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T50795)
-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5
- 相关作者:殷淑燕周亚利刘静张小艳鹿化煜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毛乌素沙地样品扫描电镜的矿物定量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矿物定量分析实验用捷克FEI公司生产的MLA650F型矿物解离分析仪,采用MLA原样法和MLA重矿法分别对毛乌素沙地西南和东南地区典型沙样的矿物组成以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LA650F仪器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好,精确度高,测得的矿物种类比光学显微镜更丰富,但不能如同光学显微镜一样直接提供矿物最原始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表面断口等特征。虽然扫描电镜与光学显微镜测得的单个矿物含量和矿物分析指标存在一定差异,但矿物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得到毛乌素沙地主要轻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重矿物以角闪石-石榴子石为主的结论。此外,扫描电镜与光学显微镜对同一样品的矿物分析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MLA原样法与光学显微镜的Q/TF和ATi指标同化学风化指标CIA结果一致,均表明毛乌素沙地西南地区风化作用较东南地区强。虽然扫描电镜与光学显微镜均能反应沉积物的沉积环境,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所使用的数据应建立在同一测量系统内,不同实验室或实验方法测得的实验数据在引用时要慎重。
- 崔颖颖周亚利陈国祥黄春长庞奖励羊俊敏闫雪娇
- 关键词:扫描电镜矿物分析毛乌素沙地
- 新疆阿尔泰山东段冰碛物光释光测年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冰川是塑造地表形态最积极的外营力之一,对冰川地貌的年代学研究是重建古冰川发展史的关键,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冰碛物是冰川作用的直接产物,代表过去发生的冰川事件,对冰碛物进行准确测年能够为重建古冰川的进退、理解区域古气候变化提供年代学支撑。本文在新疆阿尔泰山东段采集了8个冰碛物样品以进行光释光测年,利用单片再生剂量法对90~125μm的石英颗粒进行等效剂量的测定。通过等效剂量值频率分布特征及De(t)坪区图分析得出大部分冰碛物的光释光信号晒退不彻底,所以利用一阶动力学公式对持续激发的光释光信号晒退曲线(CW-OSL)进行多组分拟合拆分,得到快速、中速、慢速3种组分,依据分离出的快速组分确定等效剂量值。研究结果显示,距今32 ka以来阿尔泰山东段区域在MIS3阶段、MIS2阶段、8.2 ka左右、全新世大暖期及新冰期等5个时段有冰川发育,冰川发育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 贾彬彬周亚利赵军
- 关键词:冰碛物光释光测年冰川作用
- 陕北中部沿石油管线区灌草地植被物种关联度分析
- 2017年
-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地带,是我国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项目的重点区域之一,也是石油管线主要分布区,研究分析陕北沿石油管线区灌草地的植被关联,对该区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和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对陕北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地理环境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沿石油管线穿过区设置了42个植被样方,运用总体联结性(VR)、共同出现百分率(PC)、点相关系数(Φ)、Ochiai指数(OI)、χ~2检验以及Spearson秩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其灌木草本群落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灌木群落总体表现为不显著负联结,草本群落总体为不显著正联结.绝大部分灌木和草本种对的PC和OI值都位于[0,0.3)和[0,0.5)最小范围内,即大部分种对关联不紧密;由点相关系数和Spearson秩相关分析得,大部分灌木和草本种对间的关联程度较弱,种对关系较为松散;通过χ~2检验以及Spearson秩相关检验显示,灌木和草本群落中呈负联结和不显著的种对数远多于呈正联结和显著的种对数.以上结果反映出陕北中部沿石油管线区的灌木与草本群落整体不稳定,还处于群落演替阶段,且石油管线等人类工程的建设,对研究区的植被系统有一定的干扰.
- 王水霞殷淑燕赵芮芮
- 关键词:石油管线灌丛草地黄土丘陵沟壑区
- 中国古文献记载中“死者万计”事件的时空特征与原因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自然灾害是人地关系最为显性的自然事件.通过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及《爱如生数据库·中国方志库》,整理了中国古文献记载中自然灾害导致的"死者万计"事件的发生频次,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和M-K检验等方法,分析其时空特征及发生原因.结果表明:历史时期"死者万计"事件频发,共有217a,主要类型为疫灾、饥灾、飓风、水灾.魏晋南北朝为第1个小活跃期,明清集中了总年数的60.8%,为第2个活跃期,并且秋季和夏季出现次数最多.10a频次呈极显著的波动上升趋势,最大值在1580~1589年,分为频次最少-缓慢上升-频次平缓-快速上升4个阶段,1820年发生增多突变.灾害演化过程中存在26,7和4a共3个周期.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以江苏、浙江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和以河南为主的黄河中下游是2个高频中心,且各省灾害结构不同.气候的寒冷与异常、季节变化、灾害结构、人口规模、社会动荡、朝代更替等是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 刘静殷淑燕
- 关键词:自然灾害历史时期
- 汉江上游晏家棚段二级阶地风成黄土成壤特征及气候变化
- 2020年
- 为完善汉江上游更新世风成黄土成壤特征和气候变化资料,本研究以汉江上游晏家棚段二级阶地黄土-古土壤剖面为材料,进行粒度、磁化率和Rb/Sr的测定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晏家棚剖面自下而上呈现出更新世黄土(L2)-过渡性黄土(Lt)-古土壤(S1)的地层序列,剖面中古土壤(S1)的黏粒、磁化率(χlf)和Rb/Sr值均高于黄土层(Lt、L2),平均粒径(Mz)则低于黄土层,反映了古土壤(S1)风化成壤强度明显高于黄土层的特征。风化成壤特征的变化则进一步指示了古土壤形成时期受东亚夏季风影响,较温暖湿润;黄土形成时期,东亚冬季风增强,转为寒冷干旱的气候特点。
- 羊俊敏周亚利庞奖励黄春长崔颖颖闫雪娇
- 关键词:汉江上游古土壤成壤作用气候变化
- 浑善达克沙地最老砂层的年龄被引量:5
- 2019年
-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东亚季风的边缘地带,是研究气候演变的理想区域.沙地内分布的火山熔岩覆盖在古砂层之上,使得较老的砂层由于顶盖岩层保护作用而得以保存.以往对浑善达克沙地的气候变化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末次盛冰期以来时段,缺乏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记录,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合适的地质载体和相对应的长尺度年代数据.本文通过对砂质古土壤、风成砂、湖相砂和火山烘烤层等样品进行光释光测年,利用常规SAR法、TT-OSL法和pIRIR(200,290)法分别对石英和长石进行等效剂量的测定,并进行了不同测年矿物及方法的对比,确定最终的沉积年龄,获得了截至目前最老的风成砂年龄为321.2 ka.建立了沉积物年代框架,重建了浑善达克沙地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演化过程:距今320, 160.3~151.6和4.4 ka时,风沙物质快速堆积,沙丘活化,沙地扩张;距今5.0,2.4和1.3 ka时,风沙活动规模小,沙丘固定;距今320.4 ka左右浑善达克沙地内已经是沙丘与湖泊共存的地貌景观.
- 孙晓巍周亚利张岳敏炊郁达
-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光释光测年火山熔岩风沙活动
- 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以来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
- 在干旱-半干旱区,大面积区域被沙漠/沙地覆盖,强烈的地表过程不仅可能增加自然灾害风险,影响区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还会通过粉尘传输影响北半球及更大空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是目前影响范围广、应对难度大的一个...
- 张岳敏
-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古气候环境
- 1960~2014年秦岭南北无霜期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1960~2014年秦岭南北47个气象站数据,利用线性趋势、M-K检验和kriging插值法对无霜期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秦岭南北无霜期随纬度增加而减少,初霜日和无霜期在年际波动中略有下降后快速上升,终霜日在波动中略有上升后快速下降。55年来无霜期呈显著的延长趋势且发生增多突变,秦岭以北、秦岭南坡、汉水流域和巴巫谷地的延长速率分别为0.400 6、0.280 4、0.396 1和0.407 5 d/a,突变年份分别为1999、2002、2001和1990年。从空间上看,无霜期平均值和标准差由南向北增加,80%站点初霜日推后、终霜日提前和无霜期延长。多数无霜期延长是初霜日推后与终霜日提前的共同影响。无霜期在28个站点呈波动变化,19个站点发生突变,突变时间多在1990s^2000s,2000s的突变区域面积最大且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分析结果可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提供参考。
- 刘静殷淑燕
- 关键词:无霜期秦岭南北
-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浑善达克沙地边界的变化被引量:25
- 2013年
- 本文在浑善达克沙地选取34个代表性沙丘-砂黄土剖面,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确定地层年龄,在野外考察、风沙动力学分析以及气候替代性指标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确定了浑善达克沙地在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的范围:在末次盛冰期时,流沙南界到达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一线,较现代沙地南界偏南约40km,沙地面积扩张约1.39×10~4km^2,扩张了37%;在9~5ka时段的全新世大暖期,沙地普遍发育灰黑色砂质古土壤,植被覆盖良好,沙丘固定,流沙南界向北退缩约200km。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浑善达克沙地空间格局的变迁受控于东亚季风强度和有效湿度共同影响。
- 周亚利鹿化煜张小艳弋双文
-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末次盛冰期全新世大暖期
- 嘉陵江上游灵官峡段一级阶地光释光测年
- 2020年
- 秦岭地区阶地黄土广泛分布,揭示着秦岭的环境演变过程;发源于秦岭的嘉陵江,上游阶地堆积黄土,其可靠的地层年代序列能够为嘉陵江上游古环境研究提供时间标尺。本文以嘉陵江上游灵官峡段一级阶地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光释光单片再生剂量法测定等效剂量。由于大部分样品晒褪不彻底,因此以CW-OSL曲线拆分法分离出快速组分,最终确定等效剂量值,以此确定了嘉陵江上游灵官峡段一级阶地的形成时间在58.99 ka左右;并结合地层沉积特征和粒度分析,建立了自末次冰期以来嘉陵江上游灵官峡段气候演变的年代序列:底部黄土堆积于干冷的末次冰期(58.99~21.47 ka);21.47 ka以后直至2.42 ka,缺乏黄土沉积记录;古土壤发育于温暖湿润的晚全新世(2.42 ka^0.35 ka);0.35 ka以后气候转为干冷,再次堆积黄土。
- 羊俊敏周亚利庞奖励张旭孙晓巍
- 关键词:光释光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