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10004-101)
- 作品数:25 被引量:87H指数:4
- 相关作者:叶长芸王艳洪涛屈建国舒跃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一株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索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中病原体的分离鉴定,了解病毒生长特性。方法利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E6从患者抗凝血标本中分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并通过血清学、形态学等方法对病毒进行鉴定;将分离的病毒接种不同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细胞上清中病毒载量的变化。结果从患者抗凝血标本中分离出SFTSV;免疫荧光显示感染病毒的细胞培养物能与患者血清发生阳性反应;在透射电镜下能观察到布尼亚病毒样颗粒。SFTSV可感染Vero E6、Hep G2、THP-1等多种细胞,但病毒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水平差异明显。其中Vero E6细胞对SFTSV较易感,病毒可增殖至4.89×109copy/ml。而Hep-2和HT29细胞不能被SFTSV感染。结论从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血液标本中成功分离出SFTSV。该病毒具有较广泛的细胞嗜性,对肾来源的细胞更易感。这些研究将为后续研究SFTSV的相关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 郑雅匀戴晓懿金东孙晖熊衍文罗雪莲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病毒复制
- 3例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病原学、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四川省自贡市2014年3例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病原学特征。方法搜集临床病例信息;采用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3例患者均为免疫力低下人群,有发热和败血症症状;3株单增李斯特菌中2株为1/2a血清型、ST8型,1株为1/2b血清型、ST778型,3株PFGE带型均不同。结论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受单增李斯特菌侵袭性感染。通过与国内外食品及病人单增李斯特菌相关流行学资料比较,提示国外流行克隆群以及国内某些流行型菌株可引起国内李斯特菌病散发,甚至成为将来暴发的隐患。
- 王红王艳张正东陈曦邓建平肖波刘祥王斌文海范晖叶长芸李群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流行病学特征
- 阿洛糖对非利用型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生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为研究单核增生李斯特菌ICDC-LM188对阿洛糖的利用及阿洛糖对该菌株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含有不同碳源的MWB培养基和LB培养基分别进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在阿洛糖作用下的生长试验,采用RNA测序并进行主要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生长试验结果显示阿洛糖可以抑制ICDC-LM188生长。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显示,5个上调表达基因均与已知的阿洛糖代谢相关,14个下调表达基因中部分与丙酮酸代谢相关,而丙酮酸代谢的抑制会影响菌体生长,推断丙酮酸代谢的抑制可能是阿洛糖抑制部分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生长的原因。本研究为优化LAEB培养基提供了方向及对单增李斯特菌的糖代谢相关研究有借鉴意义。
- 张璐王艳叶长芸
- 关键词:阿洛糖
- 马尔堡病毒形态特征研究
- 2014年
- 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和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属于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成员。该科病毒可导致严重的丝状病毒出血热(Filovirus hemorrhagic fever,FHF),具有成为生物恐怖武器和生物战剂的潜能。为对马尔堡病毒的形态特征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丝状病毒的电镜鉴定提供信息。本研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马尔堡病毒形态进行观察,以明确其病毒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负染后的马尔堡病毒呈现多形性(Pleomorphism),病毒颗粒呈直径均一、长度不等的棒状或丝状及眼镜蛇样、球形、分支状。我国至今尚无分离到丝状病毒的报道,对该病毒的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是鉴定丝状病毒的重要方法之一,明确丝状病毒的形态特征有助于该类病毒的电镜鉴定。
- 宋敬东屈建国洪涛
- 关键词:马尔堡病毒病毒形态
- 肠道病毒71型感染细胞的超微病理研究
- 2014年
- 目的 研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对宿主细胞的超微病理损伤及病毒在细胞内的定位.方法 以EV71接种RD-A细胞,收获细胞制作超薄切片,对超薄切片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EV71导致的宿主细胞病理变化包括,细胞质内产生大量双层膜或多层膜的囊泡结构、形成包涵体结构、细胞核变性、线粒体变性、内质网扩张及细胞降解.病毒颗粒存在于细胞质内、囊泡结构中、膜性结构表面、包涵体内部、内质网池样结构内及髓样结构中.结论 EV71能够导致宿主细胞产生显著的超微结构变化,病毒颗粒位于多种细胞结构内.
- 宋颖宋敬东许文波王敏屈建国洪涛
- 关键词:肠道病毒属病理学
- 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建立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方法提取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基因组DNA,选择文献报道的7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将目的基因PCR产物测序,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比对后上传至数据库(http://pubmlst.org/smaltophilia/),获得相应的7对管家基因组成的等位基因谱和序列分型编码(sequence types,STs),应用MLST方法分析6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型的流行病学意义。结果对6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菌株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分析,所有菌株均为同一新的ST型(ST87),该结果与现场流行病学的关系一致。结论 MLST是一种方便、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实验室菌株资料可以比较,适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进化关系、群体结构和长期的全球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李文革田国忠卢金星
-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子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
- 鉴定单增李斯特菌四个进化家系及两个亚系的多PCR方法的建立(英文)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利用多重PCR(multiplex PCR)技术,建立针对单增李斯特菌4个进化家系(LineageⅠ、LineageⅡ、LineageⅢ、LineageⅣ)及2个亚系(LineageⅢA、LineageⅢC)的鉴定方法。方法以InlA、Lmo0733、Lmo0038、Lmo0735和LmaA作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建立同时鉴别LineageⅠ、LineageⅡ、LineageⅢA、LineageⅢC和LineageⅣ菌株的多重PCR反应体系,并对387株单增李斯特菌进行了所属进化家系及亚系的鉴定。结果 387株单增李斯特菌可用本方法进行所属家系和亚系的分型,包括LineageⅠ246株、LineageⅡ123株、LineageⅢA 4株、LineageⅢC 13株和LineageⅣ1株。结论本方法能准确鉴定单增李斯特菌的4个进化家系及2个亚系的菌株,可用于食品、临床标本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病原学诊断和疫情暴发时的溯源调查。
- 王毅王艳叶正兴马爱静代航许华清李东迅叶长芸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多重PCR
- 巴泰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利用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巴泰病毒(Batai virus,BAT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 Bank发表的BATV基因序列资料分析结果,在其S片段编码非结构蛋白的基因区段设计BATV特异引物与探针,利用不同科、属的13株病毒核酸验证方法特异性,利用体外转录的定量RNA标准品建立基因拷贝数定量分析模型,重复实验检验方法的稳定性。结果引物与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定量分析模型的灵敏度为10拷贝/μl,同一样品重复检测循环阈值的变异系数均<2.50%。结论建立了一种特异、灵敏、高效的BATV一步法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今后该病毒的检测与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手段。
- 曹玉玺赫晓霞付士红李浩梁国栋王环宇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子检测
- 人多瘤病毒7 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015年
- 目的:建立人多瘤病毒7(HPyV7)核酸快速、特异的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分别设计HPyV7特异性的引物与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用建立的方法检测200份健康成人志愿者的血清和300份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鼻咽抽吸物样本。结果:所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对HPyV7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拷贝/μL,检测线性范围为101-1010拷贝/μL,且实验特异性和重复性好(CV〈1.0%);采用该方法,从200份血清样本中检出9份阳性标本。结论:建立了HPyV7 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为HPyV7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初步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
- 麻粉莲郑文芝魏田力张骞崔红郑丽舒
- 关键词: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
- 利用293细胞拯救和扩增重组人41型腺病毒
- 2015年
- 人41型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type 41,HAdV-41)为难养腺病毒,E1区缺失的HAdV-41无法在293细胞中拯救并扩增,本研究试图通过反向遗传学操作获得能够在293细胞中拯救并扩增的重组HAdV-41。首先,对原有的骨架质粒pAdbone41进行改造:通过重叠延伸PCR方法将HAdV-41的E3区基因替换为HAdV-5E4orf6编码区;将HAdV-5E1A增强子克隆至HAdV-41E4区启动子上游,获得新的骨架质粒pAdbone41E4EE。该骨架质粒与线性化的穿梭质粒pSh41-GFP在E.coli BJ5183菌株同源重组得到腺病毒质粒pAd41E4EE-GFP。pAd41E4EE-GFP经Pme I酶切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拯救出重组病毒HAdV-41-E4EE-GFP。经过7轮扩增,超速离心纯化后获得1.0ml浓度为8.0×10^(10) vp/mL的重组腺病毒,其感染滴度为1.7×10~9 IU/mL,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形态完整的病毒颗粒,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及PCR鉴定结果均表明携带HAdV-5E4orf6基因与E1A增强子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正确。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对病毒载体进行改造,实现了在293细胞中培养E1区缺失的HAdV-41的目的。
- 邹小辉郭小娟肖蓉王敏鲁茁壮洪涛
- 关键词:病毒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