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无)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吴支奎江军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两岸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
- 2016年
- 从微观视角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岸在数学课程目标结构、数学课程目标内容两个维度的六个方面具有异同。对中国大陆来说,数学课程目标之间的衔接需进一步完善,数学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需进一步加强,数学课程目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应更全面。
- 江军吴支奎
- 关键词:两岸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
-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基于博弈论的视角
- 2015年
- 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着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各自的利益需求,体现出公益与私益的冲突以及私益与私益的博弈,从而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果。为促成校本课程的真正开发和有效开发,应寻求制度上的创新,通过建立利益补充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改变利益博弈结构,增强多元利益主体的相互信任,实现教育利益关系格局的调整。
- 吴支奎樊万奎
-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利益博弈
- 论学生参与课程发展的支持条件被引量:1
- 2012年
- 课程实施层面,学生参与课程发展的本质就是一种意义建构。意义建构的实现既需要学生课程主体意识和创生意识的增强,已有知识经验的奠基以及课程能力的提升等内部条件作保障,又需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创设情境,加强协作与会话,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等外部条件的支持。本文拟对上述条件作一阐述。
- 吴支奎
- 论课程公平及其实现路径
- 2014年
-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课程公平,课程公平的实质是承认知识多样化,倡导多种多样知识以"合法"身份进入课程。课程公平问题缘于课程作为官方知识的载体,通过课程分化和标定来完成知识的不公平分配。课程公平的实现可通过加强校本课程开发,重建知识伦理;推进冲突性整合,实现课程知识的多元共生;深化制度变革,调整课程知识的供应制度等路径来完成。
- 吴支奎
- 关键词:课程公平校本课程开发