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382)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8H指数:6
- 相关作者:徐华勤唐剑武周玲红杨知建王文娟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土壤酸化研究概述被引量:32
- 2015年
- 目前土壤酸化引起土壤肥力低下、有毒重金属含量高,严重影响地上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制约国家粮食安全、农田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土壤酸化的成因及危害、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改良酸化土壤的方法。
- 王文娟杨知建徐华勤
- 关键词:土壤酸化酸雨
- 南方冬季种养结合模式对双季稻田CH_4和CO_2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8年
- 以不同冬季种养结合模式下双季稻田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便携式温室气体自动分析仪法研究了冬闲田不同种养制度下双季稻田CH_4和CO_2排放特征,同时分析了CH_4和CO_2排放与主要环境和植株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冬季休闲-双季稻相比,冬季种植绿肥或绿肥结合养鸡对稻田CH_4和CO_2排放的季节变化模式无明显影响,但对排放通量有影响。2个稻季,冬季种植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结合养鸡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较冬闲、冬季种植黑麦草(Lolium perenne)、冬季种植紫云英、冬季种植黑麦草结合养鸡处理分别提高150.23%、2 034.43%、102.08%和98.68%(P<0.05)。与冬闲-双季稻相比,冬季种植紫云英结合养鸡显著降低2个稻季CH_4累积排放量的42.67%(P<0.05),冬季种植黑麦草结合养鸡和冬季种植紫云英处理分别提高21.40%和48.55%(P<0.05)。CH_4排放通量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植株地上部干物重和体积呈极显著负相关。CO_2排放通量与植株地上部干物重和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显著负相关。
- 周玲红魏甲彬成小琳唐启源肖志祥徐华勤唐剑武傅志强
- 关键词:冬闲田种养结合排放通量
- 冬季种养结合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及有效碳氮库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6年
- 以双季稻冬闲田种植绿肥与养鸡结合的新型种养制度为平台,通过冬季绿肥和鸡粪还田,减少水稻生育期化肥用量,探讨"冬季绿肥-双季稻"轮作种植制度和"冬季种养结合-双季稻"种养制度下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试验包括5个处理,分别为冬闲(F)、冬季种植黑麦草(R)、冬季种植紫云英(M)、冬季种植黑麦草与养鸡结合(RC)以及冬季种植紫云英与养鸡结合(MC)。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的动态过程中,微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高低总体趋势表现为绿肥养鸡>绿肥>冬闲,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冬季种养结合-双季稻"种养制度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各处理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在3月24日达到最大值,RC、MC、R和M处理微生物量碳最大值分别为492.22,464.91,432.34和435.48mg/kg;微生物量氮的最大值分别为118.20,101.03,70.13和85.46mg/kg;可溶性有机氮的最大值分别为1001.47,926.21,832.80和870.75mg/kg;可溶性有机碳在早稻苗期达到最大值,RC、MC、R和M最大值分别为278.95,266.40,246.13和249.84mg/kg。微生物量碳含量的高峰在早稻移栽初期、晚稻孕穗期和灌浆期,微生物量氮的高峰出现在早稻分蘖期、齐穗灌浆期和晚稻孕穗期,可溶性有机碳在稻田养鸡及成鸡出栏后较高。与冬闲田种植绿肥和休闲相比,冬闲稻田种植绿肥结合养鸡对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的贡献更大,并显著提高土壤的可溶性有机碳氮,间接反映了种养制度能提高土壤有机碳、氮的矿化速率和土壤的活性有机碳氮以及满足水稻生长期间自身养分需求。
- 周玲红魏甲彬唐先亮成小琳肖志祥徐华勤唐剑武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动态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为了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就长期免耕和常规翻耕两种耕作方式,针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稻田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免耕处理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了13.09%.翻耕处理水稻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基本高于免耕处理.翻耕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水稻种植前和收割后两个时期分别比免耕高20.58%和16.79%,差异显著,其他时期差异不明显;翻耕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在水稻分蘖后期、孕穗期、黄熟期、收割后四个时期分别比免耕高31.70%、38.42%、41.82%和98.96%,差异显著.免耕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率基本高于翻耕处理.因此,免耕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而翻耕方式更有利于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并且翻耕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氮素有效性.
- 唐先亮魏甲彬周玲红徐华勤邹应斌唐剑武
- 关键词:稻田耕作方式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
- 模拟酸雨淋溶对赤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采用Le Bissonnais(LB)法,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酸雨淋溶赤红壤试验,研究了酸雨对土壤团聚体的大小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与团聚体破碎的主导作用机制。在快速湿润处理下,小于0.25 mm团聚体的含量随淋溶酸雨的pH值降低而显著增多,大粒径团聚体含量则相应减少,而慢速湿润和湿润后震荡处理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团聚体大小分布和平均重量直径(MWD)的结果表明,酸雨淋溶能加强团聚体的消散机制,对由机械扰动和黏粒膨胀引起的崩解作用则影响不大。由此可见,酸雨淋溶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的主要机制是由快速湿润造成土壤孔隙内部的闭塞空气受到压缩爆破而产生的消散作用,即以快速湿润作用为主导机制。因此,在多雨且酸雨频率高的南方赤红壤分布地区,夏季暴雨、流水灌溉、坡面快速径流冲刷等将成为农地或裸露地土壤流失最主要的驱动力,而且酸雨会进一步增强这种破坏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南方赤红壤地区的水土保持和土壤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 林琳章家恩徐华勤白文娟刘文
- 关键词:模拟酸雨淋溶土壤团聚体LE赤红壤
- 某矿区砷碱渣堆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为了解湘中某矿区砷碱渣堆场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对堆场周边土壤中Hg、As、Pb、Zn、Cd、Cu、Cr 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采样,分析其污染特征和来源,并对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堆场周边土壤中Hg、As、Pb、Zn、Cd、Cu、Cr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61、209、41.3、209、3.49、4.34、45.7 mg·kg^(-1),其中Hg、As、Pb、Zn、Cd平均含量分别是背景值的22.5、13.3、1.39、2.21、27.7倍。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Hg、As、Cd单项Igeo达到严重累积污染级别的比例分别为25%、6.25%、18.8%。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区域内所有点位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在"强"及以上风险等级,其中62.5%的点位为"很强"等级,区域总体处于"很强"风险等级。多元统计表明,Hg、As、Pb、Cu、Zn、Cd主要来源于矿山开采、冶炼和交通运输,Cr来源于成土母质。
- 李三中徐华勤陈建安李建胜代枝兴刘光明杨晶赵俊龙王勇
- 关键词:污染评价生态风险
- 冬闲苎麻田套种牧草对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研究了苎麻(Boehmeria nivea)园冬闲田行间套种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3种牧草对杂草密度、优势杂草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黑麦草、白三叶、紫云英后,杂草的密度为59.2、107.7和128.2株·m-2,与不套种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73.94%、52.60%和43.57%;杂草生物量分别为62.33、112.86和142.10g·m-2,与对照相比,分别减少了78.23%、50.37%和60.58%,可见种植这3种冷季型牧草可降低苎麻田杂草危害,其中黑麦草对杂草密度的降低效果最好。本研究中种植3种冷季型牧草后并未显著改变杂草优势种群类别,除套种紫云英后Pielou指数略高于对照外,杂草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所减少,其中种植紫云英后的苎麻园杂草多样性指数略高于种植白三叶和黑麦草。
- 徐华勤崔国贤杨知建赵志力杨凤飞
- 模拟酸雨对黑麦草草茬还田后水稻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为了研究黑麦草草茬还田对酸化水稻土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模拟酸雨淋溶条件的方法(p H分别为3.5、4.5和5.5,并以p H 6.5为对照)。[结果]在模拟酸雨环境下,水稻土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在黑麦草草茬还田后随p H的下降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增幅有限。然而,土壤活性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微生物量碳、磷随酸雨p H先升高后减低。强酸(p H≤3.5)抑制了黑麦草草茬还田后水稻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结论]酸雨能在短时间内加速黑麦草草茬分解腐烂和养分释放。
- 王文娟杨知建徐华勤刘红梅魏甲斌唐先亮
- 关键词:模拟酸雨水稻土
- 模拟酸雨对拉巴豆的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在pH 2.5,3.5,4.5和5.6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拉巴豆种子萌发、生长、光合特性和酶活性等生理生态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胁迫下,随着pH的下降,拉巴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地上部鲜重、根长、根鲜重和叶片POD活性均减小;株高增长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叶片SOD和CAT活性均增大。在pH≤2.5的模拟酸雨生存条件下,拉巴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
- 喻佳媛杨知建徐华勤欧阳玲
- 关键词:模拟酸雨种子萌发光合特性
- 模拟酸雨对水稻土磷素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不同强度的酸雨下水稻土p H值、磷素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酸雨对水稻土磷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拟酸度为3.5、4.5、5.5的酸雨淋溶40 d过程中,水稻土p H值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水稻土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而水稻土中全磷变化不大,速效磷含量变化显著,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一定酸度的酸雨(p H=5.5)淋溶下水稻土中速效磷含量最低。随酸雨酸度的增强,水稻土中微生物量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研究揭示p H≥4.5的酸雨可以促进水稻土中微生物生物量磷活性,当酸雨p H>3.5时可以促进水稻土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高酸度的酸雨(p H<4.5)对水稻土中微生物量磷有抑制作用,当酸雨p H≤3.5时可以抑制水稻土中酸性磷酸酶活性。
- 李泽王华徐华勤王文娟魏甲斌
- 关键词:酸雨水稻土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