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DJSK100196)
-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5
- 相关作者:秦鹏李亚菲黄莉李汝义王华兵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国土资源部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环境利益分配的经济诱因规制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经济诱因是重要的环境经济学方法,是环境利益分配的基本环境政策与法律手段,在自由市场思潮主导国家立法与公共政策下,经济诱因是环境资源保护思想由直接管制向间接管制的范式转换。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显示,通过环境税和排放权交易的诱因手段能够促进有效率的环境资源保护。文章从经济诱因手段之于环境资源保护的概括原理开篇,探讨了环境税和排放权交易两种基本诱因的正当制度基础与制度设计的现实操作性,并且对于制度行为流程中的各利益主体角色给予基本关注。
- 杜健勋秦鹏
- 关键词:经济诱因环境税排放权交易
- 我国石油资源供给困境的制度检视与规范途径--以“柴油荒”事件为视角切入被引量:1
- 2012年
- 我国石油资源供给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石油行业的高度垄断、成品油进口资质门槛高、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失灵。石油资源供给困境突显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反垄断法律规定自相矛盾、对规模经济的控制协调不足、垄断行为未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因此,必须出台有关反垄断行为的实施细则、在反垄断法中坚持规制行为主义与规制结构主义并用,并将垄断行为纳入司法审查机制。
- 秦鹏黄莉
- 关键词:石油资源柴油荒制度检视反垄断法
- 环境公民身份:形成逻辑、理论意蕴与法治价值被引量:22
- 2012年
- 社会时代的变化始终影响着对公民身份及权责的诠释,与环境议题相关的环境公民身份是环境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公民身份范式。安德鲁·多布森、约翰·巴里、詹姆斯·康奈利等学者从不同侧重面对环境公民身份进行了理论建构。环境公民身份内含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体之域与公共领域相容、民主参与与国家治理互动的实质意蕴。环境公民身份理论具有修正环境法目的偏差、引导公民环境责任规范创新、推进公民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构的法治价值。
- 秦鹏
- 关键词:环境时代公民身份法治价值
-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共生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制度具有彼此互惠、共同生存、协同进展的共生关系。知识产权制度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发展具有保障功能,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对知识产权的完善具有推动功能。劳动财产理论、社会契约公意理论、财产权功利主义理论,是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制度共生性的理论基础。为实现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共生性关系,应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市场环境,完善节能减排技术知识产权质押等制度设计。
- 马可田亦尧
- 关键词: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制度
- 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性及其制度矫正被引量:11
- 2013年
- 城市规划是以空间规划为形式,以城市公共生活的全面塑造为内容的社会性规划。它的本质诉求在于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建构公共领域,实现城市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利益冲突最小化。由于受到资本和权力两种主导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城市规划的形成和运行遭遇了诸多与公共利益不相适应的困境。城市规划的领导意志化、目标的经济化和效率化、主体的单极化、利益错置和问责机制的缺位,导致了许多社会公正问题。通过完善城市规划的决策体制、规划内容、绩效考核、问责制度等方式,可以彰显城市规划的"公共利益"诉求,矫正城市规划的各种困境。同时,城市空间的公共治理还应在组织载体、形式和方法等层面上对公众参与提供充分的制度空间。
- 王华兵秦鹏
-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利益资本逻辑公共参与
- 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的完善:以《土地管理法》修改的视角被引量:6
- 2012年
- 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需要《土地管理法》的确认和保护,所以在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中,特别是市场配置方式的逐步完善,也要《土地管理法》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中国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目前仍存在土地市场不健全、国家干预不适当,以及由此带来的土地利用不高效等问题,这也是目前《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造成的。因此,必须通过修改《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健全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协调好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的关系,保障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 秦鹏孟甜
-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管理法》修改
- 城市规划善治的价值诉求和制度实现
- 2011年
- 善治是现代民主社会治理的最佳状态。城市规划善治主张管理主体多元化,强调政府对社会的公共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城市规划善治的基本价值诉求。城市规划善治的实现存在政府权责失衡、崇尚效率至上、公民参与权欠缺等困境。要实现城市规划善治,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等突出问题,必须夯实规划行政问责制、构建责任政府、扩增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广度和深度,并健全完善城市规划决策体制和规划内容。
- 秦鹏黄莉
- 关键词:城市规划善治公共理性公共参与
- 论我国旱灾防治法律体系之不足与完善——比较法的视角被引量:3
- 2013年
- 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在旱灾防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确立预防为主的立法理念、形成相对完备的旱灾防治法律体系及制定专门的《国家干旱政策法》。这些国家在旱灾防治立法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的旱灾防治法制建设,应该以生态文明为终极目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突出对干旱的预防性管理,建立调控干旱全过程和系统化的旱灾防治法律制度体系。在旱灾防治立法的制度设计方面,应尽快完善防旱抗旱法律体系,制定专门的《防旱抗旱法》、加强与旱灾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及加强旱灾防治之间的国际合作。
- 秦鹏李亚菲
- 关键词:法律体系
- 长江流域跨区水污染的法律规制——基于现实考察与利益博弈的反思被引量:15
- 2012年
- 长江流域跨区水污染的防治不仅是政策规划层面的问题,更应该从法律规范层面对跨区水污染的治理模式、相邻政府间的协商合作等予以规制。跨区水污染的治理包括政府主导型、政府指导型、自组织型三种模式。针对长江流域跨区水资源利用中的公地悲剧、地方保护主义和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法律层面的规制应以循环经济理念和流域控制理念为指引,形成完整的流域跨区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以宏观综合性立法规范跨区水污染的防治,健全跨区水污染管理体系和解决程序。同时,完善多元中心府际协作治理机制、环境监测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和流域跨区生态补偿制度等,以法律和制度体系保障长江流域区域间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 秦鹏李汝义
- 关键词:府际合作信息共享生态补偿
- 论生态利益国家补偿的法理基础被引量:3
- 2014年
- 生态利益国家补偿,具有深厚法理基础,蕴含公平正义法律理念,其涉及因环境资源的多元价值而产生的多种利益关系,由于个体利益的差异性、多元化导致生态补偿的利益失衡。而生态利益国家补偿的法理基础——利益衡平,正是这种利益失衡扭转机制的体现,是协调生态利益国家补偿中相关利益冲突的规则。需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界定利益衡平,论证生态利益国家补偿的法理基础。
- 李亚菲
- 关键词:生态利益利益衡平法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