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5066)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梁逸曾赵晨曦李晓宁方洪壮许青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长沙大学佳木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质谱
  • 2篇色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相色谱
  • 2篇化学计量
  • 2篇化学计量学
  • 2篇挥发油
  • 2篇包埋
  • 1篇迭代
  • 1篇迭代算法
  • 1篇丁香
  • 1篇杜鹃
  • 1篇学成
  • 1篇质谱分析
  • 1篇双线性
  • 1篇嫩枝叶
  • 1篇谱分析
  • 1篇气相色谱-质...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 3篇长沙大学
  • 2篇佳木斯大学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作者

  • 4篇梁逸曾
  • 4篇赵晨曦
  • 2篇方洪壮
  • 2篇李晓宁
  • 1篇黄建国
  • 1篇易伦朝
  • 1篇曾映旭
  • 1篇杨虹
  • 1篇周新奇
  • 1篇李洪东
  • 1篇许青松

传媒

  • 2篇第九届全国计...
  • 1篇分析化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交互移动窗口因子分析法在联用色谱二维数据中解析包埋峰的应用
复杂体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是全世界的化学分析家的主要目标。中药是一个复杂的分析体系,其中性质相似的组分保留时间较为接近,且有相当一部分峰重叠甚至有包埋峰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依靠质谱比对或色谱保留指数甚至两者结合都不可能准确...
杨虹梁逸曾赵晨曦易伦朝曾映旭
关键词:化学计量学
文献传递
结构多样性化合物沸点预测模型构建
目前,关于沸点预测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一类化合物,如饱和卤代烃的沸点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烯烃分子、一元醇沸点预测等。而关于具有结构多样性化合物的沸点预测研究则相对较少,且误差较大,如 Stein 和 Brown...
赵晨曦周新奇何勤梁逸曾
关键词:拓扑指数PLS
文献传递
杜鹃嫩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分析比较映山红(RhododendronsimsiiPlanch.)和南昆杜鹃(RhododendronnaamkwanenseMerr.)嫩枝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化学计量学及标准物对照的方法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了124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48种。从映山红和南昆杜鹃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94和78种化合物,分别占总挥发油的84.47%和90.25%。其中72.76%和88.07%为含氧化合物,主要为萜醇、酸和酯类物质。1辛烯3醇(4.00%,7.90%),3,7二甲基1,6二烯3辛醇(12.60%,3.48%),薄荷醇(2.15%,3.29%),9,12,15三烯十八烷酸(1.15%,45.34%),植醇(15.21%,8.56%),9,12,15三烯十八烷酸乙基酯(9.16%,8.01%)为映山红和南昆杜鹃挥发油所共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油的44.27%和76.58%。映山红中还含有棕榈酸(7.73%),9,12$C二烯十八烷酸(1.85%),十四烷酸甲基酯(1.38%)等主要化学成分。结论利用GCMS分析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和标准物质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比单独使用GCMS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赵晨曦梁逸曾李晓宁方洪壮
关键词:杜鹃挥发油化学计量学
移动子窗口搜索法在紫丁香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仪产生的二维数据,采用移动子窗口搜索法,以纯组分峰为标准对同一样品在不同色谱柱上或不同样品在相同色谱柱上所获得的总离子流图的一定保留时间范围内搜索,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的流出区域,取其中点作为保留时间,从而计算各化合物在不同极性色谱柱上的程序升温保留指数。采用GC-MS与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HP-5MS和DB-35MS柱上,于80℃~290℃(4℃/min)的升温程序下,对黑龙江产紫丁香花蕾与花挥发油的分析结果表明,辅以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双柱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比单用GC-MS定性结果更加快速可靠。
赵晨曦梁逸曾方洪壮李晓宁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紫丁香挥发油
Stability,detonation properties and pyrolysis mechanisms of polynitrotriprismanes C_6H_(6-n)(NO_2)_n (n=1-6)
2011年
To further test whether polynitriprismanes are capable of being potential high energy density materials (HEDMs), extensiv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on a series of polynitrotriprismanes (PNNPs): C6H6-.(NO2). (n=1-6) Heats of formation (HOFs), strain energies (SE), and disproportionation energy (DE) were obtained using B3LYP/6-311+G(2df, 2p)//B3LYP/6-31G* method by designing different isodesmic reactions, respectively. Detonation properties of PNNPs were obtained by the well-known KAMLET-JACOBS equations, using the predicted densities (p) obtained by Monte Carlo method and HOFs. It is found that they increase as the number of nitro groups n varies from 1 to 6, and PNNPs with n〉4 have excellent detonation properties The relative stability and the pyrolysis mechanism of PNNPs were evaluated by the calculated bond dissociation energy (BDE). The comparison of BDE suggests that rupturing the C--C bond is the trigger for thermolysis of PNNPs. The computed BDE for cleavage of C--C bond (88.5 kJ/mol) further demonstrates that only the hexa-nitrotriprismane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the target of HEDMs.
唐忠海欧阳永中梁逸曾饶力群
逐步校正迭代算法及其在两组分包埋色谱峰解析中的应用
2008年
在残差双线性分解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解析两组分包埋色谱体系的方法,即逐步校正式迭代算法。此算法基于以下2个基本假设:(1)必须存在相应于大色谱峰对应组分的选择性区域;(2)二维数据矩阵必须满足双线性。基于选择性离子,本文同时提出了一种的简单易行的对解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的方法。将此法用于2个模拟分析体系和2个气质联用数据的解析,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黄建国李洪东许青松梁逸曾
关键词:双线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