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cxniglas-A02-15)

作品数:1 被引量:28H指数:1
相关作者:吴敬禄刘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营养化
  • 1篇太湖
  • 1篇湖泊
  • 1篇湖泊富营养化
  • 1篇湖泊记录
  • 1篇环境信息
  • 1篇富营养化
  • 1篇沉积物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篇刘建军
  • 1篇吴敬禄

传媒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太湖大浦湖区近百年来湖泊记录的环境信息被引量:28
2006年
通过对太湖TJ-2钻孔的137Cs、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及化学元素等多指标综合分析,探讨了太湖大浦湖区近百年来的环境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前,沉积物中大部分金属元素如Al、Mn、Cu、Cr、Ni、Zn与粘土含量具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74~0.82之间。此阶段湖泊生产力不高,水环境较好,沉积物以较低的营养元素含量为特征。50—90年代,是太湖向现代湖泊环境转化的显著时期,湖区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为活动对湖泊系统严重干扰,湖区迅速达到富营养化。在沉积物中表现为Fe/Mn值下降,有机碳、总氮、总磷与重金属元素急剧上升,且重金属元素变化明显不同于沉积物粒度及Al元素变化曲线。90年代以后,湖区一直持续着富营养化状态,富营养趋势渐缓,沉积物中粘土含量上升、营养元素稍降及重金属指标变化不明显的趋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征。TJ-2钻孔显示的环境信息与湖泊实际环境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刘建军吴敬禄
关键词:太湖沉积物湖泊富营养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