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2005AB1009)

作品数:4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朱成科张其中王志坚罗芬组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暨南大学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大鳍鳠
  • 1篇单胞菌
  • 1篇倒刺鲃
  • 1篇幼鱼
  • 1篇中华倒刺
  • 1篇中华倒刺鲃
  • 1篇肾脏
  • 1篇嗜水气单胞菌
  • 1篇吞噬活性
  • 1篇气单胞菌
  • 1篇组织病理
  • 1篇细胞分类
  • 1篇细菌性败血症
  • 1篇显微结构
  • 1篇效价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指标
  • 1篇南方鲇
  • 1篇南方鲇幼鱼
  • 1篇菌苗

机构

  • 4篇西南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宁德师范高等...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作者

  • 2篇张其中
  • 2篇朱成科
  • 2篇王志坚
  • 1篇熊洪林
  • 1篇温龙岚
  • 1篇袁娟
  • 1篇冯汉茹
  • 1篇组超
  • 1篇姚艳红
  • 1篇罗芬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鳍鳠肝脏的显微及超微结构被引量:6
2008年
光镜观察发现:大鳍鳠肝小叶不明显;肝血窦呈蜂窝网络状,可见枯否氏细胞;无典型汇管区;肝实质中有胰腺组织分布.电镜观察发现:大鳍鳠肝细胞具有明显的双态现象,可分为电子密度低的亮细胞和电子密度高的暗细胞.胞质中线粒体非常丰富;粗面型内质网特别发达,层层绕核排列;可见次级溶酶体聚集而成的残体;糖原颗粒和脂滴丰富.枯否氏细胞内吞噬泡较多,说明其吞噬功能活跃.
熊洪林王志坚
关键词:肝脏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南方鲇幼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与组织病理被引量:20
2011年
从天然患病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Chen)幼鱼的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命名为SCL1。用该菌株人工感染健康南方鲇幼鱼,发现菌株SCL1的感染致死率高,且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再从人工感染的患病鱼肝脏中分离病原菌,再次感染健康南方鲇幼鱼,其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确认分离菌株为南方鲇"败血症"的致病菌。该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显示其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土霉素、链霉素、氧氟沙星、氟哌酸、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钠、麦迪霉素、罗红霉素、甲氧苄啶、乙酰螺旋霉素不敏感。组织病理研究显示患病南方鲇肝组织严重坏死,肝细胞排列紊乱,部分肝细胞核肿胀、崩解;脾脏细胞间界限不清,细胞核膨大,核内染色质疏松;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囊腔间隙增大,可见该菌主要损伤南方鲇幼鱼肝、肾和脾。本研究旨在为南方鲇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朱成科周晓扬张其中
关键词:南方鲇嗜水气单胞菌RDNA组织病理
贝氏高原鳅肾脏发育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对贝氏高原鳅肾脏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贝氏高原鳅肾脏的发育可分为前肾形成期(历时7d左右)、生中肾桥形成期(历时12d左右)、中肾肾小管芽和幼稚肾小管开始形成期(历时10d左右)、中肾发育期(历时3个半月左右)、头肾形成期(历时35d左右)共5个时期.前肾的发生始于出膜之前,解体于出膜后135d左右;中肾的发育始于出膜后8d左右,于出膜后135d左右成熟.发育特点是中肾发育成熟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前肾单位在中肾单位开始行使功能后仍维持较长时间.
温龙岚姚艳红王志坚
关键词:贝氏高原鳅发育
灭活菌苗免疫的中华倒刺鲃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7
2010年
以温和气单胞菌灭活菌苗为免疫原,平均体重(100±25)g的健康中华倒刺鲃为实验对象,免疫组腹腔注射0.2mL浓度为1.0×108CFU/mL的免疫原,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单次注射0、1、2、4、7、14、21、28、35d后随机从两组各取6尾实验鱼,尾静脉采血,测定外周血的血细胞数量、白细胞分类计数、吞噬活性、抗体效价和蛋白质含量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第35天活菌攻毒。结果表明:温和气单胞菌灭活菌苗(F-AS)可诱导中华倒刺鲃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增加,并引起各种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变化,提高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血清中总蛋白及球蛋白含量增加,红细胞也具有免疫功能,灭活茵苗的相对免疫保护力达65.21%。免疫早期(第1周)主要是红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迅速提高,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第4天达峰值;随后则是淋巴细胞大量增殖,第21天淋巴细胞、抗体效价及球蛋白达峰值。可见灭活菌苗通过促进中华倒刺鲃血细胞增殖、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产生特异性抗体等方式提高免疫保护力;免疫早期非特异性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之后特异性免疫起主要作用。
罗芬张其中冯汉茹朱成科袁娟组超
关键词:中华倒刺鲃白细胞分类计数吞噬活性抗体效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