清宇邵将洋李倩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艺术更多>>
- [Ru(bpy)_2(tatp)]^(2+)介导d(AG)_(10)和d(AC)_(10)在ITO电极上的组装与氧化
- 2013年
-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Ru(bpy)2(tatp)]2+(bpy=2,2′-联吡啶,tatp=1,4,8,9-四氮三联苯)介导d(AG)10和d(AC)10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的组装与氧化。结果表明,应用连续微分脉冲伏安法能有效地实现[Ru(bpy)2(tatp)]2+介导的d(AG)10和d(AC)10在ITO电极上的组装,并且d(AG)10的组装效果优于d(AC)10。ITO电极上的组装层在约0.64V出现1对由表面电化学控制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随着伏安扫描次数的增大而增大。同时,[Ru(bpy)2(tatp)]2+能介导d(AG)10在ITO电极上的氧化,但对d(AC)10介导氧化效果不明显。此外,结合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光谱探讨了d(AG)10和d(AC)10在ITO电极上电化学组装和电催化氧化的机理。
- 甘桂莲姚夙李红
- 关键词:电化学组装电催化氧化
- DNA调制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在ITO上的电化学及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应用伏安法、荧光光谱和荧光显微镜研究了多吡啶钌髤配合物[Ru(bpy)3]2+(Ru1)、[Ru(bpy)2phen]2+(Ru2)和[Ru(bpy)2tatp]2+(Ru3)(bpy=2,2′-联吡啶,phen=1,10-邻菲咯啉,tatp=1,4,8,9-四氮三联苯)在ITO上的电化学行为、光致发光性能及DNA在其中的调制作用。结果表明,Ru1、Ru2、Ru3分别在1.020、1.026、1.081V条件电位下在ITO电极上呈现出清晰的扩散控制波,随着连续伏安扫描次数的增加,较负电位下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吸附控制波。DNA的加入,尽管减小了这3种配合物在缓冲溶液中的扩散系数,但能促进其在ITO上的吸附组装。不管有无DNA存在,这3种钌髤配合物的组装强度均为Ru3>Ru2>Ru1。此外,在450nm波长光激发下,在ITO上的Ru1、Ru2、Ru3分别在576、588、610nm波长下呈现明显的发射峰,其量子产率按Ru1、Ru2、Ru3顺序增强。DNA的加入增大了Ru2和Ru3的发光强度和量子产率。该研究为具有氧化还原和光致发光活性生物分子器件的构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郭清宇邵将洋朱杏燕李红
- 关键词:DNAITO电化学光致发光
- 基于电聚合膜的酚类污染物的检测、去除及再利用被引量:1
- 2012年
- 作者结合课题组的研究,介绍了酚类污染物电聚合膜的制备方法和影响电聚合的因素,讨论了电聚合的机理,并对其在酚类污染物的检测、去除及再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展望了酚类污染物电聚合膜的应用前景.
- 李倩李红
- 关键词:酚类污染物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