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381)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勇谭卫军崔海兰郑伟王黎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杂草
  • 2篇活性
  • 2篇尖角突脐孢菌
  • 2篇稗草
  • 1篇代谢产物
  • 1篇稻叶
  • 1篇毒素
  • 1篇养鹅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试验
  • 1篇叶片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杂草稻
  • 1篇杂交
  • 1篇增重
  • 1篇植原体
  • 1篇日增重
  • 1篇生理活性
  • 1篇水稻

机构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6篇陈勇
  • 3篇谭卫军
  • 2篇郑伟
  • 2篇崔海兰
  • 1篇王黎明
  • 1篇宋圆圆
  • 1篇卢小良
  • 1篇曾任森
  • 1篇谭志远
  • 1篇欧阳主才
  • 1篇沈雪峰
  • 1篇韩承畴
  • 1篇张巨明
  • 1篇张宏军
  • 1篇贺广生
  • 1篇陈敏
  • 1篇张武
  • 1篇黄亦彬
  • 1篇谢丽君
  • 1篇廖慧萍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09
  • 4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尖角突脐孢菌粗毒素对稗草生理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以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 X27)菌株的粗毒素为材料,通过滤纸法、离体叶片法和盆栽喷雾法,测定了粗毒素对稗草萌芽及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2叶期稗草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等4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粗毒素浓度为5g·L-1时,强烈抑制稗草种子的萌芽及胚根胚芽的伸长;4叶期以下稗草的离体叶片全部枯黄;显著影响1、2叶期稗苗的生长,喷施毒素后第7天苗高抑制率均超过20%,第28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质量抑制率均分别超过40%和70%;7d内,2叶期稗叶的上述4项生理指标受到显著影响:叶绿素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升高和相对电导率增大。
郑伟陈勇崔海兰张宏军谭卫军余特
关键词:尖角突脐孢菌粗毒素稗草生理活性
狗牙根白化病植原体16S rDNA序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狗牙根(草坪草的一种)白化病是狗牙根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全世界均有分布。为了确定中国大陆狗牙根白化病病原,进一步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病原相比有无特异性。【方法】采用植原体16S rDNA PCR扩增、序列分析、Southern分子杂交等技术对狗牙根健康植株及白化病患病植株进行研究。【结果】仅白化病植株扩增获得1.3kb的特异片段,序列分析表明特异片段与Candidatus Phytoplasm Cynodontis有99%同源性。Southern杂交有特异条带,大小在预期范围之内。证实了在中国大陆发生的狗牙根健株型白化病病原含有植原体。【结论】大陆狗牙根白化病病原中含有植原体,为该病病原的进一步鉴定与防治奠定了基础。
谭卫军陈勇张武韩承畴谭志远张巨明
关键词:狗牙根白化病植原体同源性SOUTHERN杂交
草料混合养鹅与精料养鹅效益比较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优质牧草饲养鹅的可行性,为广东发展种草养鹅提供依据。[方法]以矮象草(组Ⅰ)和从美国引进的杂交臂形草Ⅰ(组Ⅱ)、Ⅱ(组Ⅲ)进行牧草混合精料养鹅试验,组Ⅳ用纯精饲料,测定各组肉鹅的日增重。[结果]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9.48、47.104、3.874、4.97 g/只。肉鹅饲养早期各处理的日增重均随天数增加而增加,第2阶段(36-45日龄)最高,第4阶段(61-80日龄)最低,下降最慢的是组Ⅱ。组Ⅱ的料肉比一直平稳降低,说明其对肉鹅的增重效果较佳。采用牧草混合精料饲养肉鹅节约了精料,降低了养殖成本,改善了肉鹅的屠体品质,烹调出来的肉食品味道香。[结论]杂交臂形草Ⅰ混合精料养殖肉鹅的效益较好。
陈勇卢小良黄亦彬贺广生
关键词:矮象草臂形草精料日增重
200g/L草铵膦可溶性液剂防除番茄田杂草药效试验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明草铵膦可溶性液剂(Basta SL)的杀草谱和筛选其适宜剂型及用量,为其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不施药剂作为空白对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Basta SL对番茄田中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在试验剂量≥2250 g/hm2时,200 g/L Basta SL对番茄地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作用迅速,残效期长。药后30 d,杂草覆盖面积和鲜重的防效都在90%以上;杀草谱广,有效防治禾本科、菊科、苋科和十字花科绝大部分杂草;安全性好,喷药时将番茄植株下部叶片摘去,对番茄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用200 g/L Basta SL对茎叶进行喷雾处理能够灭除番茄地的绝大部分杂草,是一种理想的灭生性除草剂。
欧阳主才崔海兰陈勇郑伟谭卫军
关键词:番茄田杂草防除效果
尖角突脐孢菌在稗草和水稻叶片表面蜡质上附着胞形成的差异及其原因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稗草和水稻叶片表面蜡质的化学组成对尖角突脐孢菌在侵染其植株中附着胞形成的不同影响及原因。[方法]以3~4叶期的稗草及水稻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氯仿提取和去除叶片表面层蜡质及人工制备叶表层蜡质膜等方法,研究不同蜡质表层病原真菌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情况,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计算及分析其叶片表面蜡质组成及含量。[结果]去蜡稗草叶片上尖角突脐孢菌附着胞形成率显著降低,去蜡水稻叶片附着胞形成率显著增加;稗草叶片表面蜡质膜对病原真菌附着胞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水稻叶片表面蜡膜相对于玻璃表面对真菌附着胞形成无显著影响。稗草及水稻叶片表面蜡质晶体结构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稗草和水稻叶片表面蜡质中各组成成分相似,均检测到脂肪酸、初级醇、醛及烷烃类物质,但其相对含量差异显著。稗草叶片表面蜡质组分中烷烃类占总含量的29.99%,极显著高于水稻(20.05%),而水稻中醛类的相对含量为22.72%,极显著高于稗草(15.17%)。叶片表面蜡质中不同长度的碳链化合物相对含量不同,稗草叶片表面蜡质中主要碳链化合物为:C32醇18.87%,C18醛14.61%,C33烷烃14.83%;水稻叶片表面蜡质中主要碳链化合物为:C30醇32.71%,C18醛21.58%。稗草叶片表面蜡质组成中没有检测到C24醇以及C24醛类物质,而水稻叶片表面蜡质组成中没有检测到C35烷烃。[结论]稗草叶片表面蜡质对尖角突脐孢菌附着胞形成有促进作用,水稻叶片表面蜡质对该菌附着胞形成存在抑制作用,稗草和水稻叶片表面蜡质中烷烃类及醛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中C30醇、C32醇及C33烷烃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廖慧萍陈勇沈雪峰
关键词:尖角突脐孢菌附着胞稗草水稻
杂草稻研究现状及利用展望被引量:11
2009年
杂草稻作为一种稻田伴生杂草,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稻米品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直播稻的推广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杂草稻的危害有加重的趋势。同时,杂草稻的抗逆性非常强,与水稻的亲缘关系也非常近,是一个极有利用价值的天然基因库,是水稻育种的宝贵资源。本文就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分布、起源、分类、防除等方面的研究做了概述,并对其利用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王黎明陈勇
关键词:杂草稻
Effect of Toxins Isolated from Exserohilum monoceras (Drechsler) Leonard and Suggs on 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被引量:1
2009年
Exserohilum monoceras (Drechsler) Leonard and Suggs is a potential biocontrol agent for the control of Echinochloa species. This fungus causes leaf blight in Echinochloa species, but does not damage rice. Phytotoxicity of the fungal fermented broth was evaluated through the bioassay and the active ingredients were preliminarily isolated by using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CC) in this study. The most active fraction 5-Ⅲ was obtained and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5-Ⅲ consisted of many compounds, in which 36 compounds accounted for 94.24% of total peak area. Di-n-butyl phthalate (DBP) displayed the highest activity accounted for 9.24% of the total peak area, suggesting that DBP may be one of the main active compounds produced by E. monoceras.
CHEN YongZHENG WeiWANG Li-mingCUI Hai-lanLI Guo-xiLIUXin-guiHAN Cheng-chouZENG Ren-sen
关键词:PHYTOTOXIN
链霉菌4301菌株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被引量:8
2009年
从土样中分离筛选的链霉菌4301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抑菌活性,通过溶媒萃取并利用各种柱层析手段从该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槲皮素、芹菜素、阿魏酸、香草酸和没食子酸,并初步评价了化合物I—V的抑菌活性.生测结果表明:浓度为10mmol/L槲皮素对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musae、荔枝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均有抑菌作用.浓度为10mmol/L的香草酸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了28mm.
陈敏蓝锦福冯敏妍谢丽君宋圆圆曾任森
关键词:链霉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