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092)

作品数:15 被引量:184H指数:7
相关作者:段毅吴保祥徐丽何金先张晓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4篇盆地
  • 11篇鄂尔多斯盆地
  • 6篇延长组
  • 5篇油层
  • 5篇油层组
  • 4篇延长组长
  • 4篇同位素
  • 3篇油气
  • 3篇碳同位素
  • 3篇微相
  • 3篇煤层气
  • 3篇沉积微相
  • 3篇成岩作用
  • 3篇储层
  • 3篇储层特征
  • 3篇N-ALKA...
  • 3篇PEAT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油气分布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14篇吴保祥
  • 13篇段毅
  • 9篇张晓丽
  • 9篇徐丽
  • 9篇何金先
  • 5篇孙涛
  • 3篇刘军锋
  • 3篇于文修
  • 2篇余永进
  • 2篇夏嘉
  • 1篇刘显阳
  • 1篇邢蓝田
  • 1篇王传远
  • 1篇王建功
  • 1篇王轶平
  • 1篇郑朝阳
  • 1篇郭正权
  • 1篇彭德华
  • 1篇赵阳
  • 1篇张晓莉

传媒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沉积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Scienc...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解煤成甲烷碳同位素演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采用高温高压封闭体系和不同升温速率的实验条件,选用具有不同显微组成和演化程度的煤岩及原始成煤物质泥炭进行了热模拟实验,研究了热解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的演化和沁水盆地煤层气碳同位素动力学特征,发现热解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及...
段毅赵阳曹喜喜徐丽
关键词:煤层气碳同位素沁水盆地动力学模拟演化史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长组长2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被引量:3
2012年
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处于伊陕斜坡西南部,在长2沉积期研究区内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沉积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和远砂坝,物源主要来自北东和南西两个方向。林镇地区长2油藏的分布与沉积相关系密切,油藏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和河口坝的混合区,以及水下分流河道的侧缘,另外在远砂坝区也有少量油藏分布。区内长2期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环境控制了长2储集层岩性的横向变化,同时区内长2地层普遍发育低幅度鼻状构造隆起,因此在构造圈闭条件和岩性圈闭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构造─岩性复合油藏。
张晓丽段毅何金先吴保祥徐丽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2油层组沉积微相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下油层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被引量:49
2011年
华庆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湖盆中心,是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油藏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系统采集了华庆地区延长组长8、长9和长10等油层组原油和长7段烃源岩、长8段烃源岩样品,分析原油和烃源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和组成,探讨原油的成因和油源问题。结果表明长8、长9和长10等油层组原油属于同一族原油,具有相同的成因,它们的油源均为长7段烃源岩。
张晓丽段毅何金先吴保祥徐丽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生物标志化合物
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3段砂岩储层特征
林镇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是盆地内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域之一。为进一步丰富林镇地区长3段储层特征,本文在林镇地区系统采集了长3段储层砂岩样品,利用岩矿分析、物性分析、扫描电镜、压汞资料和测井数据,深入探讨了长3储层...
张晓丽段毅何金先吴保祥徐丽夏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
文献传递
Migration features of crude oil in fluvial deposits of Maling oilfield in Ordos Basin,China
Oils in the Maling oil field,Ordos Basin,are produced from fluvial deposits within the Yan-9 and Yan-10 subsec...
Yi DuanYidong YuanRaorong Qian
文献传递
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库勒油田油气成藏动力学特征被引量:2
2009年
成藏动力学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它以油气成藏的动力学机制和动力学过程为核心,探讨油气聚集和分布规律。尕斯库勒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油田。应用成藏动力学原理,研究了该油田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和过程,探讨了成藏动力学机制;在纵向上比较典型地划分出他源常压开放次生成藏动力学系统、他源常压开放原生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高压封闭原生成藏动力学系统和混源高压封闭原生成藏动力学系统;并且指出混源高压封闭原生成藏动力学系统中的E31层系和他源常压开放原生成藏动力学系统中的N12—N21层系为今后进一步主要勘探的目标层系。
段毅孙涛吴保祥彭德华于文修
关键词:成藏动力学尕斯库勒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规律研究被引量:57
2009年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油层。迄今为止,有关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成藏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石油运聚规律缺乏认识。该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石油成藏理论;同时,对长9油层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对长9油层组石油来源、油气输导体系、油气运移路径和油气运移动力等油气运聚条件特征及其不同地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原油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只有在志丹局部地区来自长7和长9烃源岩;长9油层组石油的纵向运移路径是由上向下运移;孔隙型输导体和断层、构造裂隙输导体是长9油层组石油运移的主要输导体;盆地长7油层组普遍存在高过剩压力带,长7与长9油层组之间存在较大的流体压力差,因此长7油层组生成的油气在高过剩压力驱动下可以向下运移,进入储层物性相对好的长9砂体聚集成藏。同时,建立了3种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模式,讨论了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机理。
段毅于文修刘显阳郭正权吴保祥孙涛王传远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不同纬度地区植物中正构烷烃及其同位素组成被引量:14
2011年
本文应用GC-MS和GC-TC-IRMS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我国北部柴达木盆地花土沟至南部广西南宁5个地区草、芦苇和树叶3类植物中正构烷烃及其碳氢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了不同纬度地区植物中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在C15~C35之间,呈单峰型分布,主峰碳数为C27、C29和C31;CPI值分布在3.49~17.25之间,平均值是草<芦苇<树叶;ACL值为26.24~30.26,平均值是草>芦苇>树叶。研究发现,随着植物生长地区纬度的增高和年平均气温的降低,植物中正构烷烃主峰碳数、CPI值、ACL值都降低,并且纬度每增加1°,草、芦苇和树叶中ACL值分别减少0.08、0.22和0.36;气温每增加1℃,草、芦苇和树叶中ACL值分别增加0.04、0.24和0.20。研究样品中C27和C29正构烷烃的δ13C值分布在-25.3‰~-35.5‰之间,草具有相对轻的碳同位素组成;C27和C29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与环境因子(如纬度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在这次研究中没有观察到。样品中C27和C29正构烷烃δD值分布在-132.1‰~-192.6‰之间,草具有相对轻的氢同位素组成。随着纬度增加和气温降低,草和树叶中C27和C29正构烷烃富集轻同位素。因此,可以应用草、芦苇和树叶中正构烷烃主峰碳数、CPI值和ACL值以及草、树叶中C27、C29正构烷烃δD值指示环境特征。
段毅吴保祥徐丽张晓莉何金先
关键词:植物同位素组成环境因子
Pyrolysis experiments of forest marsh peat samples with different maturities: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isotopic fraction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during staged accumula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sotopic features of coalbed gas formed in staged accumulation processes,five start...
Yi DuanTao SunYaorong QianJinxian HeXiaoli ZhangLi XuBaoxiang Wu
关键词:PEAT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成藏条件与机制被引量:9
2011年
马岭油田延安组油藏是河流相油气藏的典型代表,认识这类油藏的形成规律,对指导河流相油藏的石油勘探和开发都是重要的。从油气生成、储层、运移、圈闭和聚集成藏诸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该油田油藏的形成条件,动态地探讨了油藏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马岭油田原油来自其下覆的延长组烃源岩;储层主要为下侏罗统延安组河道砂体;盖层为煤层、碳质泥岩和泥岩;油气纵向运移受充注点和"石油运移窗"的控制,横向运移输导体为联通的多分支河道砂体,运移动力为地层高异常压力与浮力;圈闭具有构造鼻隆圈闭、差异压实、鼻隆圈闭、古残丘鼻隆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和岩性圈闭5种类型。
刘军锋段毅刘一仓余永进吴保祥何金先徐丽张晓丽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河流相成藏条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