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130625)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乔秀亭程镇燕张宝龙孙金辉白东清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农学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力
  • 1篇点带石斑鱼
  • 1篇鱼类
  • 1篇石斑
  • 1篇石斑鱼
  • 1篇饲料蛋白
  • 1篇饲料蛋白水平
  • 1篇体成分
  • 1篇细胞
  • 1篇鲤鱼
  • 1篇鲤鱼生长
  • 1篇免疫细胞
  • 1篇谷氨酰胺
  • 1篇斑鱼

机构

  • 3篇天津农学院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作者

  • 3篇程镇燕
  • 3篇乔秀亭
  • 1篇陈韶阳
  • 1篇白东清
  • 1篇孙金辉
  • 1篇王庆奎
  • 1篇郭永军
  • 1篇张宝龙
  • 1篇于宏
  • 1篇李建

传媒

  • 2篇饲料研究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谷氨酰胺对点带石斑鱼免疫细胞免疫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将从平均体质量400g的点带石斑鱼中肾分离出的白细胞培养在添加0、0.5、1、2mmol/L谷氨酰胺的培养基中2、6、12、24h后,测定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结果发现,添加谷氨酰胺后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显著提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进一步提高,最高值均在培养12h后的1mmol/L组。在培养12、24h后测定了白细胞的增殖能力,发现培养12h后,添加谷氨酰胺的各组增殖效果明显优于未添加谷氨酰胺组(对照组)(P<0.05),但添加谷氨酰胺的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高值在1mmol/L组;培养48h后,除2mmol/L组外,其他处理组的增殖效果均下降。白细胞对迟钝爱德华氏菌杀菌率变化趋势与吞噬活力相符,1、2mmol/L组杀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0.5mmol/L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谷氨酰胺是石斑鱼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在培养基中添加1mmol/L谷氨酰胺培养12h效果最佳。
程镇燕李建雷五长于宏王庆奎郭永军乔秀亭
关键词:谷氨酰胺石斑鱼免疫细胞免疫力
降低饲料蛋白水平对鲤鱼生长、体成分及免疫力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试验选用900尾平均体质量为(36.12±1.18)g的鲤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蛋白水平为32.0%、30.0%、28.1%、26.2%和24.2%的饲料(分别记作Diet 1、Diet 2、Diet 3、Diet 4和Diet 5),饲养9周,旨在研究降低蛋白水平对鲤鱼生长、体成分及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iet 1组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和饵料系数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随着饲料蛋白水平下降,全鱼和肌肉的粗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肌肉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适当的降低蛋白水平,鲤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所上升,而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与之相反。饲料蛋白水平对鲤鱼血清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适当降低饲料蛋白水平,可提高鲤鱼的免疫力,但适宜生长的蛋白水平仍为32.0%。
张宝龙高木珍程镇燕孙金辉白东清乔秀亭
关键词:鲤鱼体成分免疫力
鱼类功能性氨基酸营养免疫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表明,部分氨基酸除能合成蛋白质外,对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也是必需的,功能性氨基酸的概念由此提出。功能性氨基酸对动物的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功能性氨基酸在鱼类的免疫系统调节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功能性氨基酸对鱼类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概述。
程镇燕陈韶阳乔秀亭
关键词:鱼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