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02K10-G2)
- 作品数:7 被引量:204H指数:5
- 相关作者:吴海琴张桂莲赵英贤展淑琴王海芳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葛根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障碍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 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暗回避反应法测定学习记忆能力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末端标记法 ,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海马 CA1 区的 bcl- 2阳性细胞数、凋亡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 1)与再灌注组相比 ,葛根素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 ;( 2 )脑缺血再灌注后 ,海马 CA1 区 bcl- 2蛋白的表达随再灌注时间不同而变化 ,缺血 2 0 min后再灌注 2 4 h达高峰 ,葛根素组 bcl- 2蛋白的表达于相应的时间点明显增多 ;( 3)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 区神经元凋亡损伤在再灌注 72 h损伤最重 ,葛根素组可减少相应时点神经细胞凋亡数。结论 葛根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 bcl- 2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或延迟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有关。
- 吴海琴常明则张桂莲赵英贤
- 关键词:葛根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学习记忆障碍脑保护
- 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红细胞生成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红细胞生成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2-VO)建立VD的动物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VO组和葛根素组,每组又分为1周、3周、6周、2月(n=6)四个时间点;应用Y型水迷宫实验测定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HIF-1α和EPO蛋白的表达。结果①2-VO组和葛根素组大鼠游全程时间和误入盲端次数均显著增加,但各时间点葛根素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均显著优于2-VO组。②各时间点,2-VO组和葛根素组大鼠海马CA1区HIF-1α和EPO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但葛根素组两种蛋白的表达均较2-VO组明显降低。结论葛根素可提高缺血脑组织细胞内氧浓度,改善学习记忆功能,对VD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 吴海琴张蓓张桂莲展淑琴张茹赵英贤
- 关键词:葛根素血管性痴呆低氧诱导因子-1Α促红细胞生成素
- 脑梗死患者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和脂蛋白(a)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变形性与血清脂蛋白(a)[Lp(a)]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技术、激光衍射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对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变形性及血清Lp(a)进行测定。结果 急性脑梗死时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变形性降低,血清Lp(a)含量增高。血清Lp(a)水平与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变形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高水平血清Lp(a)浓度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不仅与其致动脉硬化和抗纤溶作用有关,而且可能与其降低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和变形性有关。
- 吴海琴张桂莲曹会芳王利马小玲
- 关键词:脑梗死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变形性
- 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2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两组均给予降脂、控制血糖、血压、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的静脉滴注,剂量30 m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的静脉滴注,剂量2 mg,1次/d,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6、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TNF-α、IL-6水平、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血浆TNF-α、IL-6水平、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浆血浆TNF-α、IL-6水平有关。
- 王成立高路王学莉伏添周林裕胡骁
- 关键词:重症脑梗死纳洛酮依达拉奉白介素-6
-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当归多糖的单糖组成被引量:142
- 2005年
-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了9种常见单糖的分离模式,并成功地用于当归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果表明,当归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及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0.57∶1.00∶0.13∶3·06∶8.16∶7.17∶12.69。该HPLC方法是简单、快速、灵敏、方便的分析技术,可用于当归多糖的质量控制。
- 杨兴斌赵燕周四元刘莉王海芳梅其炳
- 关键词:当归多糖单糖组成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多糖当归
- 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了解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5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葛根素治疗,药物用量为0.5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治疗14d。采用北京普利生LBY-N5A锥板式血液流变学测定仪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观察、比色法测定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同时选取查体健康者38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和血纤维蛋白原增高,葛根素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有显著性改善和纤维蛋白原降低。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和血液纤维蛋白原增高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有改善作用,其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 吴海琴孙启岗展淑琴徐静袁海峰甄长安
- 关键词:脑梗死血液流变学葛根素
- 肝康合剂实验性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康合剂对实验性免疫诱导型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雌性Wistar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肝康合剂作为抗肝纤维化药物,通过光镜观察肝脏HE、VanGieson(VG)胶原染色,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大鼠使用肝康合剂后肝脏组织中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免疫诱导肝纤维化大鼠在造模结束后肝组织学改变呈进行性加重,以造模结束后3月为著,TIMP-1、TIMP-2mRNA及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电镜见模型组有较多激活的HSC及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在肝窦周间隙及肝细胞间,经肝康合剂治疗后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肝组织结构明显好转,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未见到激活的HSC,TIMP-1、TIMP-2mRNA及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其效果为预防组及治疗组效果均明显优于秋水仙碱组。结论:肝康合剂可以逆转肝纤维化,抗肝纤维化机制可为:1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ECM的生成及TIMP分泌;2直接抑制TIMP-1、TIMP-2mRNA和蛋白的表达;二者共同作用使得TIMP分泌减少,从而降低对MMPs的抑制,有利于MMPs对ECM的降解。
- 薛红安聂青和王媛郭永红聂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