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8ZR1415100)

作品数:9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赵兵涛钟美黄朔陶雯雯刘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烟气
  • 3篇CO
  • 3篇传质
  • 2篇旋流
  • 2篇氧化碳
  • 2篇两相流
  • 2篇二氧化碳
  • 2篇传质系数
  • 1篇旋转填料床
  • 1篇烟气脱汞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生物固定
  • 1篇生物质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添加剂
  • 1篇填料
  • 1篇填料床
  • 1篇脱汞
  • 1篇喷淋

机构

  • 9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9篇赵兵涛
  • 2篇陶雯雯
  • 2篇黄朔
  • 2篇钟美
  • 1篇郝小红
  • 1篇苏亚欣
  • 1篇张忠孝
  • 1篇张一昕
  • 1篇熊锴彬
  • 1篇吴明洋
  • 1篇刘涛
  • 1篇彭远昌
  • 1篇李蕾蕾

传媒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燃煤烟气汞排放预测被引量:5
2016年
选取对烟气汞排放影响显著的特征参数,采用一类新的随机过程方法——高斯过程回归模型来预测烟气中单质汞、氧化汞和颗粒汞的排放浓度,分别讨论了协方差函数和样本比例对模拟预测精度的统计学影响.结果表明:平方指数协方差函数优于有理二次协方差函数和Matern协方差函数;预测精度随样本比例的增大而提高;高斯过程回归模型优于常规非线性模化方法并显示出更好的鲁棒性,对烟气中汞的形态预测有较好的适用性.
钟美赵兵涛黄朔
关键词:燃煤烟气汞形态模化
添加剂在生物质燃料燃烧时对N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为控制生物质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本研究采用向生物质中添加纳米铁基添加剂的方式进行NO燃烧抑制研究。在一维管式炉中,分别对含有纳米Fe2O3添加剂的三种典型生物质燃料玉米秸秆、稻壳和锯末进行生物质取样100 mg,在700、800和900℃工况下实验研究NO排放特性。结果表明:Fe2O3可以有效地降低NO的峰值。随着温度升高,玉米秸秆和锯末的NO峰值降低率加大,在800℃时稻壳的NO峰值降低率最大。不同温度下,添加1 mg的Fe2O3时玉米秸秆、稻壳和锯末的最大NO峰值降低率分别为18.71%、29.88%和18.66%。增加Fe2O3的添加剂量,NO峰值降低率增大。在900℃时添加0.52 mg的Fe2O3,玉米秸秆、稻壳和锯末,最大NO峰值降低率分别为28.02%、32.56%和27.12%。纳米Fe2O3降低NO排放的效果要好于纳米单质Fe。根据生物质燃烧过程中氮的转化路径与机理,推测Fe2O3主要通过将NO的前驱物HCN还原为N2,从而抑制NO的生成;单质Fe则主要通过直接将生成的NO还原为N2来减少NO的排放。
吴明洋赵兵涛苏亚欣
关键词:生物质燃烧NO
微藻固定燃烧烟气中CO_2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空气中CO2浓度升高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科学、政治、经济问题。近年来,对可用于直接固定工业废气尤其是燃烧烟气中CO2的捕捉和封存(CCS)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这些技术中,微藻生物固定CO2是一种具有大规模应用前景和经济上可行的CCS技术。以下从藻种的筛选、烟气条件对微藻固定CO2的影响、高效光生物反应器的开发和微藻产物的利用等方面对微藻生物固定烟气中CO2的现状和发展以及作者所在实验室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其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微藻固定燃烧烟气中CO2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起到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张一昕赵兵涛熊锴彬张忠孝郝小红刘涛
关键词:微藻二氧化碳燃烧烟气生物固定CCS
基于胺法的旋流喷淋气液吸收烟气CO_2的性能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强化CO_2捕集过程的气液传质,设计了一类多级旋流喷淋反应器,实验研究了典型的醇胺(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脱除CO_2的分离效率和传质系数,并分析了操作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MEA的脱碳效率(最大值95%)大于DEA的脱碳效率(最大值92.3%).与相关研究数据的对比表明,多级旋流喷淋可以有效增强醇胺-CO_2喷淋反应系统的传质过程.醇胺溶液旋流气液吸收烟气CO_2的脱碳效率受操作条件的影响,其随着吸收剂质量分数、吸收剂流量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烟气中CO_2体积分数和烟气流量的增加而降低.
何书申赵兵涛俞致远
关键词:醇胺CO2捕集传质系数
流化床烟气脱汞气固两相流动的可视化研究与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探究流化床烟气脱汞反应器内气固两相的流动过程,通过可视化显形实验对不同主流化风速、床层物料高度、颗粒粒径和活性炭喷口速度下反应器内气固流动的行为和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气固两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具有流动模拟的可靠性.主流化风速增加或颗粒粒径减小,均会加剧气固两相流动的剧烈程度,活性炭喷口气流会造成气固两相的局部湍动,但床层物料高度由于受到壁面与颗粒的摩擦力和内部气泡大小的综合作用,对气固流动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黄朔赵兵涛钟美
关键词:流化床反应器烟气脱汞两相流动可视化数值模拟
环境空气质量国家标准的演变与比较被引量:25
2014年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评价和管理的重要规范。研究了环境空气质量国家标准的形成、现状与发展,重点分析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演变内容和背景依据及新标准与典型发达国家或组织标准的差异。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质量国家标准的污染物项目、标准形式不断更新完善,浓度阈值更加严格,标准修订的依据和程序更加科学完善。虽然在某些方面仍与其他发达国家标准有一定差距,但总体来说,新标准的建立以及实施有助于我国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空气质量管理体系。
何书申赵兵涛俞致远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
旋流气液两相强化吸收CO_2的传质性能被引量:3
2015年
为强化二氧化碳的吸收过程,采用一类旋流逆向气液多级接触的方式,以Na OH溶液为吸收剂,研究其与大跨度浓度CO2(2.5%~15%)接触反应的传质性能。分别探讨了吸收剂浓度、吸收剂流量、烟气CO2浓度、烟气流量及反应温度对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ga)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其Kga可达(4.53×10-5)^(9.22×10-5)kmol·m-3·s-1·k Pa-1。与双级直流喷雾和单级旋流喷雾相比,旋流逆向气液多级接触能够有效强化大跨度浓度CO2的吸收过程。Kga随吸收剂浓度、流量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CO2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CO2浓度大于5%)的非线性关系,随气体流量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俞致远赵兵涛何书申
关键词:旋流气液两相流传质
鼓泡式反应器高径比对氨法烟气脱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以N2和CO2混合气模拟燃烧烟气,研究了鼓泡反应器的高径比以及反应条件对氨法烟气脱碳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高径比的条件下,CO2吸收率随氨水质量分数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随进气CO2体积分数和模拟烟气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CO2吸收率随高径比的增加而增大,在高径比为3.98、氨水质量分数为28%、进气CO2体积分数为10%、模拟烟气流量为1.0 L/min、反应温度为40℃的条件下,CO2吸收率最高可达100%。
彭远昌赵兵涛李蕾蕾陶雯雯
关键词:二氧化碳烟气高径比氨法废气处理
基于LS-SVM的旋转填料床吸收CO_2气液传质性能的预测被引量:2
2013年
旋转填料床可高效强化气液吸收过程,气液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有转子尺寸、填料特性等结构参数和转子转速、气液流量、气液浓度、操作温度等操作参数。为准确预测气液传质系数,针对旋转填料床中NaOH溶液吸收CO2的过程,提出了其传质的无因次影响变量,然后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方法建立了旋转填料床吸收CO2气液传质性能预测模型。结合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网格搜索法与10折交叉验证法获得模型参数最优值为:γ=3.833 4×104,σ2=0.717 6。对57组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相对误差为±15%以内,均方差为4.01×10-5,确定系数R2为0.984 2。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且泛化性能较好。
陶雯雯赵兵涛
关键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旋转填料床传质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