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610064)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田卫东杨晓娟孔子任孙钦策肖金刚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生长因子在脂肪组织工程血管化中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组织工程利用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构建新的组织和器官以达到修复缺损组织的目的,工程化组织存活的关键是尽快实现血管化。目前主要有2种方法来建立血管化的脂肪组织:一种是利用直接和(或)间接促进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来刺激内源性血管生成反应,另一种是在体内外建立支架结构来模拟缺损组织或器官的血管网结构,从而尽早为工程化组织提供充分的血供。本文就促血管生长因子及其血管化构建方法在脂肪组织工程血管化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孔子任杨晓娟田卫东
- 关键词:血管化脂肪组织工程
- 小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γ2融合表达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表达
- 2010年
- 目的构建小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PPAR)γ2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并检测其在感染病毒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中的表达。方法从pcDNAflagPPARγ质粒上切取目的片段PPARγ2,克隆入pEGFP-C1和pEGFP-N1,以pEGFP-C1-PPARγ2为模板通过PCR技术获得EGFP-PPARγ2基因,酶切DC315质粒,获得DC315-EGFP-PPARγ2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与腺病毒辅助大质粒pBHGlox△E1、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包装产生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EGFP-PPARγ2,酶切鉴定证实构建成功。转染HEK293细胞并检测其体外表达情况,经HEK293细胞扩增后,测定病毒滴度,转染小鼠BMSC,72h后鉴定其成脂分化情况。结果将pEGFP-C1-PPARγ2和pEGFP-N1-PPARγ2通过脂质体转染入HEK293细胞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前者在细胞核内有较强的绿色荧光,后者的荧光强度则极低。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酶切和PCR鉴定,证实含小鼠EGFP-PPARγ2的Ad5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BMSC细胞核内有绿色荧光。结论成功构建含小鼠EGFP-PPARγ2的重组Ad5腺病毒载体,为基因辅助的脂肪组织工程技术、抗肿瘤研究等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转基因载体。
- 廖丽姿肖金刚杨苗苗孔子任孙钦策田卫东
-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在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eroxisome proliferation activate receptorγ2,PPARγ2)及其磷酸化形式在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为研究脂肪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脂肪干细胞,采用条件培养基(含有α-改良型、10%胎牛血清、10-6mol/L地塞米松磷酸钠、10-5mol/L胰岛素、0.2mmol/L吲哚美辛和0.5mmol/L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对第3代细胞进行脂向分化诱导,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在诱导的第0d、1d、3d、5d、7d、9dPPARγ2非磷酸化及其磷酸化形式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细胞脂向分化时间的延长,PPARγ2非磷酸化及其磷酸化形式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都明显增加。结论 PPARγ2是脂肪分化的关键调节者,推测PPARγ2可能通过自身的磷酸化来促进脂肪干细胞的脂向分化。
- 孙钦策肖金刚杨晓娟田卫东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磷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