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CEA070193)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洪高唐晓鸣韩延明薛忠祥辛丽春更多>>
- 相关机构:临沂师范学院临沂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正义:中国当代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
- 2010年
- 在中国当代社会人际交往结构从差序格局向团体格局过渡的背景下,仁爱作为产生并适应于差序格局人际交往结构的道德教育核心价值逐渐失去了合理性与正当性。适应于团体格局人际交往结构的正义逐渐取代仁爱成为中国当代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这是由于正义具有以下三项功能所致:调整同质性的人际关系、平衡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关系以及表征中国当代道德教育的主导境界。
- 张洪高
- 关键词:仁爱正义道德教育
- 正义:中国当代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仁爱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当代社会人际交往结构发生变迁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失去了继续作为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具体体现于在调整人际关系范围上的困境、在追求崇高境界上的困境、在“义利观”上的困境以及在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关系上的失衡等四个方面。
- 张洪高
- 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正义人际关系义务关系
- 仁爱: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
- 核心道德价值是个体安身立命之本,是社会根本的伦理指导原则,道德教育选择何种价值作为核心道德价值受社会条件制约。仁爱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自董仲舒倡导"独尊儒术"以降,仁爱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表现于道德教育...
- 张洪高
- 关键词:仁爱道德教育
- 中国道德教育核心价值遭遇时代困境的表征被引量:9
- 2008年
- 在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语境下,仁爱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不仅仅是由于时代的因素造成的,还与仁爱价值自身的特点密不可分。主要可以从仁爱面对人际关系范围变迁所遭遇的当代困境、仁爱追求崇高道德境界在当代的困境、仁爱所倡导的"义利观"在当代的困境、仁爱所倡导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在当代的困境等四个方面的表征来检讨以仁爱作为道德教育核心价值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
- 张洪高唐晓鸣
- 关键词:道德教育仁爱
- 正义及相关概念辨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教育正义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它不仅是学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大众沉思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当代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正义问题。本刊约请五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正义的概念辨析、教育正义的二重性、教育正义的境界、课程内容的正义性以及教育结果的正义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正义的教育政策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 张洪高
- 关键词:概念辨析正义性教育正义正义问题当代教育教育结果
- 论教育正义的三重境界被引量:2
- 2011年
- 教育正义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它不仅是学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大众沉思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当代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正义问题。本刊约请五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正义的概念辨析、教育正义的二重性、教育正义的境界、课程内容的正义性以及教育结果的正义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正义的教育政策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 韩延明
- 关键词:教育正义智力水平气质特征一视同仁
- 课程内容正义性的缺失与实现被引量:1
- 2011年
- 教育正义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它不仅是学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大众沉思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当代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正义问题。本刊约请五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正义的概念辨析、教育正义的二重性、教育正义的境界、课程内容的正义性以及教育结果的正义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正义的教育政策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 薛忠祥
- 关键词:课程内容正义性课程知识受教育者非正义领悟
- 仁爱: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
- 2008年
- 核心道德价值是个体安身立命之本,是社会根本的伦理指导原则,道德教育选择何种价值作为核心道德价值受社会条件制约。仁爱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自董仲舒倡导“独尊儒术”以来,仁爱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表现于道德教育培养目标、道德教育内容诸方面。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的选择与人际交往结构相一致,仁爱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农业文明下的人际交往结构和集权政治统治的需要密切相关。
- 张洪高
- 关键词:仁爱道德教育
- 教育结果正义性缺失的两种表现
- 2011年
- 教育正义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它不仅是学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大众沉思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当代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正义问题。本刊约请五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正义的概念辨析、教育正义的二重性、教育正义的境界、课程内容的正义性以及教育结果的正义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正义的教育政策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 辛丽春
- 关键词:教育结果正义性教育正义教育影响教育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