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9-0016)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平屈鹏献殷兴东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藏族环保习惯法探析
- 2011年
- 在广大藏区存在着丰富的习惯法,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的习惯法更为突出。其广泛存在于各种官方命令、宗教教义、禁忌以及部落内部规定当中。藏族环保习惯法具有重要的文化及实践价值。因此,有必要将其通过地方立法的路径与国家法整合,充分发挥其在现代法治中的作用。
- 屈鹏献杨平
- 关键词:藏族资源整合
- 从习惯法的视角看民族地区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被引量:1
- 2011年
- 现代司法诉讼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民族地区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很有必要。以习惯法运行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地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民族地区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进行有益利用和有效整合,实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互补,对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有积极意义。
- 杨平殷兴东
- 关键词:民族地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习惯法
- 多党合作与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被引量:2
- 2011年
- 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内外局势及环境的变化对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存有多种径路,但发挥多党合作及各民主党派的重要作用,不失为一种有力资源和积极探索。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就需要在挖掘多党合作及各民主党派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基于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背景下促进民主党派参政建设的机制措施。
- 杨平
- 关键词:政党制度共产党执政能力多党合作
- 藏族环保习惯法探析
- 2011年
- 在广大藏区存在着丰富的习惯法,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的习惯法更为突出,其广泛存在于各种官方命令、宗教教义、禁忌以及部落内部规定当中。藏族环保习惯法具有重要的文化及实践价值,因此,有必要将其通过地方化立法的路径与国家法整合,充分发挥其在现代法治中的作用。
- 屈鹏献杨平
- 关键词:藏族资源整合
- 社会管理创新与宪政精神被引量:5
- 2012年
- 社会管理创新具有注重社会管理的服务性、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之间的合作治理、社会管理的社会自主性、社会管理的法治化等特点,其价值追求与宪政精神蕴含的人权、民主、法治、有限政府等内在价值有高度的契合。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宪政精神为指引,不断完善党对社会管理的领导、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增强社会协同的能力、扩大公民有序参与。
- 杨平
-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创新宪政精神
- 胡锦涛的公民政治参与思想
- 2012年
- 胡锦涛的公民政治参与思想是和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政治参与理论一脉相承的。胡锦涛认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广泛动员人民参加公共事务的管理,公民政治参与要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要提高公民对公共决策的参与度,发挥民主党派和社会组织在公民政治参与中的作用,要通过发展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通过发展党内民主保障普通党员的政治参与权。胡锦涛的公民政治参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 杨平
- 关键词:公民政治参与
- 对西北乡村农牧民政治参与的思考
- 2011年
- 西北乡村农牧民有序政治参与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公民人格塑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研究西北乡村农牧民政治参与,必须在充分了解西部乡村基本情况的前提下,遵循现实原则、实践原则、内生原则、和谐原则。国家需要创造各种条件,不断扩大农牧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
- 杨平
- 关键词:农牧民政治参与
- 西北农牧民政治参与村庄样本研究
- 2012年
- 对西北地区不同民族类型村庄农牧民政治参与的一般特点和差别的对比分析表明,汉族村庄中农牧民政治参与表现为较强的正式组织认同、较强的家族宗族影响、农耕文化的熏染、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的主导作用、利益竞争的隐性化、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参与并存、参与结果的多种可能性等特点,少数民族村庄的农牧民政治参与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认同、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的广泛影响、民族宗教文化的熏染、政治精英和宗教精英的合作与制衡、特殊的利益界分、非制度性参与较为普遍、参与结果的可预期性等特点,多民族村庄中农牧民的政治参与表现为多元文化与习俗和平共处、民族交往程度高、汉族发挥的特殊作用、界分清晰的民族利益、多元民族构成导致的村庄民主、较强的制度性参与、参与结果的均衡性等特点。
- 杨平
- 关键词:农牧民政治参与
- 现代化视域中的西北少数民族习惯法被引量:2
- 2011年
-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客观上形成了不同地区时间上的梯度结构,西北民族地区处在这一梯度结构的底层。这样,在法律运行中事实上也存在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的差异现象。而这种差异性在民族地区的突出表现就是习惯法在相当程度上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北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必须坚持法制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理性对待少数民族习惯法、整合少数民族习惯法中有益的本土资源、为现代法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互动。
- 杨平
- 关键词:少数民族习惯法
- 西北地区乡村农牧民政治参与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由于受自然和人文环境、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影响,西北地区乡村农牧民政治参与表现出一些自己的特征:从参与主体看,表现为乡村能人主导下的大众参与;从参与态度看,表现为被动与主动参与的条件选择;从参与意识看,牧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更多地受到宗教的影响;从参与目的看,表现为理性与盲从中的倾向;从参与途径看,表现为制度性参与和非制度性参与共存;从参与场域看,表现为乡镇、村庄、民间组织中的参与密切结合;从参与层次看,表现为村落为主的底层政治参与;从参与效果看,表现出形式与内容一定程度的分离。这些特征将随着西北乡村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 杨平
- 关键词:农牧民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