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MZ062) 作品数:17 被引量:53 H指数:5 相关作者: 陈心林 宁华宗 刘琼 罗巧玲 冯惠玲 更多>> 相关机构: 湖北民族大学 湖北民族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社会学 历史地理 政治法律 更多>>
村落旅游的文化表述及其真实性——以鄂西枫香坡侗寨为例 被引量:9 2013年 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的表述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鄂西枫香坡侗族风情寨的实证研究表明,文化表述受制于具体的权利、知识与资源背景;文化"真实性"具有多义、模糊的特征,它只是旅游过程中的"幻象",这种幻象正是东道主社会的符号借用与游客符号消费过程的有机契合;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化的再生产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具有结构性的影响。 陈心林关键词:旅游 文化表述 元明清土司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进程简论 2018年 自元迄明至于清初,随着土司制度在武陵地区的建立,武陵地区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民族格局发生了结构性转型。一方面,武陵地区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密切,族际人口交流达到了新的规模。同时,中央王朝为强化国家统治的文化基础,以制度化的方式大规模的推行儒学教育,促进了汉文化在武陵地区的深度传播,这些极大地促进了民族交融的深化,推动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在封建专制的民族压迫体制之下,武陵地区各民族反抗暴政的斗争此起彼伏,区域内的3大主体民族——土家族、苗族、汉族之间也形成了某种不平等的民族关系,使武陵地区的民族关系格局出现结构性的分化,对于民族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冯惠玲关键词:民族关系 公平与效率:公共服务的双重逻辑研究 被引量:16 2015年 从价值理想和现实行动两个维度来看,公共服务是在政府职能变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正义观的发展,特别是罗尔斯和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为其理论来源,使其"天然"地奉行公平的价值逻辑,具体表现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诉求。而在现实的公共服务行动中,公共服务以效率为基本的行动逻辑,具体表现为公共服务"选择性"的特点。公共服务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价值逻辑与行动逻辑的关系,通过两者互动,使公共服务在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效率。 宁华宗关键词:公共服务 公平 政府职责 均等化 选择性 国族建构与民族认同的博弈及互惠——民国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刍论 被引量:2 2017年 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数千年来的封建帝制,标志着中国现代国家转型历史进程的正式启动,武陵地区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格局也因之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一方面,在近代"民族——国家"理念的主导下,国家与国族的理念以相当的程度得到普及,中华民族认同日益深入人心。随着国家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武陵地区融入全国发展格局的步伐不断加快,有效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另一方面,各民族共同体与民国政府民族治理体制之间的张力也持续累积,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视的顽疾并未消除。主流文化以强劲的态势进入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表现出鲜明的大汉族主义倾向,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歧视与压迫。同时,由政府推进的"文化革命"所导致的民族强制同化已相当严重,加剧了民族文化的消亡,导致了民族间的对立与隔阂,对于武陵地区民族关系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深远的。 冯惠玲 陈心林关键词:中华民国 民族关系 浅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为例 被引量:2 2012年 历史人类学是20世纪前期新兴的一门学科,虽然学界对其学科定位、学科性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学术界已对此学科表示了极大的关注。通过简略梳理历史人类学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并以王明珂先生的历史人类学著作《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为例,浅析其研究方法,以期厘清对历史人类学的一些认识。 罗巧玲关键词:历史人类学 研究方法 文本分析 藏彝走廊研究刍论 被引量:1 2012年 "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正式提出的一个"民族-区域"概念,是具有中国特质和学科气派的本土学术成果。"藏彝走廊"概念的生成有其坚实的地理生态、历史文化与学术根基。"藏彝走廊"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推动了我国民族学学科理论和研究实践的深入发展。三十年来"藏彝走廊"研究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较为深层的问题,建设性的反思将有助于"藏彝走廊"研究的深化。 陈心林关键词:藏彝走廊 学术价值 潭溪地区蛊文化的民间叙事与族群认同 被引量:1 2011年 湘西潭溪地区流传的"苗婆放蛊"传说,反映了潭溪地区土家族和苗族在资源竞争和分配体系中的紧张关系,土家族通过这种叙事文本的创造与传播强化了族际边界与族内凝聚力。"无蛊不成寨"则反映了潭溪地区土家族与苗族在日常生活和婚姻方面的密切联系,为两个族群现实中的共存关系提供了合理性的解释。 陈心林关键词:土家族 族群认同 民族性的表述:一个土家族社区的民族志研究 2014年 潭溪土家人藉由对文化习俗的传承、展演与采借彰显着族群身份,通过"民族文化"的创造强化了认同的根基,建构了族群的"姆庇之家"(the House of Muumbi);他们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现实情景选择了"土家族"的身份,又比照社会对于"少数民族"的期望和邻近苗族的形象塑造着自身的"土家族形象"。由之所映照出的族群性显示出某种程度上的客观文化特征论与主观认同论的调适,显示了族群内涵变动不居的特点,以及族群成员对于社会结构变迁的能动适应性。 陈心林关键词:族群性 元明清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简论 被引量:5 2013年 元明清三代,持续的人口流动奠定了现今武陵地区以汉族、土家族、苗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人口的持续增加加剧了生态压力,造成了本地区民族关系某种程度上的紧张与隔阂。武陵地区三大主体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不平等关系:土家族一直占有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学习汉文化也较为成功;汉族则自来据有文化和经济上的优势;苗族在本地区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经济、文化发展都较滞后。要而言之,影响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和民族格局的因素主要有三种:人口流动、文化交流与国家政策。 陈心林关键词:元明清时期 民族关系 民族结构 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领导力建设探讨——基于社会稳定的分析视域 2012年 和谐民族关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需要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力作保障。目前一些地区因民族关系不和谐而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导致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这对基层政府领导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价值诉求。首先要从战略的高度强化对基层政府领导力重要性的认识,从单纯依靠权力因素向更加注重非权力因素转变来深化对政府领导力渊源的理解,并不断拓新政府领导力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升基层政府领导者个体和群体的领导力,不断创新增强基层政府领导力的方式方法。 徐铜柱关键词:基层政府 领导力 民族关系 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